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纪故城遗址

共 2131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1:55

历史沿革

成纪故城遗址鸟瞰图 
成纪县始设于西汉,所见最早记载成纪县的是《史记》,其中《孝文本纪》、《封禅书》均记载汉文帝十五年(前165年)“黄龙见成纪”,《李将军列传》云李广“陇西成纪人也……故槐里,徙成纪”;《汉书·地理志》“天水郡”下记属县有十六,“成纪”即其一。北魏《水经注·渭水》记载了汉魏成纪县的准确位置,“瓦亭水又南,迳成纪县东,历长离川,谓之长离水,右与成纪水合。(成纪水)导源西北当亭川,东流出破石峡,津流遂断,故渎东迳成纪县,故帝太皓庖羲所生之处也,汉以为天水郡县,王莽之阿阳郡治也”。郦道元所说的“瓦亭水”即今流经静宁县的葫芦河,其支流“成纪水”应是流经静宁西南部的治平——李店河,汉成纪县城当是今治平乡刘河村与李店乡五方河村、王沟村交界处的古城。
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因陇右发生大地震,成纪县城毁坏严重而移至秦安县显亲川。
宋治平四年(1067年),郭逵在汉魏成纪城废墟上修筑了治平寨,始有治平之名。
清道光年间,严长宦等提出了羲皇故里“治平成纪说”,在他们纂修的《秦安县志》中指出“成纪县治初在今静宁州西南八十里之治平川,继在今秦安北三十里之显亲川,最后入于今秦州”。
20世纪70年代,发现了成纪故城遗址。
1981年,在全国地名大普查时,兰州大学教授冯绳武讲甘肃地名重大发现时,第一次讲到成纪三迁。于是,考证发掘工作全面展开。
20世纪80年代,静宁县相关部门在地名普查和文物调查中依据清《秦安县志》,把治平乡与李店乡交界处的一处汉代城址确定为成纪故城遗址。
1986年,曾清理齐家文化早期三人合葬墓一座,西汉早期墓两座,车马坑一座,出土文物300件。
2006年,李店乡政府在五方河村村东鱼池附近修整道路时,推土机铲出一座汉墓,出土了一批陶器。

遗址特点

综述
成纪故城遗址北城墙
成纪故城遗址是汉代成纪县县城故址。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560米,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因长期受河水冲刷,城址的五分之二陷为河滩地,西北和东北部尚存城墙约490米,其中多为宋代补筑。城墙残高1.5~3米,底宽3~5米,夯土版筑,夯层厚0.08~-0.12米,内含大量瓦砾。整个城址压在仰韶文化及齐家文化遗址上。城址内外及道路旁、河滩散布大量秦汉时期的大板瓦、筒瓦、瓦当、回纹铺地砖和陶器碎片,还杂有唐宋时期的瓷片。在塌陷的断面上曾发现5口秦汉时期的水井,其中1口井被西汉墓葬打破。
文化层堆积
成纪故城遗址
成纪故城遗址西墙水毁面断层高约17米,第一层为水平冲积层,约4米;第二层为战国、秦、汉文化层,厚约2米;第三层为新石器时期文化层,厚约0.6米;第四层为原状青灰色灰石。有三口枯井形成的泥柱,其中有一口井被西汉墓冲破,经甘肃省考古研究所考察后认为古井是新石器晚期开凿,战国时废弃。处于台地中心的农田、渠边、河岸密布瓦砾残片,早期多于晚期。靠北部早期遗存多,厚达3米。发现有“长乐未央”、“帛美禾大”等瓦当,仅云纹瓦当就有12种,证明在两汉时期曾是繁荣的城市。瓦当中的前三者属于高层次建筑使用。
墓葬区
成纪故城遗址西北高埠为墓葬区,以秦与西汉墓最多。1986年,曾清理齐家文化早期三人合葬墓一座,西汉早期墓两座,车马坑一座,出土文物300件。

文物遗存

综述
秦汉时期瓦当残片
成纪故城遗址内外及道路旁、河滩散布大量秦汉时期的大板瓦、筒瓦、瓦当(瓦当纹饰有“长乐未央”“大禾美帛”字样)、回纹铺地砖和陶器碎片,还杂有唐宋时期的瓷片。
汉“成纪”陶壶
汉“成纪”陶壶
陶壶为泥质灰陶,通高13.5厘米,口径5.75厘米,底径5.8厘米,最大腹径13.5厘米;形状特征是口微敞,窄平沿,粗长颈向下微收,宽肩,最大径在肩、腹相接处,腹斜收,小平底;肩部抹光时所留旋痕如密集弦纹,腹部未抹光,留有两三道刮划弦纹;最明显的是器物肩部刻有2行小篆体的“成纪容三升”铭文。陶壶铭文中的“成纪”即当时的成纪县,“容三升”讲器物容积,这与当时的量制有关。这种“地名+容积”的刻铭形式在汉代作为量器的器物上比较常见。这件有“成纪”刻铭的汉代陶器属首次发现,证明汉至唐开元22年间的成纪县治确在静宁县西南的治平川。成纪故城遗址附近出土了刻有“成纪”铭文的汉代文物,不仅使静宁治平川的成纪故城遗址得到印证,而且为羲皇故里“治平成纪说”增添了文物佐证。

研究价值

遗址碑
成纪故城遗址是战国秦长城北方防御线上的重要古城之一,在研究甘肃相关历史时期的地理、历史、人文、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丝绸之路和北方少数民族关系史诸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成纪故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成纪故城遗址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治平乡刘河村、李店镇五方河村、王沟村交界处。

交通信息

自驾:自甘肃省平凉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成纪故城遗址,路程约49.2千米,用时约1小时10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