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是资兴市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资兴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及时出台了保增长、保民生、促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市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接近120亿元,达到119.74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79亿元,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76.03亿元,增长24.2%;第三产业增加值30.92亿元,增长14.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32958元。经济结构继续改善,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9∶61.4∶26.7改变为10.7∶63.5∶25.8,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2.1个百分点。
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取得新进展。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25.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4%,推动经济增长13.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9.0%,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全年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2.71亿元,增长57.7%。全市共有12家郴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家。郴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总产值14.43亿元,增长64.5%;带动基地总产值10.65亿元,增长56.5%。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 22个。2009年城市化率为62.06%,比上年提高1.58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略有下降。物价平稳下降,无大涨大跌现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2.6%。八大类消费品呈“二升六降”态势,其中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2.1%,医疗保健和用品类价格上涨1.7%;食品类价格下降0.6%,衣着类价格下降8.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9.5%,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1%,居住类下降6.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6%。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通过推广高新技术,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加强项目环保审批,继续对高能耗、高污染“五小”企业实施限期关停等措施,以节能降耗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完成了节能降耗年度目标。全市每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3.2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20.95%。
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1起,死亡人数5人,比上年分别下降25.6%和76.2%。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事故死亡率0.0418。工矿商贸从业人员十万人事故死亡率2.0,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率1.7,煤炭百万吨事故死亡率1.3。全年未发生一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事故。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9.42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2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全年财政支出11.78亿元,增长33.16%。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支出5.15亿元,增长35.5%,占一般预算支出43.7%。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7.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0.5%,比上年降低7.9个百分点。
为民办实事全面完成。资兴市承担的22个郴州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已全部完成任务。其中改造县乡公路36.43公里,占任务的131%;新建乡镇到村水泥路222.5公里,占任务的390.1%;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142人,占任务的172.5%;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达100%;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援助1210户,占任务的100%;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8.03万人,占任务的100.4%;建设乡镇卫生院5所的任务,已全面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率超过省40%的标准,达到43.7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试点工作开展良好;改扩建乡镇敬老院5所已全面竣工;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达134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达42元;全市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户数达583户,占任务的100%;设市城市污水处理量235.42万吨,为目标任务的125%;设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标;残疾人职业技能及实用技术培训人数89人,占任务的118.7%;商品材采伐指标入村到户率达100%;新建农村沼气池850口,占任务的100%;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点建成,并申报国家级示范点;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数达1.06万人,占任务的120.2%;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座已全部完成;完成了120人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发放对象的确认工作,奖扶资金已全部发放到位;已对再生育夫妇免费检测14例,自愿申报和免费检测率达到了100%;新增通电话自然村36个,占任务的300%;新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点10个,占任务的100%;新增行政村通宽带19个,占任务的100%;已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文化共享工程站点177个,占任务的118.8%;已改造19个行政村配电网;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5所全部完成;城市治安电子防控系统建设已安装监控摄像机15个,占任务的100%;免费送戏下乡43场,占任务的107.2%。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持续稳定增长和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仍显薄弱。特别是水灾、冰灾过后耕地、林地恢复难度大,恢复期较长。二是产业结构不优,经济发展倚重第二产业特别是采掘业和电力行业;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三产业欠发达。三是财政收支矛盾加剧,支出压力大。四是创业氛围仍需加强,民间投资潜力巨大。五是统筹城乡发展难度较大,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9.44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6.61千公顷,增长6.23%,其中稻谷17.96千公顷,增长6.9%。油料5.1千公顷,增长70.57%。蔬菜10.73千公顷,增长4.99%。粮食总产量12.35万吨,增长2.33%,其中稻谷9.81万吨,增长8.87%。全年出栏肉猪51.8万头,增长2.8%;出笼家禽257.6万羽,增长10%;水产品产量2.55万吨,增长3.5%。
农业结构变化明显。全市粮食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为12.1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油料占总产值的比重为0.89%,上升0.51个百分点;蔬菜所占比重为21.56%,提高1.74个百分点。生猪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为29.98%,下降6.13个百分点;家禽所占比重为3.93%,上升0.34个百分点。
