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歙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04-01-01 00:00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扎实开展“民营经济发展年”、“效能建设”和“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省“861”、市“443”行动计划,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应对土地控紧、信贷收紧、审批从紧的宏观调控大环境,继续抢抓机遇,大力招商引资,全县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稳健发展。200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3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13.86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14.74亿元,增长9.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167元,同比增长12.5%。

市场物价稳中有升,经济和产业结构继续调整。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9,比去年上升4.6个点。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17.2:38.9:43.9调整为19.5:39:41.5,第一产业比重上升了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与去年持平,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了2.4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工业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效益不佳,技改投入不足,工业产业化升级步伐不快,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不明显;城镇化水平较低,再就业压力大,持续增长的社会需求机制尚未形成。

二、农业

农业丰产丰收。2004年我县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及一系列支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率,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加之粮食价格上扬,农业生产气候较好,农业生产获得了近几年来少有的好收成。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3亿元,按90年不变价计算增长9.3%。其中:农业产值6.16亿元,增长11.38%;林业产值0.92亿元,增长11.71%;牧业产值3.68亿元,增长5.15%;渔业产值0.12亿元,增长15.69%。

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粮食总产量7.57万吨,增长18%;油料产量8640吨,增长9.8%;茶叶产量6303吨,增长0.7%;蚕茧产量2893吨,增长10.3%;水果产量14697吨,增长87.6%;菊花产量1254吨,增长57.1%;肉类总产量21807吨,增长8.0%;水产品产量1309吨,下降10.1%;烟叶产量84吨,下降33.33%;蜂蜜产量1431吨,下降5.0%。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加强。农业用电量达2960万千瓦时,增长11.66%;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6.6万千瓦,增长9.9%;化肥使用量15030吨,增长6.0%;农药使用量1036吨,增长2.7%;地膜使用量582吨,增长75.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年实现全社会工业总产值34.64亿元,按90价计算增长1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16.09亿元,增长40.83%;规模以下工业产值达18.55亿元,增长1.5%;工业产销衔接,产品销售率为100.65%,与去年基本持平。

工业生产增长,工业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2004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6.6%,比去年下降了17.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62405万元,增长56%,实现利润总额1094万元,增长34.6%。

民营工业经济发展迅速。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实现的生产总值仅为0.2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的4.5%,民营企业实现生产总值5.3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的95.5%。

建筑业迅速发展。在“招商引资”的推动下,2004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57亿元,增长64.9%。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31万元,增长84.7%。

四、固定资产投资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其中:基建完成26235万元,增长118.3%;更新改造完成24946万元,增长94.9%;房地产完成21886万元,增长78.7%;农村私人建房实现8805万元,下降20.4%;农村非农户完成11659万元,增长33.6%;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720万元,增长4.8%。

五、国内外贸易、旅游

消费市场稳步升温。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10.14亿元,同比增长14.5%,比去年增幅加快了5.7个百分点,其中县级零售额41450万元,增长15.2%,县以下零售额59688万元,增长14%。分行业看,贸易业实现零售额85069万元,增长12.3%,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5802万元,增长27.8%,其他实现零售额267万元,增长26.5%。

外贸出口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外贸出口额1123万美元,增长37.7%。利用外资取得较大进展,全年利用外资371万美元,比去年增长139%。

旅游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1亿元,增长72%,旅游总人数为101万人次,增长26%。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

2004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24686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县级预算收入18406万元,增长10.5%。基金收入6280万元,增长23.3%;县级预算收入中的一般预算收入11959万元,比去年增长0.5%;中央预算收入4960万元,增长4.2%。

金融形势稳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1609万元,比年初增加43589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52738万元,比年初增加33799万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8568万元,比年初增加12579万元,其中短期贷款125063万元,比年初增加17635万元。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县全年保险业保险费收入5584万元,比上年增长12.29%。其中:中资财产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362万元,下降14.66%,中资人寿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4222万元,增长25.02%。

社会保险事业进一步繁荣。全县高度重视劳动保障和城镇低保工作,认真开展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全年新参保企业33户,共发放离退休职工养老金3014万元,发放率100%;批准享受城镇低保61383人次,发放低保金360万元。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农民参保率、受益率不断提高;继续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

