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江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
资阳市雁江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雁江调查队
(2012年2月25日)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工作总体取向,着力突出“两条主线、三大战略、四大支撑”发展路径,奋力推进西部县域经济强区建设,全区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持续高位运行。经市统计局审定,2011年,全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GDP)270.66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增速比上年回落1.3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继续保持全市第一位。其中,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9.50亿元,比上年增长3.4%;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5.11亿元,比上年增长21.6%;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3.1%、79.5%、17.4%,分别拉动GDP增长0.5、13.6、3.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14.6:64.7:20.7,其中: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一、三产业分别下降0.8、0.7个百分点。人均GDP突破3万元,达到30408元,比上年增长19.2%。
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150亿元,达到15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增速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超GDP增速2.7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56.5%,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为63%,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0.8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9亿元,比上年增长4%。其中,农业产值31.4亿元,比上年增长4.5%;林业产值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畜牧业产值32.7亿元,比上年增长0.5%;渔业产值2.5亿元,比上年增长4.4%。
粮食连续八年增产。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0.1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粮食总产量达到52.35万吨,比上年增长1.5%,实现了连续八年增产。其中:小春粮食10.76万吨,比上年增长1.2%;大春粮食41.59万吨,比上年增长1.6%。油料5.3万吨,比上年增长10.3%;蔬菜40.43万吨,比上年增长2.4%;水果19.81万吨,比上年增长11.4%。
表一:2011年主要农作物产量及增速
主要农作物 | 计量单位 | 产量 | 增速(%) |
粮食 | 万吨 | 52.35 | 1.5 |
小春 | 万吨 | 10.76 | 1.2 |
#小麦 | 万吨 | 8.87 | 0.7 |
土豆 | 万吨 | 1.15 | 3.0 |
油菜 | 万吨 | 3.99 | 10.8 |
大春 | 万吨 | 41.59 | 1.6 |
#水稻 | 万吨 | 12.85 | 1.1 |
玉米 | 万吨 | 17.50 | 5.6 |
红苕 | 万吨 | 8.35 | -5.0 |
花生 | 万吨 | 1.27 | 9.0 |
蔬菜 | 万吨 | 40.43 | 2.4 |
水果 | 万吨 | 19.81 | 11.4 |
畜牧产业发展降速。全年出栏生猪165.91万头,比上年下降3.1%;出栏山羊45.81万只,比上年增长1.1%;出栏家禽984.6万只,比上年增长2.7%;肉类总产量15.12万吨,比上年下降3%,其中猪肉产量12.77万吨,比上年下降3.1%。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8.9%,比上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
渔业产量大幅增长。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达到4.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3402吨,比上年增加3662吨,增长18.6%。其中名特优水产品产量5869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达到25%。
林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577.8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200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2266公顷,育种、育苗面积50公顷;全年义务植树230万株。年末森林面积达到48574.9公顷,森林覆盖率3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全区共有水利工程6255处,蓄水能力达到1.76亿立方米。修复水毁工程1250处,新修和维护塘坝、堰闸852处,新修防渗渠道21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平方公里。新增节水灌面1.2万亩,新增有效灌面3.2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9100亩,累计有效灌溉面积50.6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37.6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9%;农村用电量11683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9%。农用化肥施用量(折含N100%)2.28万吨,比上年增长0.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年末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29户,其中,产值上亿元的企业71户,比上年增加了9户;产值上十亿元的企业达到20户。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达到623.89亿元,比上年增长31.1%;规模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4.3%。
支柱产业支撑有力。全区造车、食品加工、建工建材、机械制造、医药化工和纺织制鞋等六大支柱产业完成产值593.16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95.1%。其中,车产业和食品加工业产值双双突破150亿元,分别达到188.41亿元、154.34亿元;建工建材业产值突破100亿元,达到120.24亿元;医药化工业产值突破50亿元,达到66.7亿元。
园区建设大幅扩面。工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园区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集聚企业76户,工业集中度达75%。其中,南骏产业园、机车产业园被列入全省“1525”工程,侯家坪工业园被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中小企业孵化园。机车产业园、南骏产业园、资阳经济开发区和雁江工业集中发展区等四大工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497.07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9.7%;实现利税49.94亿元,比上年增长20%。
