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底阁遗址

后底阁遗址

共 1911字,需浏览 4分钟

 · -0001-11-30

历史沿革

2006年4月,南宫市紫冢镇后底阁村村民取土时发现石雕佛像 70余块,后底阁遗址被发现。
2006年4月至12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邢台市及南宫市文物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后底阁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查和抢救性发掘。

遗址特点

后底阁遗址出土
后底阁遗址范围跨越后底阁、西底阁、杨家卷、贾屯4个自然村,北朝至唐时期遗址。遗址区东西长1428米,南北长1542米,面积13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大多都在0.2~0.5米之间,部分厚的地方为1米,跨地表深3~4米。2006年4月南宫市紫家镇后底阁村村民取土时发现石雕佛像70余块。发掘区位于后底阁村西,处于取土坑北侧,原为村民打谷场,处于遗址的西北部。村民取土发现的石造像,位于取土坑北壁。发掘面积430平方米,发现遗迹19处,其中灰坑15座,藏佛造像窖穴1座(H16),砖铺地面2处。灰沟中出土大量建筑构件,有砖、筒瓦、板瓦、铺地砖,在填土中有许多白灰墙皮,有的还残存有红色彩绘。另外在遗址外侧发现两处墓葬区:一处位于西底阁村南,遗址南缘;另一处位于贾屯村东,均为砖室墓,遭严重破坏。

文物遗存

综述
后底阁遗址出土
后底阁遗址共出土残汉白玉佛像300余块,并出土部分陶及汉白玉佛像残块30余件,包括佛、善萨、飞天、力士、弟子、莲座等。质地有石、陶两大类。从石质上可分为石灰岩和汉白玉,其中汉白玉造像数量多且雕刻精美,部分佛造像还有彩绘、描金。陶质造像以红胎为主个别为白胎、灰胎,质地坚硬。造像均为单体造像,根据形制和具体功能,可分为背屏式造像、造像龛和圆雕造像。石造像的尺寸分为两种,一种为中型造像,大小在60~120厘米之间,小型造像在20~60厘米之间。陶质造像多为30厘米的小型造像。在造像上有很多的题记和年款。
阿弥陀佛坐像
阿弥陀佛坐像 
造像为汉白玉质地。通高90厘米。佛头后面枕部残留有方榫,头光已缺失。头微昂,螺髻高耸。脸形略呈长方,面部圆润饱满,比例适当,结构准确,表情肃穆庄重。眉弓凸起,阴刻细长弯眉,双目微睁,目光平视,上、下眼睑均以阴线刻出,没有刻划瞳孔。鼻梁直挺,嘴角内陷,微微上翘。下领略前凸,颔下有一道浅凹印。双耳贴面,耳下部残断。颈部前倾,并饰有蚕节纹。后背较直,腰部微向内收。颈下露出前胸局部,隐现胸肌结构,凸显质感。左手置于左腿近膝盖处,手背浑圆光润。外披佛衣,内着僧祗支。上衣袒右披着,覆盖左肩,右肩覆肩衣纹从后背僧祗支内穿出,裹住右肩,搭于右前臂。衣纹流畅,衣料质感较厚重。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底部为方形基座,上承圆形束腰仰覆莲座。束腰为六棱柱,每面中部各对应有一个廊柱,均已残断。方形基座前立面和右侧立面均刻有楷书造像题记,其余两面平素无文。造像题记共134字,题记内容为“上元元年正月一日贾士达敬弥陀像一躯”及其他供养人之姓名。
唐坐佛像
唐坐佛像
造像为汉白玉质地。通体残高68.2厘米。头部残缺。右手置于右腿近膝盖处。身躯略向后仰,腰部微向内收,结跏趺坐于莲台上。佛像祖露右肩,内着僧祗支。僧祗支可见领边,腰系绳带,打结下垂。佛衣共分三层,下缘搭敷于台座之上。衣纹层叠,层次丰富而无纷乱感。圆形束腰底座由仰莲台、束腰及廊柱(已残断)、覆莲台组成,束腰上下各有两层向内缩的圆台,覆莲台下刻有一周弦纹。束腰为七棱柱,每边均为内弧形,每个转角在椭圆开光内刻一头像。头像额部发际线好似三片半圆形的花瓣,双眉弯曲,怒目圆睁,眼角上挑,鼻头较大。

研究价值

后底阁遗址出土佛像
后底阁遗址是中原地区早期佛教弘法地之一,其损毁之处再次证明了中国历史上“”灭佛的真实性。此处遗址的考古勘探和发掘成果,是河北省继20世纪50年代河北省曲阳县修德寺之后佛教考古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
后底阁遗址面积大,文化遗存丰富,对研究北朝至唐代的城镇遗址具有一定价值。此遗址与北朝罕隋唐时期数次变迁的武城县有重要关系,对于研究这一地区的佛教传播历史和造像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所获荣誉

2021年12月,后底阁遗址入选“河北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名单。

保护措施

2008年10月,后底阁遗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后底阁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后底阁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紫冢镇后底阁村境内。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北省邢台市人民政府前往后底阁遗址,路程约33.9千米,用时约46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