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稳步发展。全市纯林产值达2.33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2.0%。涉林产业总产值2.33亿元,比上年增长0.3%。全市森林蓄积量995.2万立方米,增长3.4%。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全年水利投入资金1.46亿元。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80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4.1万千瓦。全年耕地保有量20.12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70.61亿元,增长2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0家,完成增加值57.04亿元,增长30.5%,其中轻工业增加值10.27亿元,增长32.0%;重工业增加值46.77亿元,增长30.2%。重点产业不断壮大。六大重点产业增加值53.79亿元,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2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5.9%。全市省级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比上年增加4家,实现增加值20.72亿元,增长22.1%。全市新产品产值8.11亿元。
骨干企业明显增加。一批新建企业建成投产,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完成。一是着力推动煤炭等资源型产业向精深化、集约化发展。新上了龙畅洁净煤业、兴宇洁净煤业、同行物流煤业、顺源燃料等煤炭深加工项目。二是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新上了杉杉科技、苏米特LED光电、华康电子等高科技企业。三是壮大扶持了金浩茶油、金万嘉肉制品、神和酒业等企业进驻罗围食品工业园。四是狠抓技改项目。全年共实施技改项目107个,工业技改投资21.91亿元。展泰冶炼、苏米特LED光电产业项目、东江湖渔业鱼酱和冻鱼片等一批高、精、新产业项目相继投产。重点支持了纳税大户开足马力生产。这些重点骨干企业成为推动全市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十四种主要产品产量九增五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人造板47.17万立方米,增长52.48%;原煤507.92万吨,增长3.66%;方便面3.3万吨,增长22.38%;发电量55.5亿千瓦时,增长9.74%;饮料酒6.66万吨,增长2.32%;水泥217.55万吨,增长8.28%;十种有色金属2.6万吨,增长265.97%;硫酸4.15万吨,增长126.4%;砖12.82亿块,增长126.74%;钢材3.94万吨,减少34.45%;自来水618.1万立方米,下降5.52%;焦炭34.31万吨,下降3.03%;服装362.9万件,减少74.45%;皮鞋203.4万双,减少17.85%。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稳步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7.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67.15亿元,增长26.5%;实现利税30.74亿元,增长37.4%;亏损面为11.2%。独立核算规模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353.22%,比上年提高49.5个百分点。矿冶、能源、建材、食品、林产、轻工及机械制造行业等6大行业实现利润18.77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93.6%。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市具有资质以上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 7家,完成产值1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0.93亿元,增长22.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1.42万平方米,增长18.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9.05万平方米,增长20.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7.05万平方米,增长17.4%。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高位运行。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延续了近几年来的高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72亿元,比上年增长45.5%。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3.85亿元,增长70.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9.87亿元,下降18.7%。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完成投资3.28亿元,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完成投资0.03亿元,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完成投资0.24亿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6.34亿元,教育完成投资0.26亿元,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完成投资2.70亿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投资1.93亿元,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完成投资0.51亿元。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为改善投资环境,加快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组织开展了重点工程拆迁、开工、百日劳动竞赛“三项行动”。高码大道、东江沿江路建设、东江沿江排污管道铺设、东江沿江风光带建设等工程,S322线东江城区扩改工程已竣工通车。莲花路一期工程、高山路全面完工。郴资桂大道资兴辖区段扩改建工程已开工,资五公路、S322线工程进展顺利。全市新上了220KV和35KV两座变电站。实施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东江移民避险搬迁工程、棚户区改造、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等民生项目。完成了寿佛寺修复工程、五岭农耕文明博物馆、湘南植物园、东江湾风情酒吧街等旅游项目。全年共争取项目建设资金3.88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全市主要建设项目达179个,概算总投资120亿元,其中重点项目53个,亿元项目达40个。华信有色、展泰有色、鑫阁铝材、杉杉科技、金浩茶油、华康电子等一批产业项目相继开工,部分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已建成投产。
房地产投资继续增长。高品位开发了彼岸?东江庭园、碧水云轩、左岸?新都、秀流居等房产项目。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3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200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8亿元,增长22.6%。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0.88亿元,县及县以下零售额9.0亿元,分别增长24.4%和18.6%。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2.45亿元,增长23.0%;零售业23.33亿元,增长22.1%;住宿餐饮业3.75亿元,增长25.4%;其他行业0.35亿元,增长23.9%。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外贸进出口总额受金融危机影响下降。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526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1.5%。其中出口490万美元,下降14.2%;进口36万美元,下降63.6%。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全年实际引进内资15.25亿元,增长17.4%。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5012万美元,增长26.2%。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旅游总收入18.51亿元,增长14.32%,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57.16万人次,增长17.32%。其中景区接待国内外游客29.1万人次,景区门票收入1537.2万元。经旅游部门审定的星级农家游达50余家。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58亿元,增长9.5%。全市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125760万吨公里,增长36.4%;旅客周转量17310万人公里,下降6.05%。年末全市公路里程2266公里,新增19公里。
邮电通信业发展较快。全市邮电业务总量41988万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721万元,增长10.1%;电信业务总量39267万元,增长10.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2.5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1.5万户,增长25.0%。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3.44亿元,比年初增长6.17%,比年初增加4.27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8.51亿元,增长23.72%,比年初增加7.3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4.29亿元,比年初增加0.0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4.12亿元,新增7.24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2.95亿元,比年初增加4.28亿元。