企业效益大幅提升。全区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9.18亿元,比上年增长29.3%;产销率达98.5%;实现利税71.56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其中利润43.87亿元,比上年增长39.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78.36,比上年提高34.6点;总资产贡献率为64.13%,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7.65%,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建筑行业较快发展。全区资质等级四级以上的建筑企业34户,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5.23万平方米,其中新开面积达到74.2万平方米。全区建筑业总产值完成32.22亿元,比上年增长29.1%;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
四、服务业
服务业发展明显加快。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突破50亿元,达到5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增速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水平0.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一位,创历史新高。
重点行业发展强劲。监测数据显示,全区公路运输总周转量19.3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2.3%;邮政业务总量4407万元,比上年增长14.3%;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05.95亿元,比上年增长27.7%;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9.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392.68亿元,比上年增长23.7%;旅游总收入11.95亿元,比上年增长29.3%。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2011年,全区实施各类项目146个,其中,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74个、亿元以上的项目53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55.15亿元,比上年增长29.1%。
投资结构不断改善。一产业完成投资1.11亿元,比上年下降53.6%;二产业完成投资48.22亿元,比上年增长30.5%;三产业完成投资103.03亿元,比上年增长31%。投资结构调整为0.7:31.7:67.6,其中,二、三产业投资比重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
社会民生投入加大。全年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累计完成投资34.18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累计完成投资2.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8%。
招商引资成果辉煌。全年新签约项目31个,其中省外项目26个;履约项目84个,其中省外项目52个。协议引资总额199.5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引进到位国内资金112.1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到位国内省外资金9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六、商业贸易
消费市场日益繁荣。全区共有限额以上商业企业63家,比上年增加30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增幅首次跃居全市第一位。
按规模看,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26.76亿元,比上年增长35.81%;限额以下企业实现零售额38.02亿元,比上年增长8.6%。分地区看,城镇消费市场实现零售额54.21亿元,比上年增长19.5%;乡村消费市场零售额为10.57亿元,比上年增长13%。分消费形态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6.61亿元,比上年增长19%;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对外贸易成倍增长。全区共有获权企业42家,其中新增获权企业5家,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7306万美元,增长134.2%,其中,出口额6149万美元,增长182.6%;进口额1157万美元,增长22.6%,扭转了上年持续下滑的颓势。
七、交通、邮电
交通建设加速突破。全年完成交通运输建设项目投资30.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8.1%,翻了一番多。成渝客专、遂资眉高速公路、成资快速通道等重大出境干道加快建设,其中,成渝客专雁江段建设完成投资14.6亿元;遂资眉高速公路雁江段完成投资14.6亿元。建成通村通畅路712公里、联网断头路175公里,实现了100%的镇乡和7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全区境内公路总里程达386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437公里,“区外畅通、区内循环”的交通格局正在形成。
邮电通信持续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4407万元,比上年增长14.3%;电信业务总量4.1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年末,全区固定电话用户14.47万户,比上年减少3.1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0.34万户,比上年增加11.39万户,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55部。互联网注册用户6.5万户,比上年增加1万户。全区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100%,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1.48万户,比上年增加4.5万户。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1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12亿元,比上年增长35.5%。收入中,税收性收入为3.44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56.1%。全年地方财政总支出2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3.96亿元,比上年增长24.6%。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3.29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其中,企业存款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46.7%。各项贷款余额129.4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中长期贷款72.57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全区各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3.31亿元,比上年增长3.7%;证券经营机构证券交易量239.93亿元,比上年下降4.1%。
