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村遗址
共 2443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1:55
历史沿革
1977年7月,发现桥村遗址。
1978年秋,文物工作队进行了试掘,发掘面积约95平方米。共清理袋状灰坑7座,出土了大量陶器、骨器、石器及卜骨等重要遗物。
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对桥村遗址的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确定遗址面积约70万平方米。
2018~2019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对桥村遗址进行了系统调查,初步确定遗址核心区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
遗址特点
地理环境
地层堆积
桥村遗址文化层
桥村遗址文化堆积较厚,早期文化堆积受晚期人群活动影响较大。第1层:现代耕土层。灰褐色,土质疏松,厚0.15~0.2米,包含物有陶片、料姜石、动物骨骼和瓷片等。第2层:唐宋文化层。黄褐色,土质致密,厚0.15~0.25米,包含物有少量陶片、料姜石、动物骨骼、白灰面残块、石块和红烧土块等。H23、K42开口于该层下。第3层:龙山文化层。深灰褐色,土质较疏松,厚0.55~0.6米,包含物有较多陶片、料姜石、动物骨骼、白灰面残块、石块、红烧土块、陶瓦和炉渣等。K58、K59、K151开口于该层下。第4层:龙山文化层。黄褐色,土质较致密,厚0.73~0.75米,包含物有大量陶片、料姜石、动物骨骼、白灰面残块、石块、红烧土块、陶瓦和炉渣等。第5层:龙山文化层。黄褐色,土质致密,厚0.22~0.25米,包含物有少量陶片、料姜石、动物骨骼、白灰面残块和石块等。第6层:龙山文化层。深褐色黏土,土质致密,厚0.3米,除少量料姜石外,无其它包含物。该层下为生土。
遗迹
2019~2021 F1全景图
桥村遗迹主要有方坑、灰坑、房址、墓葬和沟等。方坑,以圆角长方形为主,个别为圆角正方形。灰坑,袋状为主,筒状和锅底状较少。房址,多被方坑或灰坑打破。F1被K14、K53、H171打破。平面为圆角长方形,单室,呈东北—西南向,南北长约5.3、东西宽约3.6米,室内面积约19.08平方米。地面涂抹一层厚3~5毫米的白灰面,白灰面之下为红黏土垫土层。解剖清理的位置大部分保留有白灰面。房内西南侧发现集中分布的红烧土堆积,形状不甚规整,推测与房内设灶有关;南侧分布有较大范围的踩踏面,结合南侧中间白灰面有一段向南延伸出来,推测此处可能为门道位置。房内堆积主要为灰褐色废弃堆积,大致呈水平状。解剖清理过程中虽未发现墙体迹象,但结合北侧白灰面上翘的特征,推测该房址可能为半地穴式。
2018~2021 M2全景
墓葬,以M2为例。该墓位于T4256中部偏南,开口于3层下,方向为近东西向。竖穴土坑墓,圆角长方形,口底基本一致,直壁,壁面较平整。长3.65米、宽1.25米、深1.75米。近底部有熟土二层台,黄褐色花土,较致密。墓底偏西处发现1具人骨,紧贴二层台侧壁,仰身直肢,腿部骨骼整体下陷明显,头向东略偏南,仰面,双臂伸直,双手放置于盆骨上,双腿伸直,双脚靠拢。未发现随葬品。墓内填土为夹杂块状黄土的深褐色花土,质地较疏松,包含少量陶片和动物骨骼。
沟(PM1
沟(PM1),发现1条。位于第Ⅰ发掘区东侧约40米处,海拔高度较第Ⅰ发掘区约低2米,东西向,开口于现代耕土层下,距地表0.3~0.6米,同时被H144、H145打破。口宽底窄,剖面略呈倒梯形。口部宽10.1、底部宽1.95、深6.75米。沟内堆积分为52层,夹杂较多红烧土块、炭屑和白灰面残块等,出土大量陶瓦、陶片、石块和动物骨骼等,尤以陶瓦为大宗。
年代
研究者根据桥村遗址出土陶器类型和形制,初步认为桥村遗址的主体文化遗存应属于龙山时代晚期,遗址年代下限已进入青铜时代早期。桥村遗址也是为数不多的出土槽型板瓦、筒瓦的龙山时代遗址。
文物遗存
研究价值
桥村遗址面积大,内涵丰富,是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和周文化聚落遗址,并见汉代以来的遗迹和遗物,是泾渭流域的重要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考古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桥村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桥村遗址位于甘肃省平凉市西屯乡北庄村桥村社一带。
交通信息
自驾:自甘肃省平凉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桥村遗址,路程约22.3千米,用时约32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