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
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
共 4807字,需浏览 10分钟
·
2024-05-30 15:56
历史沿革
2004年12月6日,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开馆,由南通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珠算协会共同兴建。
2007年12月底,由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冠名。
2021年2月,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展厅由于运行时间较长,安防、消防、文物库房和展陈水平明显落后,更新改造项目由市政府批准立项。
2021年6月2日起,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进行闭馆升级改造。闭馆期间,不再接待观众参观。
2021年12月19日,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举行重装开馆仪式。
2021年12月21日,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正式向社会开放。
建筑布局
综述
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坐落于之畔,毗连,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是一处珠算文化与濠河风情相融合的人文景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珠算专题博物馆。
外观
展厅
综述
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展陈面积达到1600平米,由五个展厅组成,包括历史厅、精品厅、文化厅、互动厅和临展厅,全馆展品数量从之前的200多件增加至1000多件,其中精品厅展出的木质、金属、玉石、陶瓷等不同材质的精品算盘就有近500件,不少是首次从库房拿出来,使文物资源更多的向社会开放。
历史厅“以史教育人”
历史厅
文化厅“以景感染人”
精品厅“以物吸引人”
中国算盘精品展以大量的算盘实物,分为木风、金相、玉质、骨气、瓷韵五个版块,和人乐、年丰、家安三个版块。
精品厅
互动厅“以动留住人”
临展厅“以变丰富人”
馆藏文物
综述
藏品
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藏品类别包含算书典籍、算具精品。馆藏史料典籍4000余册,其中不少为珠算发展史上的孤本、善本,藏有中国、日本、印度、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珠算器具2000多件,形状各异。藏品数量为11562件/套(截至2019年末)。
重要藏品
其中镇馆之宝——,这种在梁框上刻有各级计量单位、进位关系、计算方法的算盘,极为罕见;紫檀算盘厅内造型古朴、结构独特的巨型紫檀算盘,集算盘制作和紫檀工艺于一身。
文化活动
2016年1月11-13日,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组织珠心算实验学校开展珠心算能力水平测试。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科教部人员赴海门市、如皋市、启东市及崇川区,共11所学校,组织近6000名珠心算学生参加了珠算、心算项目的能力水平测试。
2016年1月13日,镇江市珠心算协会来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交流。
2016年2月17日,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工作人员赴四川成都,与珠算收藏家陈履兰,开展了关于珠算文化和珠心算教育的交流与探讨。
2016年3月23-25日,襄阳市珠心算协会来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进行珠心算专题交流。
2016年4月8日,神墨珠心算教育考察团来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交流。
2016年4月14日,北京珠算协会珠心算考察团来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交流。
2016年4月24日,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与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运筹千秋——中国珠算文化海外巡展”预展在北京奥加美术馆举行。
2016年5月5日,张建主任赴淮安市洪泽县参加淮安市珠心算教学研讨活动,并作珠心算教学讲座。南通市开发区小海小学潘徐俐老师送教到淮安,获得了当地老师的好评。
2016年5月14日,张嘏月主任赴淮安参加江苏省博物馆日研讨活动。
2016年5月21日,张建主任带队,南通市珠心算选手赴南京参加江苏省队选拔世界珠心算比赛选手。南通市四名选手入选江苏省队,拟于2016年7月下旬赴香港参加世珠联珠心算比赛。
2016年6月7日至8日,由南通市教科研中心、中国珠算博物馆主办,南通市北城小学承办的“南通市小学珠心算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在北城小学举行,全市各县(市)、区的数学教研员及一线珠心算教师共计20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所获荣誉
2008年10月25日,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被旅游局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09年,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评为首批国家三级博物馆。
2013年,中国珠算博物馆荣获南通市“青年文明号”。
相关历史
珠算简史
珠算的萌芽
商周时期(约前1600~前221年),珠算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其历史源远流长。上古时期的垒石记数、结绳记事和殷商甲骨文中的十进制记数法,都是珠算产生的基础。及至周代,数学作为六艺之一,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根据陕西岐山县西周遗址出土的九十粒陶丸可知,当时人们已开始使用有色圆珠作为记数和计算的工具了。
珠算的形成
秦汉至隋唐五代时期(前221~960年),中国古代主要计算工具—筹算简单、形象、具体,但占用面积大,计算速度慢。因此,秦汉数学家们开始对算具进行改革。东汉徐岳所撰《数术记遗》里记载了十四种算具及算法,其中一种就是“珠算”。珠算出现以后,魏晋南北朝数学家们继续对筹算算法进行改革。及至唐代,将乘除法由三层算式改革为在一层中运算,推动了珠算的进一步发展。
珠算的发展
宋元时期(960~1368年),宋元时期以杨辉、朱世杰为代表的数学家们在实用数学方面,创造了各种乘除简捷法和“歌诀”,这些都成为珠算算理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有梁穿档的算盘已在民间广为使用。因此,这一时期的珠算,无论是计算工具还是算理算法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珠算的成熟
明朝时期(1368~1644年),明代前期商业贸易兴旺,珠算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珠算的研究也随之深入。这一时期珠算算法日趋完善,不但四则运算形成了以口诀为指导的独特运算体系,而且在算盘上进行开平方、立方运算的技术也已相当成熟。及至明代中后期,珠算最终取代筹算而成为社会主要计算方法。
珠算的普及
清朝民国时期(1644~1949年),清代珠算广泛使用,是当时社会主要计算方法。这一时期的算理算法在明代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民国时期,新工业兴办,金融汇兑、存放款等经济计算问题大都依靠珠算解决。同时,各类新式学校开办后,将珠算列入教学内容,进一步促进了珠算的推广和普及。
珠算的再兴
新中国成立以后(1949年起)。1979年10月,中国珠算协会成立,各省、市、自治区珠算协会也相继成立。各级珠算组织开展珠算技术等级鉴定,举行各类珠算技术比赛,进行珠算学术研究,加强国际珠算交流,推动了珠算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数学史专家、珠算家、教育工作者继续从事珠算算理算法、教学和珠算史研究,其中贡献较为突出的有小学珠算教育家俞子夷、珠算史专家李俨、钱宝琮、严敦杰先生等。
世界珠算日
2003年12月16日,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在香港召开研讨会时,与会各国代表们根据“8”的中国读音,与打算盘时发出的“劈哩啪啦”的声音非常相似,而“8”写出来的形象又与两颗算珠叠加在一起的形象非常相似,共同议定将每年8月8日定为“世界珠算日”,这一提议后来经常务理事会议讨论通过。中国珠算以其实用性、科学性和文化性等特征,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观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