九、教育和科技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两基”教育得到巩固和提高,全区共有小学125所,招生13020人,在校学生57781人,小学正常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普通中学71所,招生14700人,在校学生44852人。教育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全年完成36所学校近1.3万平方米、总投资1580万元校舍建设任务,投入1400万元改善全区“两基”教育教学设备,投入370万元专项经费重点建设6所高中技术实验室、设计室。教育教学质量再上台阶,当年普通高考本科上线2363人,上线率达46.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3个百分点,高考综合考核全市第一名。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年考聘优秀大学生35人、硕土研究生8人,完成省、市“十一五”骨干教师的审核和“十二五”省、市骨干教师的推荐工作,完成班主任培训200余人,教育技术培训180人,教师职前培训400余人。
科技事业全面发展。全年组织征集科技项目64项,重点新产品项目19项,实施省级科技项目24项,争取项目资金6054万元。全年专利申报195项,新增授权专利142项。全年新增创新型企业5户,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户,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9户,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45.8亿元。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发展繁荣。2011年,全区1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了信息数据共建共享,4个街道办事处文化活动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成农家书屋186个,配送图书29万册,全区共建成农家书屋323个,藏书量达到52万册。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感恩奋进·辉煌十年”送文化下乡、卡拉OK大家唱和群众健身舞表演等系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建区10周年“相约雁江”、庆“五·一”感恩奋进歌曲大家唱、“幸福资阳文化行”雁江专场及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汇演等大型文艺活动。文艺创作再创佳绩,全区有37件优秀美术作品在《四川美术》上刊登;1件书画作品获第二届四川省花鸟画展优秀奖;1件美术作品获纪念郭沫若诞辰118周年诗书画大赛三等奖;1件舞蹈作品获四川省文明单位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演出二等奖。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全年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200余册;取缔无证经营音像制品店2家、流动摊贩19家,收缴盗版淫秽光碟15400余张;取缔“黑网吧”4家、无证游艺娱乐场所5家,收缴游戏主板25张,捣毁赌博机49台。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11年,全区新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处,体育阳光幼儿园2所,农民健身活动中心1个,在马鞍山小区、蜀享小区和人大小区各安装全民健身路径1条。深入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组织开展了“庆元旦”万众健身长跑活动、第三个全国“全民健身日”群众体育健身展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大众广播体操比赛等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组队参加四川省青少年体育锦标赛,获得金牌9枚、银牌10枚、铜牌6枚,2支运动队、14名运动员获“体育道德风尚奖”。组队参加全国青少年网球排名总决赛,获金牌2枚。组队参加资阳市第二届运动会,获得金牌32枚、银牌56枚、铜牌63枚。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区共有医院14个、妇幼保健院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乡镇卫生院40个、个体诊所176个、村卫生室954个,全区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610张,执业医师1236人,注册护士1179人、卫生防疫人员221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80.83万人,参合率达98.8%,比上年提高1.9百分点;共筹集资金1.86亿元,比上年增长56.8%;全年报销197.52万人次,比上年增加51.94万人次,累计报销金额1.63亿元,比上年增长58.2%。
十一、人口和就业
人口形势总体稳定。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109.52万人,比上年净增0.5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03万人,比上年净增2.27万人;农业人口84.49万人,比上年减少1.69万人。据计生部门数据,全年出生人口11489人,出生率10.4‰;死亡人口8085人,死亡率7.33‰;净增人口340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09‰。经市统计局核定,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9.01万人,比上年减少1.56万人。
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58334人,比上年增加2724人,其中城镇单位在岗职工52213人,比上年增加120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147人,参加再就业培训1120人次,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45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7%,控制在4.0%以内。劳务输出持续增长,全年外出务工人员达到31.7万人,其中省外1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7.5亿元,比上年增长20.4%。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6517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8273元,比上年增长15.1%。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960元,比上年增加1196元,增长20.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890元,比上年增长51.1%,其中,食品消费支出1990元,比上年增长1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7%,比上年下降13.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25元,比上年增长16.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139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食品消费支出5049元,比上年增长8.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4%,比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
年末,全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3.93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3.9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款50.02亿元,比上年增长27.4%。
福利保障不断完善。全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员26009人,城镇低保支出6192万元,比上年增长29.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8900人,发放低保资金4028万元,比上年增长33.6%;农村五保供养人员12683人,发放抚养金1910万元,比上年增长16.1%。城镇医疗救助共救助贫困对象3911人次,农村医疗救助共救助贫困对象达16231人次。