保险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8家,其中产险4家,寿险4家。保费收入1.51亿元,增长12.4%。其中:寿险1.18亿元,增长34.4%;产险0.33亿元,下降28.9%。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09年,全市共争取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5项,获得项目资金100余万元。全市纳入高新技术统计范围的13家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产值31.8亿元,比上年增长57.2%;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1.39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19.96%。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4家(湖南东江湖渔业股份有限公司、郴州兴鑫冶炼有限公司、郴州丰越有色金属冶炼有限公司、湖南省资兴焦电股份有限公司)。全年建立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33个,推广新技术、新品种88个,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家,创办科技协会、合作社8个。全年专利申请58件,增长20.8%;专利授权14件,增长75.0%。
教育事业取得新成绩。资兴市共有中小学校(幼儿园)140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初中11所、小学31所、幼儿园61个、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中小学生46343人,其中:普通高中生5035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083人、初中生10175人、小学生21571人、入园儿童7460人、特校学生121人;现有在职教职工4244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文化建设成就斐然。5月投资3000多万元的寿佛寺建成,12月五岭农耕文明博物馆和古南岳回龙寺落成,实现了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资兴衡州花鼓戏已正式纳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功举办了“和美乡村”文化艺术节、“七?一”大型文艺晚会、国庆歌咏大赛等文艺活动。市文化局选送的《状告村支书》参加全省第九届艺术节,荣获银奖。美术、书法、摄影作品方面也取得了1金1铜的好成绩,其中曹广文的摄影作品《烟波水韵》获银奖,周华刚创作的美术作品《永远的头饰》获铜奖。在郴州第五届艺术节中,资兴又获得“2金4银”的好成绩。全市共建成300平方米以上的乡镇综合文化站1个,有9个文化站开工建设,与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共建。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全面推进,建成农家书屋28家并投入使用。全年完成“文化惠民”工程送戏下乡43场,遍布全市所有乡镇和社区。首次设立了白薇文学艺术奖。全市有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2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59%,年末有线电视用户6.13万户。全年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172场,广场数字电影118场,社区电影192场。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投资1000万元对市中医院等6所市直医院、青腰等5所乡镇卫生院和经济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改造提升,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4所,市、乡、村三级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狠抓预防保健工作,启动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全市住院分娩率达98%,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24.29/10万、10.44‰,有效防控了甲型H1N1流感。开展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劳务补助,共发放补助13.9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参合率达95.16%,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体育事业有新成效。在2009年湖南省青少年比赛中,资兴运动员夺得金牌11.5枚,团体总分229.5分,在郴州各县(市、区)中金牌第一,总分第二名。在全国皮划艇锦标赛中,又获得了3个第一名。在郴州市第十五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上,资兴又获得了21枚金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承办了首届“金磊杯”企业职工篮球赛、“东江杯”篮球赛、“人防杯”乒乓球赛等多种联合赛事活动。全年共举办各类群众体育活动、体育竞赛达12项,参与人数6000多人。发展各类体育协会5个。
十一、人口和环境保护
人口计生工作卓有成效。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总体目标,全面推进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坚持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着力打造“诚信计生”“甘露计生”。严格落实计生工作目标管理、一把手工程和一票否决责任制。不断改造、优化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形成了功能全、服务优、环境美的服务网络体系,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开展计生服务工作,育龄群众普遍享有优质的避孕节育和生殖保健服务。全面落实流动人口“以房管人”和“八个一”的管理制度,打造全员人口信息平台,积极对接全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不断加强计生法制建设,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促进了人口计生法治化。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等工作经验受到了上级人口计生部门的推介,人口计生工作保持了健康持续发展的态势。全市已婚育龄妇女79772人,全年出生人口4678人,人口出生率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87‰,符合政策生育率92.8%,性别比为110.53;期内落实节育措施4506例,综合节育措施落实率达91.48%,群众满意率明显提高。从2003年开始连续六年被评为国家、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年末全市总人口(户籍人口)37.2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60万人,农业人口24.63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6.35万人。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共投入资金7260万元,完成污染治理项目16个,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COD排放量在上年基础上削减了5.0%,SO2排放量在上年基础上削减了17.9%。集中排查了涉铅、涉镉、涉砷和涉铬等污染企业,全市共检查相关企业13家,其中关闭污染企业1家,整改污染企业4家。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5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0.57%。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统计和监测数据表明,全年资兴东江湖地表水4个监测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标准;城区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达标率为100%;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48元,比上年增加1346元,增长9.9%。人均消费支出9112元,比上年增加787元,增长9.4%。人均家庭总收入中,工薪收入11545元,增加722元;经营净收入1937元,增加656元;财产性收入393元,增加109元;转移性收入2357元,增加194元。消费八大支出有增有减。其中:食品支出减少2.9%,衣着支出增长36.5%,居住支出减少2.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46.1%,医疗保健支出增长5.5%,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长8.3%,其它商品和服务支出增长259%,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减少21.7%。由于食品价格降低和食品消费支出的减少,恩格尔系数为39.3%,比上年降低0.9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4.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4平方米。
农民收入继续增长。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083元,比上年增长13.44%。其中工资性收入2430元,增长5.3%;家庭经营收入3286元,增长20.4%。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全市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26元,比上年增长8.9%,八大类消费实现全面增长。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9.8%,比上年降低2.4个百分点。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98台,洗衣机25台,电冰箱31台,摩托车38台,移动电话102台,分别比上年增加0台、1台、3台、2台和16台。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46.8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8平方米。
