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AI 论文究竟要怎么读?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剑大佬的最新研究体会都在这里了
正文共:2262字-5图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读论文可总结成“获取输入”、“产生输出”两个目的; 在获取领域知识方面,要兼顾“深度”和“广度”; 论文的几个核心部分该怎么读; 在产生创新方面,要懂得“论剑”和“欣赏”; 研工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员,应该“过量阅读”。
在获取领域知识方面
概况地说要兼顾“深度”和“广度”
01
深度
自己研究方向的文献脉络要深入梳理。通过按照方法的本质特性,把已有工作归成几大类(例如:直接法 v.s. 迭代法,一步法 v.s. 两步法,基于 xxx 的方法),会很容易方便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梳理也要尽可能覆盖全面,标准是如果正在写一篇论文,这个方向最近十几年的标杆性工作,最近几年的热点工作,最近几个月的最新工作都不要漏掉。
02
广度
自己研究方向的相关领域文献也要把重点工作读到。创新能力的根基是联想能力,交叉学科最容易出创新。坚持读短期不能受益的论文,长期会有大益处。这个阅读范围可大可小,因人而异,因决心而异。我自己读博士的时候,每年计算机视觉、SIGGRAPH和机器学习论文加起来一共几百篇,基本都要或粗或浅过一下,做到对整个领域的进展心里有数。
论文的几个部分如何读?
在产生创新方面
两点很重要:“论剑”和“欣赏”
01
论剑
毛主席说过“与人斗,其乐无穷”。其实科研领域也有自己的“华山论剑”。每个领域每年都有其“旗舰”会议,例如计算机视觉领域的CVPR,机器学习领域的NIPS,大家都会在上面通过发表论文比试一番,看看谁现在做的最好,谁站在华山之巅。
做研究也需要有些“论剑”精神,尤其是阅读到本领域最新的好工作,会不由地产生“为什么我没有想到?”,“这帮家伙跑到我的前面去了”,会加大紧迫感和焦虑感,从而激发自己的好胜心,迫使自己重新审视对问题的理解,加大思考的时间和强度。只有脑子投入到一定的强度,才会出来更多的想法。
02
欣赏
阅读到一篇好的工作后,能够带给我们更大创新的动力是欣赏:“这真是一个非常棒的想法”,“实验做的真扎实”,“问题分析和理解的真深刻”,“这哥们真牛”等。对好东西的欣赏,会激发自己也做出好东西的愿望;会觉得自己能够为科技历史做出哪怕再小的贡献,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所谓愿景就是超越自己的某个东西。这个对于科研这种终身马拉松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能量源泉。
在技术层面,欣赏也对我们以开放心态地接受广泛的观点或方法大有益处。一个常见的现象是能力到达一定程度的研究员,往往看不上这个看不上那个,“这个工作不就是 xxx 吗”。这其实是危害很大的。自我封闭必然降低创新能力。中国40年的改革表明,只有开放才能发展。
“过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