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阁遗址

琉璃阁遗址

共 1826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952年,河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先后6次考古发掘,历次累计发掘商代墓葬56座,周代墓葬80座,汉代墓葬50座。
车马坑
20世纪30年代,琉璃阁东周墓葬的发掘揭开了河南地区考古发掘的序幕,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琉璃阁甲乙二墓出土文物分别被河南博物院、台北历史博物馆收藏;20世纪50年代以琉璃阁遗址为代表的辉县发掘拉开了新中国考古工作的大幕,1950年,夏鼐先生主持发掘的琉璃阁战国车马坑,开中国学者发掘车马坑的先河,引起海内外关注。遗址出土的吴王夫差铜剑和金柄铜剑等数千件文物,分别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等7家单位珍藏。

遗址特点

综述
琉璃阁遗址因其西北隅的地标性建筑琉璃阁而得名。遗址以琉璃阁为基准,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遗址核心区总面积12余万平方米,文化内涵包括聚落遗址和墓葬两大类,时代先后经历先商、早商、晚商、春秋、战国及汉代等6个时期,时空跨越达1600多年。地下遗存包括殷代墓葬、遗址、墙垣,东周墓葬、车马坑、汉代及以后的墓葬。
墓葬
商代墓葬56座,包括带墓道的大墓,多数墓葬有腰坑;东周墓葬80座,这些基葬可分为东中、西三区,出土遗物较丰富者,东区有甲墓、乙墓、M80、M55、M130,中区有M60,西区有M1、M56、M59、M7、5M76。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发掘的甲、乙两墓并列,可能为夫妇异穴葬墓,甲墓出土大量的青铜礼乐器、车马器、玉器等遗物。学者大多认为琉璃阁东周墓群属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时期的卫国公室墓地。
灰坑
灰坑,4个。灰坑位于遗址的东南部,第一座形制最大,深11.5米,出土物丰富,属商代前期,与郑州二里岗下层文化相似。其余三个灰坑形制都较小,深1.4~2.2米,时代与第一座略同。

文物遗存

综述
琉璃阁遗址出土大量的青铜礼乐器、车马器、玉器等遗物。
嵌红铜扁壶
琉璃阁甲墓出土的嵌红铜扁壶
琉璃阁遗址甲墓中出土一对红的扁壶。这对扁壶束颈,溜肩,鼓腹,平底,上有椭圆形平盖,盖面正中立一环状捉手。颈部及下腹各有一对对应的环钮,此外,在下腹相应的一侧还有一个环耳。颈部饰卷云纹和象纹各一周,颈部有嵌红铜的菱格纹,腹部有三道嵌红铜的夔纹,第二、三道纹之下也有菱格纹,通高50余厘米。
蟠螭纹铜鼎
春秋文物,国家一级文物。高55厘米、口径53厘米、腹围164厘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河南辉县琉璃阁甲墓出土,圆形,口微敛,斜沿,双立耳稍外撇,器腹作半圆球状,圜底下有粗壮的三蹄足。腹中部有陶纹上下两圈,内饰蟠虺纹,外部饰三角形内蝉纹。
铜戈
铜戈
琉璃阁甲墓中,发现一件凤首纹直内戈。这件戈的内部有双线勾勒的鸟首纹和变形夔纹。这种内部饰双阴线勾勒的鸟首纹的铜戈是楚式铜戈中的典型器类,而且受楚文化影响的蔡、曾等国中也可见这种类型的铜戈。这件戈的铭文为“番中之白皇之造戈”,同墓地铜戈也是这种类型,铭文为“许之造戈”。

研究价值

琉璃阁遗址发现的以1号灰坑为代表的先商遗存,确立了先商文化辉卫类型;首次发现了早于殷墟时期的高规格铜器墓葬和夯土基址等早商遗存,确立了二里岗文化琉璃阁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启示了郑州商城的发现,将中国信史研究向前推了二三百年。琉璃阁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重要的大型文化遗产,在中国考古学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等一批国家级考古学家在琉璃阁进行数次考古发掘与研究,该遗址被中国考古学界誉为“考古圣地”。

保护措施

2012年,琉璃阁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13年5月,琉璃阁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琉璃阁遗址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文昌大道南侧。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南省新乡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琉璃阁遗址,路程约1.5千米,用时约4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