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21-01-01 00:00

铜陵市统计局

2022年4月19日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的鲜明导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克难奋进,勇毅前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1165.6亿元,比上年增长7.2%,两年平均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3]增加值59.2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577.1亿元,增长8%,其中工业增加值491.8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529.3亿元,增长6.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7:46.1:48.2调整为5.1:49.5:45.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9112元,比上年增加13362元。

2017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30.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3%,提高0.1个百分点。

20172021年末全常住人口数[5]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5%。全市农民工共43.0万人,其中县域外务工35.7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8%,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9%。

2021年全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  标 全市
居民消费价格(%) 0.8
其中:食品烟酒 -0.9
衣着 0.5
居住 0.2
生活用品及服务 0.7
交通通信 5.3
教育文化娱乐 2.7
医疗保健 0.4
其他用品及服务 -1.4

新兴动能不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1.9%,占比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增长3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5%;其中新材料产业增长35.4%。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0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03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37万公顷,增加0.05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0.19万公顷,减少0.01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23万公顷,增加0.02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57.4万吨,比上年增产2.0%;油料产量5.9万吨,增产2.7%;棉花产量0.2万吨,增产2.4%;蔬菜产量32.9万吨,增产5.9%。

2021年全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速

产品名称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57.4 2.0
油料 5.9 2.7
   其中:花生 0.2 -15.6
油菜籽 5.7 3.6
棉花 0.2 2.4
茶叶 0.1 6.2
蔬菜 32.9 5.9
水果 3.2 -30.3

年末全市生猪存栏17.2万头,比上年增长22.0%;全年生猪出栏26.8万头,增长37.2%。肉类总产量4.5万吨,比上年增长21.0 %。禽蛋产量3.1万吨,与上年持平。水产品产量10.7万吨,增长2.1%。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86.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4 %。全市灌溉面积6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4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1.5%;股份制企业增长10.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8%。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6.7%,制造业增长8.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5%。分行业看,全市35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7个保持增长。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5.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34.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116.6亿元,比上年增长7.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48.3亿元,下降8.6%;股份制企业90.7亿元,下降1.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5.4亿元,增长53.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92.9元,比上年增加1.2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8%,下降0.7个百分点。

2021年全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速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电解铜 万吨 110.0 4.0
铜材 万吨 144.1 -7.0
钢材 万吨 314.0 8.1
铝材 万吨 12.9 17.0
硫铁矿石(折含硫35%) 万吨 178.6 -1.2
硫酸(折100%) 万吨 467.6 -1.0
化学肥料总计(折纯) 万吨 53.4 -25.6
电力电缆 公里 228696 -57.2
印制电路板 万平方米 1054.3 18.7
万米 3675.7 4.0
服装 万件 1221.2 3.3
模具 392173 20.6
水泥 万吨 1241.5 8.6
水泥熟料 万吨 3091.5 1.8
电子元件 万只 1624812 67.5
黄金 千克 16608 19.8
白银 千克 632799 35.3
铜金属含量 万吨 5.3 -12.2
大米 58090 17.1
化学试剂 165047 25.0
粗钢 万吨 313.5 -3.8
铸铁件 5890 -30.1
自来水生产量 万立方米 9945 21.1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85.7亿元,比上年增长6.8 %。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399家,比上年增加98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56万平方米,增长5.3%;房屋竣工面积260.7万平方米,下降4.1%。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4.5亿元,比上年增长7.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5.2亿元,增长5.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3.9亿元,增长24%;金融业增加值53.2亿元,增长1.8%;房地产业增加值74.4亿元,增长6.8%;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16.2亿元,增长5.6%。

全年铁路旅客发送量247.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4%,货物发送量54.3万吨,下降27.6%。公路旅客运输量341万人,下降28.1%,货物运输量5658万吨,增长9.3%。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8497.8万吨,增长0.8%。

