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寺塔

大秦寺塔

共 2312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09:56

历史沿革

唐永徽元年(650年),大秦寺始建,称景教寺。
唐天宝四年(745年),景教寺改称大秦寺。
唐建中二年(781年),大秦寺内建大秦寺塔。
宋代,大秦寺塔经重新修缮。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陕西民间集资维修大秦古塔。在塔顶放有一块记事砖。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关中大地震,大秦寺塔塔身裂缝,塔体开始向西北方向倾斜。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白莲教义军转战周至,大秦寺被毁,大秦寺塔保留。

建筑特色

大秦寺塔为七层楼阁式砖塔,平面是正八边形,通高38.6米,因其塔身轴心偏离垂直线2.7米。各层出檐较短,檐下砖砌斗拱,塔身砖角隐出角柱。八面收顶,由覆钵、相轮及宝珠构成塔刹。底层北面开券门,第二至六层南北、东西隔层相对各辟,第七层四面正中各辟一券门。塔内为八面体,内边各长1.5米,叠涩法穹窿顶。
大秦寺塔第一层八角形塔身外壁多为1999年加固时重新垒砌,其平面边长4.3米、宽10.7米,塔壁厚约4米。东、南、西三面各作一圆拱形假门,北面(正面)辟圆拱形门道,宽1.38米、高2.25米,四偶面素面无饰。现存四正面及四偶面顶部无斗拱,仅有明代沿顶端贴壁砌置的陶质花瓣。塔檐采用叠涩砖挑出和收进的办法,第一、三层砖用菱角牙子挑出,以上到第十三层皆逐层挑出,然后又逐层收进;挑出的檐砖逐层加大,使叠涩呈现出向内拯曲的弧形曲线。
第二至七层外壁尚存原貌,其中,第二至六层每层正面,即东、南、西、北面对开圆拱形门道两个,交错而上;第七层则前后左右对开四门。第二至七层塔身,每层皆有平座施于下层的塔檐之上,塔檐处理方式同第一层,唯层数向上递减为九至十层。每层门道两侧靠角柱处,残存竖向排列圆孔二或三个;其余正面及四偶面,即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皆有布局相似的圆孔。每层角柱高度均有缩减,各层柱头之间皆施阑额。阑额与柱头相交处,并不出头。柱头直接承托栌斗,不设普拍方。每层角柱间施补间铺作一朵。补间直接施于阑额之上。第二、三、六、七层的柱头铺作及补间铺作皆为一斗三升出耍头的简单作法(把头绞项造),第四、五层的柱头及柱头之间的补间仅用一栌斗。

文物遗产

综述

大秦寺塔遗存塑像及一处遗址,二、三层各有一残塑像,四、七层均存外文刻字。

一层遗存

大秦寺塔第一层八角形小室左右后三壁环高坛,坛上有清末民国初塑像一铺。小室项部中央偏西有一圆孔遗迹,第二至六层塔内辟八边形小室,无塔心柱之设,但皆有木构楼梯通向上层。

二层悬塑

大秦寺塔二层悬塑残高2.83米,宽1.52米。上部是峰峦起伏的嶙响山石,中部为滴水岩谷造就的石天宫。天宫中央残存一像,作斜倚姿,该像上半身已毁,右膝弯曲,小腿直立;左膝微曲,大腿及小腿平放座上,左手放置大腿左侧山岩座。斜倚像所着长裙摆边覆于岩座之上。
大秦寺塔第二层西壁雕塑

三层悬塑

大秦寺塔三层悬塑高约3米,宽约1.5米,布局与二层悬塑基本相似,上半部雕塑出三座楼阁型建筑,下半部作石天宫。宫内主人原侧倚岩壁而坐,现仅存下半身。
大秦寺塔第三层南壁雕塑

外文刻字

大秦寺塔第四层北侧门道右壁一砖侧残存一处非汉文题刻,第七层南侧门道及西侧门道左壁均阴刻藏文六字真言。

历史文化

历史起源

大秦寺塔所在寺院为大秦寺,原名景教寺,为景教寺庙,后改为佛教寺院。
景教,即基督教聂斯脱里派,起源于今叙利亚,是从希腊正教(东正教)分裂出来的基督教教派,由叙利亚教士君士坦丁堡牧首聂斯脱里于428~431年创立,流行于中亚,贞观年间由传教士阿罗本由波斯来长安传教,建立大秦寺。

艺文

《大秦寺》金·
寺废基空在,人贵地自间。
绿苔昏碧瓦,白塔映青山。
暗谷行云度,苍烟独鸟还。
唤回尘土梦,聊此弄澄湾。

历史价值

大秦寺塔为七层楼阁式砖塔,保存较为完整,是研究同时期寺塔建筑的实物佐证。大秦寺塔是历史上中西文化交流和的产物,塔内发现的文物遗存也揭示了中国历史的包容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为研究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

文物保护

1957年5月31日,大秦寺塔被陕西省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中央政府对大秦寺塔进行了抢险加固和维修。
2006年5月25日,大秦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8月26日,大秦寺塔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申报预备名单。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大秦寺塔位于西安市周至县城东南20千米的楼观镇塔峪村。

交通信息

由西安市内在大雁塔乘环山旅游一号线到达大秦寺塔附近,步行4.8千米到达,或可直接驾车前往大秦寺塔。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