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如何避免“补贴依赖症”?

共 4547字,需浏览 10分钟

 ·

2021-01-20 15:54


摆脱对政府补贴的依赖和投机心理,才是中国高端制造业唯一的出路。

前段时间,南方周末一篇题为《一个江苏商人的十年政府生意:引科技人才,获政府补贴,项目多数烂尾》的报道引发广泛热议。

 

报道称,商人马军涛与其个人持股85.5%的江苏鸿典,通过网罗海内外科技人才,落地三四线城市开发区,成立公司,以此获得政府补贴。据悉,其在全国控股或参股的企业多达44家,做了约30个项目,但媒体通过实地走访等各种方式核实,发现其中18个项目现已烂尾,还有8个项目所设的公司已注销或因严重违法失信被吊销营业执照。

 

评论称,能把专攻政府补贴的生意做得如此“风生水起”的,实属罕见,但近些年,从光伏到新能源汽车,获得地方政府补贴最终却烂尾的项目并不罕见。

 

马军涛事件所映射的,是产业热潮下让人唏嘘的乱象。地拿了,补贴领了,说好的项目却不了了之,这样的模式被不断复制。

 

产业发展初期,政府补贴本无可厚非,但令外界诟病的,是整个利益链条的“骗补”投机行为。此外,过度依赖政府“输血”,对于任何行业和企业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如何平衡,却是一个难点,这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也不例外。

 

工业互联网“补贴热潮”

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提出三个阶段发展目标:
 
在2018-2020年三年起步阶段,初步建成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初步形成各有侧重、协同集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初步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
 
到2025年,基本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形成3-5个达到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到2035年,建成国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和平台,工业互联网全面深度应用并在优势行业形成创新引领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重点领域实现国际领先。
 
主基调确定下来以后,包括广东、上海、河北、湖南、重庆、浙江、江苏等各地方政府和各主要部委陆续出台了工业互联网配套政策措施,政府的一系列政策营造了空前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氛围,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继机器人之后,中国政府力推智能制造、实现工业4.0先进制造目标的又一个赛道,也引来了各地政府的“补贴热潮”。
 
从5G产业时代数据中心(TD)的不完全统计来看,包括深圳市、佛山市、苏州市、青岛市、西安市、合肥市、郑州市、沈阳市等十多个省市已经推出了相关补贴政策,项目补贴比例高达30%,最高支持金额甚至达到3000万元。
 
以深圳为例,除了给工业互联网应用项目建设和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补贴之外,还对应用工业互联网的制造企业进行补贴,对经认定项目给予不超过总投入12%的奖励,最高500万元。
 
事实上,在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工业企业上云、开发工业APP、构建生态圈上,政府给出了量化目标。2017年11月,中国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根据《指导意见》,到2020年,中国要支持建设一批跨行业、跨领域的国家级平台,以及构建一批企业级平台,培育30万个以上的工业APP即工业应用程序,推动30万家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到2025年,形成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百万工业APP培育以及百万企业上云。
 
“政策发布后,一夜之间涌现了不低于100家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真正做的并不多。要么蹭热度,要么在自己原来业务上变一个字而已”紫光云引擎联席总裁赵铭远此前称。
 
政策红利确实催生了一批批试水者,这其中也不乏投机者。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在业/存续工业互联网相关企业4.26万家,从近10年的趋势来看,2014年是发展转折点。2014年以前,工业互联网相关企业年新增注册量尚不过千,同比增速亦在10%-30%之间;2014年之后,注册量迅速增长,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8318家,2020年1-10月新增注册量更是达到1.7万家,预测未来三年将迎来发展井喷期。

 

 政策补贴的“AB面”

当前,工业互联网在推行过程中,确实遇到很大的问题,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为什么要买软件?为什么要上云?这不仅仅是意识的问题,更是成本的考量。
 
招商局集团数字化中心云架构师山金孝曾表示,制造业上云的困难不仅在于云计算公司,还在于中小企业本身,中小企业会考虑上云的成本由谁来出,是不是政府补贴,或者平台商补贴,这是他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赛特斯研究院院长谢为友指出,应该看到,政府补贴让一些中小企业拥有下沉的机会,否则谁都不会主动去打破现在的局面。“工业互联网目前很多项目都是这样的,我们和运营商很多合作都是运营商出钱,然后联合企业申请课题。”
 
不过,也有知情人士透露,政府现在扶持的都是央企和大的工业企业,中小企业扶持太少,主要是怕政府资金投资失败,错配的太厉害,大企业躺着总包分包赚管理费,小企业很难有出头的机会。
 
事实上关于补贴,不同的企业确实有一定差异。比如广东省的工业互联网供给资源池,划分为两类:服务商和工业企业。其中,服务商包括平台商和细分领域服务商,政府划分它,正是因为涉及资金扶持。上云上平台、工业互联网标杆、特色产业集群等方向的专项资金,平台商和服务商的额度不同。
 
工业互联网在起步阶段,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有一些企业却拿着政府的补贴不干实事,这性质就属于“骗补”了
 
业内人士指出,哪个行业都好,都会有冲着政策红利进来的,过去这些年,新能源、机器人、光伏、生物技术、互联网+、跨境电商、科技农业等,哪个行业都逃不过。“能不能留下,我们不去判断,市场会给出答案。”
 
