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姜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2023年,是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经济进程中的矛盾问题,姜堰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系统观念统筹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综 合
经济总量稳步提升。初步核算,202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6.55亿元,可比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49亿元,可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410.57亿元,可比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411.49亿元,可比增长3.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22:46.84:46.9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1004元,增长6.1%。
市场主体活力增强。2023年末,全区私营企业注册资金达到2828.97亿元,私营企业数3.46万户,其中全年新增登记0.34万户;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188.80亿元,个体工商户数7.77万户,其中全年新增登记0.87万户。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总体稳定。2023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8.95亿元,增长3.2%,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4.86万亩,较去年增加2000亩。粮食产量46.72万吨,粮食单产492.6公斤/亩,其中秋粮总产28.88万吨,秋粮单产582.1公斤/亩。
林牧渔业整体平稳。2023年全区成片造林面积1588亩,林木覆盖率达27.7%。年末生猪饲养量22.79万头,增长18.0%,全年生猪出栏34.55万头,增长21.3%。家禽饲养量621.37万只,增长5.8%,家禽出栏831.33万只,增长0.1 %。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4.20万吨,增长10.8%;禽蛋总产量5.43万吨,增长0.1%。全年水产品产量3.76万吨,增长4.4%。
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年末全区高标准农田56.48万亩,全年新增3.89万亩,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达90.7%。设施渔业面积2.85千公顷,全年新增0.1千公顷。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创成省特色农机示范园区2家,新申报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5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保持在91.52%。“苏福”牌香菇、“溱湖”牌有机鳙鱼分获中国国际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姜堰大米”获中国国际粮油博览会金奖,“溱湖簖蟹”荣获江苏名优水产品“十佳区域公用品牌”,入选2023全国“土特产”重点推介名录。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2023年全年实现工业开票销售887.4亿元,增长0.8%,工业入库税金32.91亿元,增长69.5%。全区60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长4.4%,营业收入增长1.5%,利润增长0.5%,其中60家骨干企业产值增长0.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5.8%。全年创成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2家、市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9家,累计创成7个国家级绿色工厂、2个国家级绿色供应链、28个省级绿色工厂,省级以上绿色工厂数量全市第一。
建筑业发展平稳。2023年全区新增一级资质企业3家,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458家,其中特级、一级和二级资质企业191家。建筑业企业完成施工总产值1116亿元,增长6.1%。正太集团、锦宸集团入选江苏省建筑业“百强企业”综合实力类50强;正太集团连续3年入选“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同时入选江苏省建筑业百强企业“建筑外经类”10强;金堰交通为全省民营企业唯一公路、市政总承包双一级企业,是泰州唯一入选江苏省“交通建设企业20强”的建筑企业。2023年全区建筑企业共夺得国家优质工程奖2项、专业国优5项,省级优质工程奖16项,省级QC成果奖4项,省级工法7项,新技术示范应用5项,绿色施工1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较好。2023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8.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0%,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2%。其中,工业投资中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子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主要行业投资较快增长,分别增长66.7%、21.9%、74.9%、51.6%;服务业投资中,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下降7.9%、47.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分别增长243.2%、68.3%、39.1%、75.9%。全年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 分别为176 个、73 个、39 个,江苏振华海科海工装备项目、扬电科技新能源变电站项目入选省重大项目,总投资 20 亿元的衡川新能源湿法隔膜二期、总投资 10 亿元的源泰电子线路板等一批重大项目投产见效。
房地产市场需求下降。202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9.9%,房地产施工面积226.11万平方米,下降32.9%,竣工面积16.13万平方米,下降83.6%。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1.76万平方米,下降64.8%,商品房销售额50.71亿元,下降61.7%。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2023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66亿元,增长7.0%,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59亿元,增长9.5%。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472.51亿元,增长15.2%;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78.94亿元,增长14.9%;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2.93亿元,增长24.7%;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7.18亿元,增长15.0%。
六、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平稳发展。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19.57亿美元,增长2.1%。按企业性质分,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3.73亿美元,增长0.9%,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15.84亿美元,增长2.4%。全区出口总额18.50亿美元,增长0.9%,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出口总额3.53亿美元,增长3.7%,民营企业实现出口总额14.97亿美元,增长0.3%。全年新增12家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22家企业获专项资金补助167.8万元;外贸“新三样”中光伏、锂电行业全年实现进出口6.49亿美元,增长6.9%,占全区进出口总量的33.2%,成功获批国家新能源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五行科技、中裕软管及华丽新材料成功获批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项目,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1个。
