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庙及墓
共 2272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0:32
历史沿革
刘基庙
明天顺二年(1458年),始建刘基庙。
明天顺五年(1461年),刘基庙竣工。
明正德九年(1514年),刘基庙门前建“帝师”“王佐”两木牌坊。
民国十六年(1927年),刘基庙内加建“追远祠”。
200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对刘基庙进行重修。
刘基墓
明洪武八年(1375年)元月,始建刘基墓。
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加建卵石墓圈于此。
民国十九年(1930年),加石墓碑于此。
刘基庙及墓
建筑格局
刘基庙
刘基庙坐北朝南,由照壁、牌坊、头门、仪门、厢房、正殿及追远祠组成,占地面积3024平方米,庙的四周为块石砌筑的围墙。照壁与块石围墙连为一体,其前立旗杆石四对。“帝师”“王佐”两座木牌坊,结构造型一致,分列在刘基庙头门外东西两侧。牌坊平面呈横长方形,八柱三间三楼。头门系三山式悬山顶木构建筑,面宽三间,进深三柱五檩。两侧山墙嵌有三碑,分别为明天顺及民国重修祠堂碑记。仪门为三山式悬山顶,九开间,明间、次间梁架为五架梁带前后单步,梁均为月梁形状,明间前后金柱额枋上分别悬“通天地人”“千秋景仲”横匾。正殿系全庙主体建筑,重檐歇山顶,面阔七开间带两廊,梁架进深十六檩。额枋、楹柱上悬有明代及近代名人横匾多幅、对联多副。追远祠,民国十六年(1927年)增建,供奉刘基上七世祖,系三开间悬山顶建筑。
刘基庙
刘基墓
刘基庙墓坐西朝东,占地面积816.5平方米,四周为块石砌筑的围墙,设上下二级拜坛,坟塚呈半圆形,圈椅式形制,俗称“椅子坟”,墓前不设象征墓主身份等级的石像生、石翁仲、牌坊等标志物,极为简朴。
刘基墓
文物遗存
刘基庙内遗存有屏风一通,该屏风高2.6米,通长2米,通宽1.07米。上插屏以褐色为底,长2米,宽2米,屏厚0.1米,屏心厚0.04米;外框以孔雀兰为底色,宽0.13米,两面阴刻回纹装饰,两侧阳刻黄色卷草龙装饰。屏心正面为楷体阴刻《刘基座右铭》。屏心背面为楷书阴刻《朱元障赠诗》,屏夹为扁鼓形木抱鼓,两对四扇八面以褐色为底,高1米,下宽0.32米,中宽0.37米,厚0.05,以彩色暗八仙图案为装饰。下托座长2米,宽1.07米,内高0.6米,外高0.52米,两侧各斜宽0.52米;以彩色五爪虎脚为四脚,四周吊裙栏以彩色兰花图案为装饰,正面斜案以彩色腊梅图案为装饰,背面斜案以彩色九都山松竹家居图案为装饰。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明正德九年(1514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并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相关诗词
当代·周海洋《过刘基庙》
逐鹿中原意气行,文成两出为何名?
有谋也是归民粟,入土焉能剩甲兵。
看淡浮云终隐去,关心家国却收声。
当时故事今人说,历史长河亘古横。
当代·叶志深《刘基庙随想》
帝师王佐一身兼,盖世人豪万古传。
谁忆宫中伤憾事,翻云覆雨剑光寒。
当代·陈止西《南乡子·谒刘基墓感怀》
风雨满衣巾,暗问西陵几度春?萋草长含千滴泪,伤神,细读残碑忆鼎臣。
车盖几缤纷,博浪金椎佐圣君。功业垂成归故里,蒙尘,谁赋哀词吊伯温。
传说轶事
文成民间就有一个传说,刘基有36座墓。据说当年刘基给太子授课时,听到号叫声,太子问他什么声音,刘基告诉太子是杀猪的声音。由于“猪”与“朱”同音,朱元璋疑心刘基要杀他,便想除掉刘基。马皇后暗中给刘基送了一盘枣和一盘桃,意思让他早逃。为逃避官兵追杀,刘基最终吞金而亡。追兵便把刘基的头颅带到金陵,献给朱元璋。后来朱元璋知道自己错怪了刘基,为了弥补过错,赔了刘基一个金头。安葬时,刘氏家族担心有人偷窃金头,便造了36座墓。送葬那天,36具棺材来去穿梭以迷惑外人,然后才分批下葬。
文物价值
刘基庙内不仅佳联层出,耐人品味,而且真、草、隶、篆书法俱有,还有不少明清刻石,皆保存备全,可渭集书法艺术之大成,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为国内历史名人纪念建筑中所罕见。
刘基庙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明代建筑技术、艺术之大成,且保存完好,是浙南现存颇具研究价值的明代木构建筑群。
文物保护
2001年6月25日,刘基庙及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刘基庙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新宅村;刘基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西陵村。
开放时间
09:00—16:30
交通线路
文成县内驾车即可到达刘基庙及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