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16.07万人,比上年增长16.5%,其中: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员13.46万人,比上年增长19.8%;参加机关养老保险人员2.61万人,比上年增长1.6%。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员23.36万人,比上年增长16.3%。参加失业保险人员3.47万人,比上年下降6.9%。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实施的影响,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员达到31.59万人,比上年大幅增加28.07万人。
十三、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2亿元,同比增长12.5%。资阳主城区建成面积扩展到38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2平方公里。年末全区城镇常住人口达到38.97万人,比上年增加0.89万人,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78%,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城东新区建设提速,中央大道、宝台路、公园路等8条城市骨干道路竣工投用,首期31平方公里内城市骨干路网初步成型;区人民医院、演艺中心、字库山公园等配套项目加快实施,城市功能正在完善;新区商业开发有序实施,中交锦湾一期加快建设,玫瑰家园、佳家国际花园等项目成功落地;医药食品产业园强力推进,香港加多宝王老吉、台湾朝春、瑞士诺华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入驻。旧城改造稳步推进,大力实施“退二进三”战略,旧城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强力推进,“水清、路畅、岸绿、景美”的城市景观带逐步形成,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十四、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生态区建设有序推进,全区共建成生态村55个、生态家园1382个。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减少,全区预计减排化学需氧量(COD)958吨、氨氮311吨、二氧化硫61吨、氮氧化物27吨。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0.7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3.9分贝,全面达标;沱江雁江段出境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天数达到361天,空气质量达标率达98.9%。
安全生产形势好转。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08起,比上年下降23.9%,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7.38万元。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26人,比上年下降18.8%;受伤人数105人,比上年下降22.8%。全年亿元地方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1人,比上年减少0.05人。
备注:
1、公报中的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雁江区统计局编印的《雁江统计年鉴—2011》公布数据为准。
2、公报中涉及的地方生产总值、民营经济增加值、农业产值、建筑业及服务业增加值等指标,其绝对数均为现价,增速按可比价计算。
3、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等指标数据为含市本级数据。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资阳市雁江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雁江调查队(2012年2月25日)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工作总体取向,着力突出“两条主线、三大战略、四大支撑”发展路径,奋力推进西部县域经济强区建设,全区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一、综合 | RAG-ES | 2024-10-23 |
经济持续高位运行。经市统计局审定,2011年,全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GDP)270.66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增速比上年回落1.3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继续保持全市第一位。其中,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9.50亿元,比上年增长3.4%;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5.11亿元,比上年增长21.6%;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3.1%、79.5%、17.4%,分别拉动GDP增长0.5、13.6、3.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14.6:64.7:20.7,其中: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一、三产业分别下降0.8、0.7个百分点。人均GDP突破3万元,达到30408元,比上年增长19.2%。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150亿元,达到15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增速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超GDP增速2.7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56.5%,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为63%,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0.8个百分点。 | RAG-ES | 2024-10-23 |
二、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9亿元,比上年增长4%。其中,农业产值31.4亿元,比上年增长4.5%;林业产值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畜牧业产值32.7亿元,比上年增长0.5%;渔业产值2.5亿元,比上年增长4.4%。粮食连续八年增产。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0.1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粮食总产量达到52.35万吨,比上年增长1.5%,实现了连续八年增产。其中:小春粮食10.76万吨,比上年增长1.2%;大春粮食41.59万吨,比上年增长1.6%。油料5.3万吨,比上年增长10.3%;蔬菜40.43万吨,比上年增长2.4%;水果19.81万吨,比上年增长11.4%。表一:2011年主要农作物产量及增速 主要农作物 计量单位 产量 增速(%) 粮食 万吨 52.35 1.5 小春 万吨 10.76 1.2 #小麦 万吨 8.87 0.7 土豆 万吨 1.15 3.0 油菜 万吨 3.99 10.8 大春 万吨 41.59 1.6 #水稻 万吨 12.85 1.1 玉米 万吨 17.50 5.6 红苕 万吨 8.35 -5.0 花生 万吨 1.27 9.0 蔬菜 万吨 40.43 2.4 水果 万吨 19.81 11.4 | RAG-ES | 202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