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宜遗址

共 3856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4-05-24 12:04

历史沿革

2007年9月,由于山体滑坡,在该地暴露一座汉代木椁墓,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文山州文物管理所、广南县民族博物馆等相关部门人员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出土了青铜器、陶器、漆木器、木雕车马器、五铢钱币等随葬品。
2008年8月10日~9月8日,为进一步确定墓地的分布范围和墓葬规模,为探索句町王的活动范围及句町国政治中心所在地寻找更多有力证据,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对牡宜遗址进行了详细勘探,共发现突起于地表的土堆二十多座。
2011年3~5月,对广南牡宜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共清理封土堆墓5座、小型墓葬2座。
牡宜遗址全景
2016年,云南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文山州文物管理所、广南县文物管理所分两个阶段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6月~7月为第一阶段,针对4号区域的墓葬进行发掘;9~12月为第二阶段,针对6号和9号区域进行发掘。发掘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在发掘的同时,还对牡宜遗址进行了系统调勘,并对3号区域发现的一座墓葬进行了验证性清理。

遗址特点

综述
根据考古发现结合史料记载,证明以广南县黑支果乡牡宜坝区为中心约5平方千米的牡宜遗址是汉代句町王族的活动遗存。
2011年M3~6、M10
牡宜遗址封土堆墓
M3、M6早年被盗,M10由于历年改地及农业活动,破坏严重,仅M4、M5保存相对完整。封土堆墓墓葬形制基本一致:平地挖浅坑作为墓室,墓底为生土,墓室面积近20平米;墓底中部挖腰坑,并放置垫木,腰坑内有髹漆的木箱;腰坑周围立木桩以支撑椁室;木质棺椁,棺与随葬品均放置于椁室内;椁外以青膏泥夹杂大量石块填封,有的还在椁外先立一周木桩再填以夹石块的青膏泥,其作用类似于当今墙体间的钢筋;最后在膏泥层外堆土形成封土堆。这五座封土堆墓也存在细节上的差别,如M3的膏泥层下还发现有排列整器的柱洞,这不见于其它几座墓;M3、M4墓室中轴线的两端各有一个较大的柱洞,可能原封土堆上建有享堂,这也不见于其它几座墓葬;M4有明显的生土二层台,其余几座或被破坏或被盗扰,情况不明。
牡宜遗址封土堆墓
五座封土堆墓在形制上存在一些差异,可能由于墓主人身份地位有别,或下葬年代上稍有早晚。从墓葬规模、构筑方式、随葬品数量及等级来看,五座墓具有统一性。虽然其中三座墓均被盗扰,但从残存的随葬品残片可知当时下葬时放置随葬品的精美程度与数量的丰富。推测这五座封土堆墓应属于贵族甚至王族的墓葬。M5腰坑内出土了两枚五铢钱,可确定五座墓葬年代上限大致为西汉时期。根据文献记载,该区域这一时期为句町国的统辖范围,这几座墓葬应属于句町国贵族或者王族的墓葬。
2016年4号区域
4号区域,位于牡宜遗址中部,为贵族墓葬区。1号墓葬位于区域中部,2011年发掘区南部,该墓为带墓道的竖穴土坑墓,平面形状呈“甲”字形。墓室呈长方形,长约7.2米、宽约5.1米、深约1.5米,直壁平底。墓道为斜坡状,长约2米、宽约2~2.3米。填土为黄褐色五花土,墓底和填土中上部积炭。该墓早年被盗,盗洞位于墓室西北部,随葬品荡然无存,仅从墓葬底部填土水洗出大量用作”珠襦”的串珠、铁斧等器物。串珠材质以琉璃为主,另有绿松石、方解石、玛瑙等。从残留的葬具痕迹分析,该墓为同穴合葬。该墓时代与2011年发掘的墓葬相同,为东汉时期的墓葬,虽然早年被盗,但积炭和合葬这两种丧葬习俗在该遗址为首次发现,依然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2016年6号区域
6号区域,位于牡宜遗址东部,共发掘10×10m完整探方2个,不完整探方2个。发掘区域地层堆积从地表至生土面平均深度约100厘米,共6层。4层以下为早期文化堆积。发现的遗迹现象主要为柱洞、灰坑和灰沟。其中灰坑8个、灰沟11条、柱洞300余个、黄土面1个。早期遗迹之间存在打破关系,结合地层学反映出该区域早期遗存延续时间不长的情况分析发掘区域的某些建筑在短时间内存在改造或重建现象。
2016年9号区域
9号区域,位于牡宜遗址最西端,勘探表明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共发掘10×10m完整探方2个,不完整探方2个。发掘区域地层堆积较为简单,从地表至生土面平均深度约40厘米,共3层。2层和3层为早期文化堆积。发现的遗迹现象主要为柱洞、灰坑和灰沟。其中柱洞200余个、灰坑74个、灰沟1条。推测为青铜时代的遗存(至少早于东汉),初步判定其性质是手工业和居住并存的综合性遗存。
2016年2号墓葬
牡宜遗址2号墓葬
3号区域清理的2号墓葬,地表有高约1.5米的封土堆,因为农业生产,封土堆仅残留约五分之一。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口大底小,墓口长约4.7米、宽约2.6米,墓底长约4.2米、宽约2米,深约0.9米,平底,填土为黄褐色五花土。该墓为典型的汉文化墓葬,时代在东汉至魏晋时期。