利用外资稳中趋缓。2023年全区共新批外资企业8家,下降11.1%,协议利用外资1.34亿美元,下降34.5%;实际利用外资1.43亿美元,增长19.5%。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总体平稳。截至2023年底,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1783.78公里,全区有高速公路73.46公里,一级公路162.06公里,二级公路233.94公里,三级公路172.38公里,四级公路1215.4公里。2023年全区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2.74亿元,可比增长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4%。
邮政电信业平稳发展。2023年邮政业务总量18740万元(邮政公司数据),增长9.3%。邮电业务收入44334万元(邮政和电信公司数据),增长0.7%。
旅游业强劲恢复。2023年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区接待国内游客约90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59.7亿元,分别较2019年增长19.3%、23.6%。溱湖旅游景区入选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并先后创成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省级智慧旅游景区、省级职工疗休养基地。大美溱湖、溱潼会船、小杨村入选水韵江苏长江百景,溱湖绿洲亲子乡村休闲产品、河横水乡生态产品、“潼享田园 潼趣享野”露营项目获评省级乡村旅游业态创新示范产品和示范项目。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运行稳健。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56亿元,增长5.5%。其中,税收占比74.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77亿元,增长2.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13.57亿元,科学技术支出1.7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57亿元,节能环保支出1.13亿元,卫生健康支出8.02亿元,住房保障支出7.39亿元。
金融信贷规模稳步扩大。2023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31.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8%;本外币贷款余额1314.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7%。
九、科技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23年全区专利授权量237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82件,发明专利拥有量2007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0件。全区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20家,获批138家,通过率达62.7%,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达334家,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达146家。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75家,实施高质量产学研合作项目75项,建立校企联盟25家,成功申报省产学研合作项目17项。鼓励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获批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项目1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5项,获批市科技创新奖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
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末拥有全日制教育学校105所,其中小学28所,初级中学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完全中学2所,普通高中5所,职业学校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46所。2023年末学生数84919人,其中:普通中小学生数67525人(小学36712人,初中18912人,高中11901人),职业学校5589人,幼儿园11668人,特殊教育学校137人。2023年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5.8%。姜中西校区、二中文体活动中心等7个新改扩建项目有序推进,城西学校等5个项目工程竣工,新增学位1630个,“双减”经验获教育部推介,入选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培育区。城区15所公办幼儿园试点开展托管服务,建成省级普惠托育机构、示范社区托育点各 1 家,新增托位220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持续提升。年末全区拥有文化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26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79.47万册,电子图书藏量19万册,区图书馆被文旅部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区图书馆、博物馆被省文旅厅公示为江苏省2023年度“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区文化馆三水剧场获批第三批江苏省示范小剧场,区祥泰书画院、姜堰区金燕扬剧团被省文旅厅公示为2023年度江苏省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对象。文化活动的开展上呈现多样性,2023年实施了“文化惠民券”点单演出,重点开展“堰上文澜”系列特色文化活动,承办了溱潼会船节、铁人三项亚洲杯赛等大型活动、赛事的开幕式演出,举办“康养名城·堰歌嘹亮”溱湖好声音歌手大赛并同步进行网络直播,浏览点击量突破500万。
卫生事业推进有力。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31家,其中医院、卫生院27家;各类卫生机构实有床位4230张,其中医院、卫生院3930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187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2107人、注册护士2268人。乡镇卫生院14个,床位877张,卫生技术人员989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人数407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100%。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23年品牌赛事再出圈,成功承办2023年铁人三项亚洲杯赛、中国溱湖路亚直播精英赛、中国箭王争霸赛、溱潼会船节会船比赛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新华社、央视新闻频道、国际在线等主流媒体对相关赛事进行关注报道。利用“两馆”举办省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市长杯”“区长杯”校园足球赛等省市级比赛,不断提升场馆效能。2023年全区竞技水平再上新台阶,0910组女足获2023年江苏省青少年足球U14组第六名;姜堰跆拳道队参加全国少年跆拳道锦标赛、省青少年跆拳道冠军赛、省跆拳道锦标赛、省跆拳道(县组)比赛获得七金五银六铜,并夺得全国冠军;羽毛球队刷新泰州参加省赛历史最好成绩;武术队在省青少年武术(套路)比赛中获两金两铜。组建“姜堰区少体校”,制定少体校建设方案,建立以“体校+训练点+训练基地”为格局的训练网络,全区共有注册运动员132人、教练员12人。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全区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连续四年保持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标,环境空气质量多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2023年全区空气优良率77.5%,PM2.5浓度34.6微克/立方米,全年完成84项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淘汰任务,累计对422辆柴油货车发放补贴534.9万元。深入开展全域治水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四支河、白南河等水质提升工程建设,高标准打造老通扬运河两侧滨河绿化带。全年完成20条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0%,已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达85%以上。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制度,完成24个高风险遗留地块“两断三清”。强化危废处置全流程、全周期监管,全区356家危废企业全部纳入危废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
