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阳秦长城遗址
固阳秦长城遗址
共 1186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2:08
历史沿革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为抵御匈奴的进攻,派大将率兵北征在此筑长城。
1962年,先生在内蒙访古时发现。
固阳秦长城遗址由色尔腾山(属阴山山脉)自东而西,经银号、东胜永、九分子等乡,然后折而向西北,经坝梁和西斗铺乡抵达乌拉特前旗的狼山,累计长度为120千米。
2004年,国家文物局投资50万元实施了固阳秦长城遗址的修复工程,修复长城遗址1200米。建设的主要景点有蒙恬大将点将台、孟姜女哭倒长城段和匈奴万箭穿石处、阴山岩画和烽隧遗址等,免费对外开放参观。
遗址特点
固阳秦长城遗址多半修筑在山峦北坡,依山势地形而建,在构筑方式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山谷隘口及平川地带多用夯土筑成,山地则多用石块或土石混筑。在长城内侧山头间隔300到500米建有烽燧,烽烽相应。修筑方法采用人工开采加工的片石错缝平砌,石料大小薄厚较均匀;而土石混筑的城垣因其修筑在坡势较缓、石料缺乏的小山包上,所以建筑方法多采用外侧石块垒砌、中间填砂土的做法,故而已塌坍为垄状。夯土所筑城垣保存较好的高度为l米左右,基宽4.5米、顶宽4米。
固阳秦长城遗址
文物遗存
固阳秦长城遗址现今保存尚好的多为石砌长城遗迹,外壁高度多在4米以上,基宽4米、顶宽2米左右。
历史文化
秦长城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是秦大将蒙恬率军30万人北抗匈奴而修筑。后来汉武帝时期又派道卫青进行过修复,故又称秦汉长城,距今已有2200年历史。固阳秦长城遗址属于北部长城的西段,位于蒙古固阳县境北部色尔滕山的北坡。据《史记·蒙恬传》记载:“始皇二十六年.…….筑长城,因戈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历史研究和考古成果表明,秦长城遗址由宁夏伸至内蒙古后,沿狼山而东,经固阳县北部的西斗铺银号大庙等乡,又经武川县南部的南乌不浪等乡,顺大青山而北过集宁市,最后由兴和县北部进入河北省。这些地区的秦长城大多为石筑,蜿蜓于山岭之上。尤其是内蒙古固阳县境的秦长城遗址,遗址基本连续,一般高出地面1米左右,其中保存最好的一段长约 7千米,在崇山峻岭之巅用黑色石块修筑,其工程之浩大,气势之雄伟,远胜于战国时期土筑的长城。
文物保护
1996年11月20日,固阳秦长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固阳秦长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北97千米处的固阳县,地处阴山山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