文物遗存

2011年4号、5号墓葬
牡宜遗址出土金腰扣
M4、M5出土随葬品,以铜器、鎏金铜器、漆木器为主,有铁器、金器、玉器等;种类包括了炊器、食器、酒器、礼器、乐器、仪仗器、生活用具、兵器等,既有中原地区常见的器形,也有独具地方特色的器形与纹饰。各墓中鎏金铜器非常普遍,所出铜鼓均为已发现的石寨山型铜鼓中的最高级别。M4腰坑内随葬的金腰扣,龙虎搭配图案,含蓄地反映了皇权与王权的关系,应为中央王权赐予地方诸侯的象征身份的信物,可能为王族墓葬。
2016年6号区域
出土遗物主要为数量较多的陶瓷片、少量铜箭镞和铜器上的残件、砺石和一块疑似炼渣。陶片有两大类,一类是夹砂陶,陶色有褐色、红色等;另一类是硬陶,火候极高,陶色有灰、红等,某些表面施青釉。瓷片为灰胎,火候要远远高于、吸水率要远远低于硬陶,表面施釉。此类遗物同南方地区东汉至魏晋时期的同类遗物一致。陶瓷片均为残片,没有发现完整器,从残片分析,硬陶和瓷器以罐类居多,夹砂陶器以罐和釜居多。制作方式方面瓷器为轮制,硬陶和夹砂陶为手制后慢轮修正。陶瓷片表面装饰网格印纹和几何图案印文。另外发现两块绳纹瓦残片。铜箭镞数量较少,共3件,型制短小;铜器残件残损严重,很难辨认器型。砺石发现2块,表面磨砺面明显。
2016年9号区域
出土遗物主要为数量较多的陶片、少量石范和纺轮、一定数量有人工使用痕迹的石块、红烧土块、疑似炼渣和疑似矿石。陶片多为夹砂褐色陶,没有发现完整陶器,从残片看绝大多数是一种圈足圜底器,另有钵、釜等器型。表面纹饰相对单一,几乎均为绳纹。石范数量较少,仅有1件可以判定铸造器型,为靴形钺。陶纺轮仅发现3件,型制相同,呈圆饼状,中间穿孔。有人工使用痕迹的石块形状多不规整,表面有磨制面、条状磨槽、圆形坑槽、砸击面等人工痕迹。红烧土块的数量也较多,某些呈土坯状,应该是炉壁或窑壁的残留。
2016年2号墓葬
牡宜遗址2号墓葬出土器物
墓室保存较好,出土器物32件,器物保存较差。其中陶器8件,分别是陶壶1件、陶罐5件、单耳陶罐2件;青瓷罐3件;铜器13件分别是铜镜1件、铜提梁壶1件、铜釜1件、铜盘1件、铜罐1件、铜鐎斗1件、铜钵1件、铜盆1件、鎏金铜环2件、环首铜削1件、其它铜器2件;铁器7件,分别是铁夹1件、环首铁削1件、铁三脚架1件、铁削1件、其它铁器3件;漆盘1件。

历史文化

句町
“句町”是《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和“滇”同时期的部族,也是汉王朝在云南继封“滇王”之后的第二个王,在西南夷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2007年抢救性清理的木椁墓和2011年发掘的墓葬出土了铜鼓、龙虎纹金腰扣等大批重要器物。考古发现结合史料记载,证明以广南县黑支果乡牡宜坝区为中心约5平方千米的牡宜遗址是汉代句町王族的活动遗存。

研究价值

牡宜遗址的发掘,为研究西南地区的历史提供了一批重要的考古学材料;为汉代句町贵族墓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保护措施

2019年10月7日,牡宜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牡宜遗址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黑支果乡牡宜和阿章村委会所在的坝区及周边区域。

交通信息

自驾:自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牡宜遗址,路程约66.1千米,用时约2小时。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