双王城盐业遗址群
双王城盐业遗址群
共 1604字,需浏览 4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2003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寿光市博物馆考古专家对双王城盐业遗址群的规模、分布范围、遗址数量及时代进行徒步考察。
2008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对双王城盐业遗址群进行发掘。
2009年4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寿光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再次联合对该地进行继2003年遗址发现以来的第7次正式调查。
遗址特点
双王城盐业遗址群,是一个完整的晚商时期的制盐作坊单元。其结构布局可概括为:卤水坑井、盐灶、灶棚以及附属于盐灶的工作间,储卤坑等位于地势最高的中部,以之为中轴线,卤水沟和成组的坑池对称分布在南北两侧,而生产垃圾如盔形器碎片、烧土和草木灰则倾倒在盐灶周围空地和废弃的坑池、灰坑内。灶棚内的空地可以作为盐工的临时住所以及仓储使用,具有房屋的功能。
双王城盐业遗址群,完整的制盐作坊单元面积约在2000平方米上下(不含生产和生活垃圾区)。结合对沉淀池、蒸发池、储卤坑、盐灶的结构及相关遗存的科技分析,还可大体复原殷墟时期该地区的制盐工艺流程:春季,盐工从坑井内取出地下卤水后经卤水沟流入沉淀池过滤、沉淀,卤水在此得到初步蒸发、净化,再流入蒸发池内风吹日晒,形成高浓度的卤水;盐工把制好的卤水放入盐灶两侧的储卤坑;在面积达40多平方米的椭圆形和长方(条)形灶室上搭设网状架子,网口内铺垫草拌泥,其上放置煮盐工具盔形器。
双王城盐业遗址群作为一个盐业遗址群其分布范围、遗址数量及时代。该遗址群30平方公里,是目前沿海地区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盐业遗址群。已发现古遗址89处,其中,龙山文化时期遗址3处(属于龙山中期偏晚),商代至西周初期76处,东周时期4处。其中含有金元时期遗址6处。
文物遗存
综述
盔形器
双王城盐业遗址群发现了大量制盐工具,如盔形器、素面鬲、绳纹鬲、罐、盆等。出土的遗物绝大部分为盔形陶器。
铁盘
铁盘长约1.5米、宽约1米;铁釜直径约1米。
历史文化
双王城盐业遗址群考古发现大量古代制盐遗迹,包括保留完整的制盐作坊、蒸发池、盐井、盔形器等。遗址群面积之广、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密集、保存之完好全国罕见。
双王城盐业遗址群从出土器物及遗址规模来看,这里是殷商王朝制盐中心,至齐国早期延续了制盐工艺和规模。在这么大范围内发现如此密集与制盐有关的商周遗址,必定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此大的制盐规模已是小产业作坊或个体制盐方式所不能企及的,充分说明了当时的国家统治阶级已开始派驻专员及专门机构对盐业生产进行控制和管理。
文物价值
双王城盐业遗址群全面揭露了商晚期到西周早期完整的制盐作坊单元及金元时期制盐工艺流程,为探索鲁北沿海商、西周和金、元时期制盐业的生产方式、规模,以及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之处。
双王城盐业遗址群是沿海地区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盐业遗址群。
双王城盐业遗址群是国家控制下的盐业生产(官产)基地,这也是中国古代盐业官营制度的雏形,比文献所记录的东周时期齐国盐业官营制度早数百年。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3日,双王城盐业遗址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2021年,双王城盐业遗址群入选山东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双王城盐业遗址群,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寿光羊口镇双王城水库周围。
交通路线
寿光市内乘坐寿光20路 → 寿光20路 → 寿光109路,在李家坞路口站下车步行前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