2021年全各种运输方式客货运输量及增速

指   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铁路运输      
旅客发送量 万人 247.8 5.4
货物发送量 万吨 54.3 -27.6
公路运输      
旅客运输量 万人 341 -28.1
旅客周转量 万人公里 30023 -11.7
货物运输量 万吨 5658 9.3
货物周转量 万吨公里 316265 9.3
水路运输      
货物运输量 万吨 8928 16.3
货物周转量 万吨公里 4203295 16.4

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27.4万辆,比上年增长3.8%,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0.8万辆,增长5.8%。到2021年末,全市等级公路5770公里、高速公路 143公里。

全年电信业务总量[6]12.1亿元,比上年增长23.7%;邮政业务总量[7]3.4亿元,增长6%。国内包裹快递1326万件,增长19.4%。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16.1万户,比上年减少0.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37.9万户,增加3.7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4.4万户,增加3.1万户。

全年入境旅游人数269人次,比上年下降82.8%;国内游客1770.9万人次,增长22%。旅游总收入138.9亿元,增长30.1%,其中旅游外汇收入9.51万美元,下降78.7%。年末全市有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21处,其中4A级景区9处。旅行社38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2.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85.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1%。工业投资增长22.1%,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2.6%。

2021年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行    业 比上年增长(%)
农、林、牧、渔业 80.6
采矿业 -1.5
制造业 22.6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8.0
批发和零售业 -21.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5.6
住宿和餐饮业 -45.8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6.7
金融业 -7.2
房地产业 -1.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1.4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4.9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5.6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6.3
教育 74.7
卫生和社会工作 161.8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5.3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63.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67.4亿元,比上年下降2.4%。商品房销售面积283.3万平方米,增长13.8%;商品房销售额143.9亿元,增长4.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55.3万平方米,下降2.9%。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7.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24.3 亿元,增长13.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86.2亿元,增长33.5%。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335.2亿元,增长19.5%;餐饮收入75.3亿元,增长7.9%。

20172021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

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19.9%,饮料类 4.6%,烟酒类增长29.3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3.2 %,日用品类增长7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6.2%,金银珠宝类增长25.9%,中西药品类增长16.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3.0%,汽车类增长9.1%。

七、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0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3%。其中,出口10.8亿美元,增长12.9%;进口97.2亿美元,增长34.9%。

20172021年全进出口额

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实际到位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内资758亿元,增长12.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4%。财政支出194.7亿元,增长6.7%。重点支出项目中,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4%,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1.5%。民生类支出165.9亿元。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55.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124.1亿元,增长13.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57.2亿元,增长9.1%。其中,住户贷款337.6亿元,增长9.3%;企(事)业单位贷款1119.6亿元,增长9%。

2021年末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及增速

指  标 年末数(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1755.4 7.0
其中:非金融企业 390.3 3.8
           住户 1124.1 13.5
各项贷款余额 1457.2 9.1
    其中:住户 337.6 9.3
           企(事)业单位贷款 1119.6 9.0

年末全市上市公司9家,比上年增加2家。上市公司市价总值772亿元。

全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25.3亿元,比上年下降1.5%。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1亿元,下降1%;人身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4.3亿元,下降1.9%。全年赔款与给付11.8亿元,下降5.9%。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17元,比上年增长9.3%。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454元,增长8%;人均消费支出29235元,增长13.2%,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14.2%,衣着支出增长20.3%,居住支出增长6.8%,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4%,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长6.6%,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37%,医疗保健支出增长1.9%。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3%,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92元,比上年增长11.1%。人均消费支出12974元,增长19.1%。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20.1%,衣着支出增长20.8%,居住支出增长2.4%,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6.8%,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长35.2%,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24.7%,医疗保健支出增长37.3%。农村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2%,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20172021年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4.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5.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7.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4.2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3.2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1.8万人。

 年末,全市共有2.4万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3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十、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

年末全市有普通高校3所,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6所,普通高中26所,初中58所,小学116所。

