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寺石佛殿

云峰寺石佛殿

共 1691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09:45

历史沿革

云峰寺,唐贞观年间(627~649年),敕建;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重修;清朝年间,屡有修葺。
云峰寺上层寺院现存建筑石佛殿为明代遗构;下层建筑全部为1995~1998年复建。

建筑格局

云峰寺原称抱腹寺,又称灵官仙窟、大云寺,占地约3932平方米。寺坐北朝南,寺内建筑因地势走向分上下两层,朝向不一,高低参错,高处全修以悬空的栈道,连通各个殿宇。现存古建筑有空王殿、千佛殿、介推祠、五龙殿、明王殿、马鸣殿、罗汉堂、眼光菩萨殿及僧房、客舍等近百间。
云峰寺石佛殿
云峰寺石佛殿,又称为空王佛真身殿,坐北朝南,石木混合建筑,面宽三间,进深一间,歇山顶。两山与后檐包砌石墙,前檐明间施两扇小板门,次间施槛墙与直棂窗。檐下柱头科三踩单昂斗栱,斗栱与梁架不对位。明间平身科一攒,大斗之上出45°斜昂。次间平身科两攒,同柱头科。殿内施三架梁,梁上中施蜀柱、随檩枋、合沓,承脊檩。石佛殿正中供奉空王佛塑像,左为普贤坐像,右为文殊菩萨骑狮,都是泥塑金身。二菩萨两侧分别还有摩斯、银空二弟子,以及绵山二龙王、五龙王。

文物遗存

石碑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抱腹寺重修空王佛正殿碑》记载:“太宗礼毕,敕赐空王佛号,包塑真容,创刹织女,感送袈裟,匾名抱腹寺也”。可知空王佛塑像为“包塑真容”,也就是田志超坐化后的包骨真身塑像。包骨真身是彩绘肉身坐化雕塑品,更是重要的历史文物。
明万历七年(1579年)九月《重修弥陀碑记》古碑,碑文脱落多处,但仍可看清其中有“敕赐芦芽山传宗第一代正宗法王者”字样,说明绵山与宁武芦芽山的佛教、僧侣曾有过密切联系。
塑像
塑像
云峰寺石佛殿保存有历代彩塑、包骨真身像。

历史文化

空王佛
空王佛俗姓田名志超,祖籍陕西冯翊(今大荔)县,后移居山西榆次源涡。他27岁时为反抗官府、地痞的盘剥,为民请命惨遭迫害后离家出走,先后在太原开华寺、河北正定临济寺研习佛法而得道。唐武德元年(618年),他参加唐朝开国大典,受唐高祖特殊礼遇。唐武德五年(622年),辗转来到绵山抱腹寺修炼。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李世民到绵山祈雨,高僧田志超赐雨长安。次年春,李世民来绵山礼佛谢雨,刚巧田志超圆寂,李世民仰天长叹:“寡人真乃福浅,此行空望佛矣!”“空王佛”之称便由此而来。寺内的空王佛像,据传是田志超的“包塑真容”。据说,这里还有田志超留下的佛掌印、五龙殿、明王殿、空王磨等遗迹。
包骨真身
包骨真身是指古代一些修行较高的道教或佛教人士坐化后,遗体不做处理却能够完好无损,后人将其肉身塑像,予以膜拜,此称包骨真身。包骨真身塑像是以真人肉身为胎骨来塑造的,在人体真身之上,用谷子秸秆等物包裹缠扎于真身上形成塑像胎体,在谷秆上直接施敷细草拌泥完成大体雏形,再在其上分两次施两层细泥,完成各部细节后再敷一层细的白泥浆做底子,然后彩绘。

文物价值

云峰寺石佛殿,不用木柱承担屋顶的重量,门窗部位跨度用长厚石料,为防止断裂,门上采用了两块斜撑石料,石料下边雕有对称波浪形,既传递了重力,又增加了门的美观,保证了门处的荷载强度。窗部除采用了上述方法外,还在中部加置一根小石柱,使荷载力更大。石佛殿这种建筑形制,以及次间直棂窗均保存了明代以前的风格,全国少见,具较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与艺术价值;包骨真身(肉身)彩绘泥塑像是彩绘肉身坐化雕塑品,是重要的历史文物,有着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保护措施

云峰寺石佛殿遗址碑
2013年5月,云峰寺石佛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云峰寺石佛殿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绵山镇绵山抱腹岩。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云峰寺石佛殿,路程约29千米,用时约61分钟。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