社会保障得到加强。全年失业人员再就业3763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042人;扶持创业356人。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6179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3159人。城市规划区内9860名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全市核定城市低保对象23981人,发放城市低保金和临时性物价补贴3396.12万元;核定农村低保对象14889人,发放农村低保金和临时性物价补贴713.45万元。救助符合条件的城乡大病患者696人,发放城乡大病医疗救助金167.3万元。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生产总值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修订及2009年各项数据初步核算。
4、常住人口是指户口登记地在本地且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和居住在本地、户口不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本地、户口待定的人口。本公报所使用的2009年常住人口数为本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推断数据。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2009年是资兴市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资兴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及时出台了保增长、保民生、促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市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综合国民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接近120亿元,达到119.74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79亿元,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76.03亿元,增长24.2%;第三产业增加值30.92亿元,增长14.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32958元。经济结构继续改善,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9∶61.4∶26.7改变为10.7∶63.5∶25.8,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2.1个百分点。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取得新进展。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25.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4%,推动经济增长13.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9.0%,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全年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2.71亿元,增长57.7%。全市共有12家郴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家。郴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总产值14.43亿元,增长64.5%;带动基地总产值10.65亿元,增长56.5%。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 22个。2009年城市化率为62.06%,比上年提高1.58个百分点。 | RAG-ES | 2024-09-11 |
市场物价略有下降。物价平稳下降,无大涨大跌现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2.6%。八大类消费品呈“二升六降”态势,其中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2.1%,医疗保健和用品类价格上涨1.7%;食品类价格下降0.6%,衣着类价格下降8.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9.5%,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1%,居住类下降6.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6%。节能降耗成效显著。通过推广高新技术,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加强项目环保审批,继续对高能耗、高污染“五小”企业实施限期关停等措施,以节能降耗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完成了节能降耗年度目标。全市每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3.2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20.95%。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1起,死亡人数5人,比上年分别下降25.6%和76.2%。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事故死亡率0.0418。工矿商贸从业人员十万人事故死亡率2.0,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率1.7,煤炭百万吨事故死亡率1.3。全年未发生一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事故。 | RAG-ES | 2024-09-11 |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9.42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2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全年财政支出11.78亿元,增长33.16%。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支出5.15亿元,增长35.5%,占一般预算支出43.7%。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7.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0.5%,比上年降低7.9个百分点。为民办实事全面完成。资兴市承担的22个郴州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已全部完成任务。其中改造县乡公路36.43公里,占任务的131%;新建乡镇到村水泥路222.5公里,占任务的390.1%;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142人,占任务的172.5%;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达100%;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援助1210户,占任务的100%;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8.03万人,占任务的100.4%;建设乡镇卫生院5所的任务,已全面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率超过省40%的标准,达到43.7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试点工作开展良好;改扩建乡镇敬老院5所已全面竣工;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达134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达42元;全市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户数达583户,占任务的100%;设市城市污水处理量235.42万吨,为目标任务的125%;设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标;残疾人职业技能及实用技术培训人数89人,占任务的118.7%;商品材采伐指标入村到户率达100%;新建农村沼气池850口,占任务的100%;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点建成,并申报国家级示范点;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数达1.06万人,占任务的120.2%;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座已全部完成;完成了120人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发放对象的确认工作,奖扶资金已全部发放到位;已对再生育夫妇免费检测14例,自愿申报和免费检测率达到了100%;新增通电话自然村36个,占任务的300%;新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点10个,占任务的100%;新增行政村通宽带19个,占任务的100%;已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文化共享工程站点177个,占任务的118.8%;已改造19个行政村配电网;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5所全部完成;城市治安电子防控系统建设已安装监控摄像机15个,占任务的100%;免费送戏下乡43场,占任务的107.2%。 | RAG-ES | 2024-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