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
共 1816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01
历史沿革
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出土文物
2008年4月27~28日,陕西省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专家,赴潼关检查指导文物普查野外调查工作。在距“北七烽火台遗址”西北20米处的禁沟崖壁上,专家们发现了约15厘米厚的汉代建筑材料堆积层以及绳纹板瓦等遗物,并认为这是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年代定性的第一手实物资料。
201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进行了勘探。
2023年,潼关县文旅局对十二连城烽火台(3、20、21号)遗址保护、故城北城墙保护修复、西门瓮城遗址抢险加固、碑刻文物保护修复。
遗址特点
烽火台第二墩
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北起禁沟与潼河交汇处,南至蒿岔峪口,是用于通讯报警的古代军事设施。存有21个烽火台,由于土台与潼关城基本连接,故称“十二连城”。烽火台以夯土筑成,呈圆或方梯形,台体夯筑底径5~15米,残高3.5~12.5米,夯层厚0.09~0.15米。从北至南总共有21个烽火台,其中圆锥体10个,方椎体11个。遗址主体(即21个墩台)呈南北走向的线性分布,南北约15千米,东西约50米,面积约3000平方米。21座烽火台共同构筑成了十二连城烽火台的整体走向,是整个十二连城防御体系的核心。
十二连城环境现状图
十二连城烽火台主要用于古代军事情报的传递,各个墩台遗址的地理位置虽然不同,但它们的选址依据及所承载的军事功能是相同的。由于墩台负责帮助士兵传递讯息、相互瞭望,因此多选择建立在视野开阔、易于眺望之地。士兵放哨期间如若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由于台台相连,可通过此方式快速的传递消息,这种方式虽然古老但却便捷有效。201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通过对潼关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的勘探,认为烽火台是作为“望台”用于传递消息而用,但是鉴于潼关故城以南的地理形势,此处亦可成为短兵相接的前线阵地。由此,在烽火台近旁设置营寨(城)是必要的,除了保障烽火台的信息传达外,还有备战的作用。
文物遗存
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出土绳纹板瓦
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内发现了约15厘米厚的汉代建筑材料堆积层,出土了绳纹板瓦等遗物。
历史文化
相关记载
《潼关卫志·兵略》:“古设十二连城于禁沟之西,由南郊以抵山麓,计三十里,而十二连城乃三里一城也。每城设兵百人,而于中城益其兵,多设火器、矢石,连络呼应,疾若风雨,即有百万之众,岂能超越而飞渡耶?故守关而不守禁沟者,守犹弗守也!守禁沟而不建十二连城者,守犹未善也。是犹一室之内拴门塞窦,以防鸟雀之入,而忘闭其牖也”。
潼关
第七烽火台
潼关与并称天下第一关,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依黄河天险而建的潼关古城,不仅有其完善的城防体系,还有十二连城,它与北边的潼关古城、南边的秦岭以及禁沟共同组成了一条“飞鸟不能逾”的坚固防线。该军事联防系统北至黄渭,南倚秦岭,东临华山,西接崤函故道,形成了星罗棋布、犬牙交错的全方位防御体系,共同守卫着潼关地区。
研究价值
历史价值
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的早期杰作,是关中地区军事遗存的重要例证之一,体现了从唐至明清烽火台的营造体系与防御理念,反映了中国军事防御系统构建的悠久历史与突出成就。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呈南北走向,线性分布,总体布局按照潼关城的走向进行了设计和修筑,建成一条北起禁沟潼河交汇处、南至秦岭的蜿蜒防线。防线以东为潼关古城,防线以西为关中平原,伴随着中国的朝代更迭,以及疆域变迁承载着不同方位的防御任务,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科学价值
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作为唐朝时期军事防御系统的代表性遗存,对探明中国唐代军事遗产的营造思想、建造技术、功能研究、发展变迁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军事价值
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沿用时代长,数量多,构架完整,总体保存现状较为清晰,是魏长城以南地区不可多得的烽火台群遗址。对于研究古代军事防御体系构筑与运作流程有重要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西岸。
交通信息
自驾:自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路程约7.8千米,用时约16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