2021年全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指    标 在校生数

(人)

毕业生数

(人)

普通高校 41330 9655
中等职业教育 9740 2692
普通中学 64550 21815
其中:高中 25527 9282
小学 67113 11805

全年社会考生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294人次,其中本科1937人次;全年自学考试毕业生数156人,其中本科150人。

年末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22家,比上年末净增62家,其中当年新认定129家。

年末拥有省级以上各类研发机构135个,其中国家级质检中心2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7个(国家级4个)、省级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个(国家级4个)、省院士工作站2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个、省工业设计中心18个、省新型研发机构1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

年末拥有省级以上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7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以上众创空间9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0个。

全年授权专利3303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59件、实用新型2704件、外观设计240件。

年末全市拥有登记注册的艺术表演团体7个;文化馆(站)33个;公共图书馆8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255.5万册;档案馆6个,馆藏档案101.3万卷册,馆藏资料6.2万册。年末全市有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3座,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和有线电视入户率均达100%。

十一、卫生、体育和社会服务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648个,其中医院31个、卫生院3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9834张,其中医院8089张、卫生院病床926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0151人,其中,执业(包括助理)医师4078人,注册护师、护士4683人。

20172021年全卫生技术人员数

年末全市各种社会福利收养单位65个,床位总数6140张,在院人数2418人。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1亿元。

年末全市拥有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5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所,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8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5所。全年体育彩票发行额2.1亿元。

十二、环境和应急管理

年末全市共有国、省控空气、水质自动监测站点21个。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0.7%,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全市PM2.5年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下降2.9%。

全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枞阳县境内菜子湖、白荡湖水质均为IV类。

全年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326人,同比下降27.3%。全年发生火灾事故803起。

注:

[1]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和行业实行相对分离的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4]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及有关制度规定,对2017-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数据进行了修订。

[5]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对2010年后常住人口数据进行了修订。

[6]2021年电信业务总量指标的取数口径进行了调整。

[7]2021年邮政业务总量指标的取数口径进行了调整。

[8]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及有关制度规定,对2017-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行了修订。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机动车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城镇实名制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农民工人数、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居民消费价格、棉花种植面积及产量、粮食面积及产量、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铜陵调查队;农业机械总动力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灌溉面积数据来自市水利局;进出口数据来自市商务局;外商直接投资数据来自市招商服务中心;铁路旅客发送量数据来自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芜湖车务段铜陵站;铁路货物发送量来自南京货运中心铜陵营业部;港口货物吞吐量、公路运输、水运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邮电业务数据来自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铜陵市分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铜陵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铜陵分公司、中国联通有限公司铜陵市分公司、安徽广电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铜陵市分公司;旅游、文化数据来自市文化和旅游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铜陵市中心支行;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市价总值数据来自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保险业数据来自中国银保监委员会铜陵监管分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和体育局;科学技术数据来自市科学技术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居民保障、社会服务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环境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生产安全事故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火灾事故数据来自铜陵消防救援支队。

时光轴

RAG22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铜陵市统计局2022年4月19日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的鲜明导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克难奋进,勇毅前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1165.6亿元,比上年增长7.2%,两年平均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3]增加值59.2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577.1亿元,增长8%,其中工业增加值491.8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529.3亿元,增长6.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7:46.1:48.2调整为5.1:49.5:45.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9112元,比上年增加13362元。RAG-ES2024-09-10
2017-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30.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3%,提高0.1个百分点。2017—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数[5]RAG-ES2024-09-10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5%。全市农民工共43.0万人,其中县域外务工35.7万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8%,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9%。2021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  标 全市 居民消费价格(%) 0.8 其中:食品烟酒 -0.9 衣着 0.5 居住 0.2 生活用品及服务 0.7 交通通信 5.3 教育文化娱乐 2.7 医疗保健 0.4 其他用品及服务 -1.4 RAG-ES2024-09-10
浏览 6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