犹记得2018年光伏行业“531新政”,让行业哀鸿遍野,在补贴“断奶”之后,一批批企业就此倒下,行业呈现出畸形发展的“后遗症”:11名光伏大佬们在6月3日匆匆联名搞出了一则“请愿书”,大哭大闹“天要塌下来了”。
 
如果企业过度依赖政府补贴,而不是提升自身造血能力,一旦补贴“退坡”,面临的就是致命性的打击。“概念再满天飞,即使是政府补贴,最终的推动点应该属于用户,只有用户得到切实的利益,体现了工业互联网的价值,才会被广泛地推广。”业内人士说。

 

输血”到自身“造血”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地方政府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存在参与有度和引导有方的挑战,比如政府补贴如何用在刀刃上,如何有效杜绝“骗补”现象,如何从简单的财政“输血”转向可持续“造血”等。
  
近日,德国智库机构墨卡托在报告中提到,当前,针对在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的关键领域缺乏国内解决方案的问题,在融资机制上,中国政府正在尝试更多市场驱动的融资机制,包括私人资本投资,以减少主导地位的政府补贴,在侧面透露了中国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资金支持主要还是以政府补贴为主。

 “前一段时间,跟几个2017-2018年投资工业互联网的人交流,他们说今年都不看工业互联网项目了政府那边,一些地方政府的上云、上平台项目,补贴已经很难拿了,深圳那边很多朋友去年拿了,今年基本上没有怎么拿”。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物联网专家许永硕在他的文章中提到。
 
据悉,政府在推动百万企业上云的过程中,对地方政府设了明确的考核指标,2018年推动企业上云时,因为紧迫性高,一些不合格的供应商也获得了政府的补贴,当制度成熟后,会有一批不合格的供应商无法获得政府的补贴。
 
而政府推动企业上云政策,是按地区分的,深圳的上云上平台政策推动早,如果提前完成,那么今年也不一定有补贴了,所以深圳的企业去年拿了上云上平台的补贴,今年没拿到补贴,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但投资人以是否能拿到补贴来判断行业当前的热度多多少少也反映了这个行业的现状:大部分企业都还是靠着政府的补贴生存,能盈利的微乎其微。
 
以工业富联为例,其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合计收到政府补助的金额分别为2.28亿元、4.04亿元、4.93亿元和16.06亿元。然而,从工业富联2019年的年报来看,其主营业务收入中,3C电子产品的营收占到99%以上,将近4087亿元的主营收入中,科技服务的营收仅为6.24亿元。也就是说,这部分营收还不及政府给的补贴多。
 
5G产业时代数据中心(TD)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工业互联网企业的营收中70%—80%都是来自政府补贴,现阶段,依靠政府补贴输血成为行业不可不提的痛点问题。
 
走向智能研究院院长赵敏认为,工业互联网企业长期生存在于两个“真”:1、厂商真的靠工业互联网业务在市场上盈利,而不是靠政府补贴2.真的解决了工业中长期存在的实际问题。
                                        
显然,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不管它是新基建概念,还是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概念,如果没有商业价值,那都是口号或者噱头。
 
“我觉得重点不是界定谁是或者不是在做实事,重点应该在如何充分共享和利用大家在工业互联网这个新领域的探索、实践和创新,推进它的技术成熟、成体系、市场推广与验证、迭代。只有把盘子做大了,蛋糕大了,才有可能变现和分享。”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
 
谢为友认为,目前工业互联网主要是口碑宣传,实际收入不多但是毕竟有。不过当前确实很难在政府补贴和自身造血上找到平衡点,大家更多的是把千行百业摸一遍,大浪淘沙,剩下一些对行业比较懂的企业。
 
也有观点指出,工业互联网是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大方向是不容置疑的。政府也是基于这个正确的方向制定了很多政策支持。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因为政绩、利益的问题,出现各种问题,不会改变各个国家的方向。无论中间过程怎样,最终会回归商业的本质:为商业企业创造价值,为产业创造价值。
 
具体到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而言,工信部当好裁判即可,不要过早给企业贴上标签。业内人士也提到,不要急于总结模式和树立标杆并尽快推广,而是应该给市场更多的耐心和空间,让拥有不同资源禀赋、技术沉淀和创新路径的市场主体更多发挥自身能动性,令相关IT、OT、CT企业在市场比拼中实现协同创新的更优组合,进而实现中国特色工业互联网的突围之路。
 
纵观光伏、新能源等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任何依赖财政补贴的企业都不要心存侥幸,如何在竞争中生存下来才是王道,没了财政补贴就活不下去的企业,必然会在洗牌中被淘汰。“摆脱对政府补贴的依赖和投机心理,才是中国高端制造业唯一的出路。”



推荐阅读


2020年工业互联网十大事件评出

工业互联网2021展望:“15+m+n”多层次平台体系加速构建

赛迪顾问 |“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特征分析

肖亚庆:加快“5G+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向更多行业延伸

卡奥斯入选2020全球“50家聪明公司”!业内评价:中国“灯塔工厂”领路人

天鹅奖上工业互联网:河源“5G+”正渐行渐近

世界样板与中国方案:洞察新格局下的工业互联网“脉络”

关注!2020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启动


编辑 / 王改静


浏览 10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