安全生产形势向好。2023年全面推广安全风险“小切口”管控措施,419家企业配备外委外包“红马甲”,打造省级示范企业1家,区级示范企业18家。108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安装简易烟感装置1497个,126家安装火灾自动灭火系统,48家典型有限空间企业完成有限空间“挂牌上锁”,28家企业设置装卸高处作业防坠“生命线”,2023年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起,死亡5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规模保持稳定。2023年末全区户籍家庭总户数24.71万户,户籍总人口71.27万人,常住人口66.90万人,出生人数0.17万人,出生率2.54‰,死亡人数0.78万人,死亡率为11.66‰。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23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986元,增长6.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749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34元,增长8.1%。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0435元,增长9.0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4313元,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947元,增长11.8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8.2%、32.4%。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645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5403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423人,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帮助627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发放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746.37万元。新增开发公益性岗位717个,兜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39人,累计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136.25万元,累计为7517人发放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3459.43万元,为4517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1942.92万元,稳定职工5.52万人,为3216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3470.09万元。社保扩面征缴深入实施,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达98%,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8.5%。
注:1、公报中使用的数据为快报数,最终数据以《姜堰统计年鉴》为准。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据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问题,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4、部分指标数据因统计口径调整,较上年不具可比性。
5、部分公报指标数据和发展状况由相关部门提供。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2023年,是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经济进程中的矛盾问题,姜堰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系统观念统筹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综 合经济总量稳步提升。初步核算,202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6.55亿元,可比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49亿元,可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410.57亿元,可比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411.49亿元,可比增长3.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22:46.84:46.9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1004元,增长6.1%。 | RAG-ES | 2024-10-23 |
市场主体活力增强。2023年末,全区私营企业注册资金达到2828.97亿元,私营企业数3.46万户,其中全年新增登记0.34万户;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188.80亿元,个体工商户数7.77万户,其中全年新增登记0.87万户。二、农林牧渔业农业生产总体稳定。2023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8.95亿元,增长3.2%,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4.86万亩,较去年增加2000亩。粮食产量46.72万吨,粮食单产492.6公斤/亩,其中秋粮总产28.88万吨,秋粮单产582.1公斤/亩。林牧渔业整体平稳。2023年全区成片造林面积1588亩,林木覆盖率达27.7%。年末生猪饲养量22.79万头,增长18.0%,全年生猪出栏34.55万头,增长21.3%。家禽饲养量621.37万只,增长5.8%,家禽出栏831.33万只,增长0.1 %。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4.20万吨,增长10.8%;禽蛋总产量5.43万吨,增长0.1%。全年水产品产量3.76万吨,增长4.4%。 | RAG-ES | 2024-10-23 |
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年末全区高标准农田56.48万亩,全年新增3.89万亩,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达90.7%。设施渔业面积2.85千公顷,全年新增0.1千公顷。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创成省特色农机示范园区2家,新申报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5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保持在91.52%。“苏福”牌香菇、“溱湖”牌有机鳙鱼分获中国国际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姜堰大米”获中国国际粮油博览会金奖,“溱湖簖蟹”荣获江苏名优水产品“十佳区域公用品牌”,入选2023全国“土特产”重点推介名录。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经济稳中有进。2023年全年实现工业开票销售887.4亿元,增长0.8%,工业入库税金32.91亿元,增长69.5%。全区60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长4.4%,营业收入增长1.5%,利润增长0.5%,其中60家骨干企业产值增长0.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5.8%。全年创成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2家、市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9家,累计创成7个国家级绿色工厂、2个国家级绿色供应链、28个省级绿色工厂,省级以上绿色工厂数量全市第一。 | RAG-ES | 202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