七、科技教育

2004年我县科技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利用科技手段指导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等方面做出了可喜成绩。狠抓科教兴农,开展送科技下乡,实现农民增收。举办了综合性“三下乡”活动,开展技术培训20余场,发放科技宣传资料5万余份;举办“贡菊栽培”技术讲座,引导农民正确组织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培植示范点,进行示范带动。新的示范园区建设,主要有槐塘万头“三元”杂交猪科技养殖示范园、徐庄生态科技示范园。以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为技术依托,以财政扶持资金为基础,在富堨建立基地,进行“茶油茶”研制开发。服务于“民营经济”,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专利申报方面,从技术信息和服务两方面扶持民营企业,目前已批准获得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在技术创新方面,科宏科技公司生产的覆盆子酮产品已报省科技厅评审和鉴定,为“国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并取得了发明专利;华邦特种纸业公司自行研发的“小膜移花原纸生产工艺技术”通过省级专家鉴定,为“生产工艺国内领先,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已全部通过省里2年一次的复审认定。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县各类学校在校生总人数为76502人,比上年增长4.03%,其中:普通中学26842人,增长10.8%;职业中学3666人,增长12.21%;小学40388人,下降12%。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我县跻身全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县、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重点指导县;先后完成中小学校舍D级危房改造15418平方米。全县高考再创佳绩,歙县中学高考连续15年在全市保持领先地位。

八、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51652万元,比上年增长16.5%。

全年各类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54604万吨公里,增长15.87%,客运周转量49927万人公里,增长17.16%,其中: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53119万吨公里,增长15.0%,公路客运周转量44611万人公里,增长12.0%。

邮电业务总量完成11320万元,比上年增长22%。年末本地电话用户88355户,比上年增长11.17%,其中农村电话用户72189户,比上年增长16.6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7547户,比上年增长34.6%。年末互联网拨号上网用户7840户,比上年增长53.07%。

九、文化卫生

文化卫生事业发展健康有序。全县艺术表演团体演出60场,公共图书馆年末藏书达12.97万册。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各一座,县级卫星电视收转站11座,乡镇级收转站114座,广播覆盖率达80%,电视覆盖率达95%,村村开通有线电视。

卫生工作得到整合加强。全县共有卫生机构51个,其中:综合医院3个,中医院1个,卫生院41个,专科防治所、站1个,卫生防疫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899张,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933人。

十、计划生育、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据公安部门统计,2004年年末总人口为493358人,比上年下降0.9%,出生人口4339人,死亡人口3897人,迁入人口2028人,迁出人口432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

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针对我县计划生育工作的薄弱环节,深入开展计划生育突击月活动,强化基础,感化措施,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实现了年初提出的“保类争位”目标。

居民收入增加。2004年全县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0454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1436元,比上年增长12.7%,据抽样调查,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384元,增长6.6%;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68元,增长8%。

说明: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为现价,增幅按可比价计算。

时光轴

RAG8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扎实开展“民营经济发展年”、“效能建设”和“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省“861”、市“443”行动计划,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应对土地控紧、信贷收紧、审批从紧的宏观调控大环境,继续抢抓机遇,大力招商引资,全县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综合国民经济持续稳健发展。200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3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13.86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14.74亿元,增长9.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167元,同比增长12.5%。市场物价稳中有升,经济和产业结构继续调整。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9,比去年上升4.6个点。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17.2:38.9:43.9调整为19.5:39:41.5,第一产业比重上升了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与去年持平,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了2.4个百分点。RAG-ES2024-09-11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工业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效益不佳,技改投入不足,工业产业化升级步伐不快,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不明显;城镇化水平较低,再就业压力大,持续增长的社会需求机制尚未形成。二、农业农业丰产丰收。2004年我县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及一系列支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率,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加之粮食价格上扬,农业生产气候较好,农业生产获得了近几年来少有的好收成。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3亿元,按90年不变价计算增长9.3%。其中:农业产值6.16亿元,增长11.38%;林业产值0.92亿元,增长11.71%;牧业产值3.68亿元,增长5.15%;渔业产值0.12亿元,增长15.69%。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粮食总产量7.57万吨,增长18%;油料产量8640吨,增长9.8%;茶叶产量6303吨,增长0.7%;蚕茧产量2893吨,增长10.3%;水果产量14697吨,增长87.6%;菊花产量1254吨,增长57.1%;肉类总产量21807吨,增长8.0%;水产品产量1309吨,下降10.1%;烟叶产量84吨,下降33.33%;蜂蜜产量1431吨,下降5.0%。RAG-ES2024-09-11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加强。农业用电量达2960万千瓦时,增长11.66%;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6.6万千瓦,增长9.9%;化肥使用量15030吨,增长6.0%;农药使用量1036吨,增长2.7%;地膜使用量582吨,增长75.8%。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年实现全社会工业总产值34.64亿元,按90价计算增长1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16.09亿元,增长40.83%;规模以下工业产值达18.55亿元,增长1.5%;工业产销衔接,产品销售率为100.65%,与去年基本持平。工业生产增长,工业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2004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6.6%,比去年下降了17.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62405万元,增长56%,实现利润总额1094万元,增长34.6%。民营工业经济发展迅速。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实现的生产总值仅为0.2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的4.5%,民营企业实现生产总值5.3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的95.5%。RAG-ES2024-09-11
浏览 6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