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选错,就真的完了吗?

程序视界

共 2962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1-09-02 14:47

最近有几位同学问我,“大学专业选错了,是不是人生就真的完了?”


我的答案是:选错专业没什么了不起的,并不会让你的人生完蛋。


接下来容我慢慢说原因,以及选错了专业后的五种应对策略。




01


没有任何一次选择可以永远决定你的人生



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只有45%~70%和专业相关。随着工作年限增多,从事非专业相关工作的比例越来越高,超过半数。


我大学专业是信息工程,我媳妇硕士专业是系统工程,根据我们对近百位同学的了解,10年后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同学,不足30%,有超过70%的同学,所做工作,和专业都没多大关系了。


所以,不必担心专业选错了,人生就完了。


没有任何一次选择可以永远决定你的人生。选专业也不会。


当然我并不是说选错专业对人生毫无影响,那就违心了。影响是肯定有的,短时期内可能还蛮大,但拉长到整个人生看,没那么严重。


接下来,我们来看,万一你选错了,有哪些策略可以带你走出泥沼。




02

选错专业后的五种应对策略


我这几年一直在做职业咨询,经手了1600多案例,其中有大量从事非本专业工作的个案。根据我的观察和总结,有四种策略,可以补救“选错专业”这个情况。


  • 跨考硕士研究生,给自己一个新专业新起点。

  • 辅修第二学位或学习新的技能组合,靠它们找工作。

  • 先本专业就业,再谋求转行。

  • 找一个专业相关的稳定工作,发展业余爱好,实现人生整体平衡。

  • 毕业时先找份专业不相关的工作,再找机会转行。


咱们一个个来简要介绍下。


1、跨考硕士研究生,给自己一个新专业新起点


这种策略相当直接,一说你就明白。


比如你本科是生命科学专业,你可以跨考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硕士,这样你硕士毕业时,就以硕士专业来找工作,妥妥的。


这种策略相当常见,相当有效,还能提升学历,增强学历竞争力。


典型的不足是——需要你付出极大努力来学习,要求你有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


这对很多人来说,痛苦至极。因为很多人宁愿吃社会的苦,也不愿意吃学习的苦。



2、辅修第二学位或学习新的技能组合,靠它们找工作


这个策略里其实有两点:


1)保持本专业的学习,顺利拿到双证。

2)同一时期,辅修第二专业或者学习新的技能树,靠它们找工作。


举个例子,你本科是环境工程专业,但你不喜欢,也不想做相关工作,同时你也不想考研,就想本科出去就工作。那么,你就可以看看你们学校,是不是有第二学士学位授予资格,有的话,你就可以辅修其它专业。


这种情况下,你可以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多花点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拿到第二学士学位,靠它找工作。我在西安交大读本科时,班上就有四位同学,拿到了双学位。


如果你的学校没资格或者不允许辅修第二学位,那你可以学习新的技能树,比如去学习编程,学塾一门编程语言,掌握一组开发框架,做几个项目,实习半年,这样也可能在毕业时靠编程能力找到工作。


相比跨考研究生策略,这种策略的好处是可以早工作,不用多花几年时间来读研。


不足是,对人要求也极高,要你能快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然后规划自己的学习,用钢铁意志去执行自己的计划。


一般人做不到……



3、先本专业就业,再谋求转行


既来之,则安之。管它专业对错,我先学下来,拿到学位证、学历证。然后直接按本专业相关方向找到工作,先解决生存问题。


这个恐怕是多数人的选择了。


我当年大学毕业时,就是这种策略。


我学的是信息工程专业,在一家通信设备厂商找了售后技术支持工作,常年出差在外,在小县城、小乡镇四处跑着解决电话和网络故障。


两年后,我裸辞,转行做了软件开发工作。


做了十多年软件开发后,有了很多积累,对职场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自己想要什么也清楚了,我就又转做了职业规划咨询,一直做到现在。


现在我做的职业咨询、写作、课程等,都和大学时的专业没有一毛钱关系了。


这种策略,你不需要在短时间内爆发式努力,对人没那么大的压力。当然对人还是有比较高的要求——你得是长跑型选手,有一定的自我觉察能力和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这样你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需要,调试自己的道路,慢慢走向自己想要的方向。


它的坏处也很多,常见的有下面几点:


  • 你可能会习惯现状,放任自流,躺平了,不改变了。


  • 你想改变时,环境不友好。比如你想要努力奋发的方向,已经饱和,成了红海,你没先发优势,搞不定。


  • 你年纪大了,时间、体力、精力都差了,想学学不动或学得慢,速度赶不上年轻人。


  • 你年纪大了,面对车子/房子/奶粉钱等各种现实压力,要进行重大的职业改变时,需要付出的代价很大。


    所以这种策略,有风险,要慎重。



4、找一个专业相关的稳定工作,发展业余爱好,实现人生整体平衡


这种策略,也很常见,适合对工作没有特别高要求的伙伴。


比如你专业是编辑出版学,你不大喜欢这个专业,对相关工作也谈不上喜欢,但你也不想换,你也没有很强的意愿要在工作上成大事得大名,觉得工作能安稳,能给自己口饭吃,差不离就成了。那就可以继续学这个专业,拿不多的绩点,毕业了找个出版社,稳稳地工作,然后业余时间可以养几个爱好,形成“工作谋生+爱好养心”的人生模式,也蛮好的。


这种策略对人的要求,更多在于心理层面,你自己能接受,那就蛮好。要是你心性不稳,选择了这种模式,又老跟人比较,今天这个同学升迁了你受不了,明天那个同学发达了你难受,那你就不适合这种策略。


同时,想要保住一个饭碗,也要你在专业能过得去,能胜任工作,同时人际上也不能差。



5、毕业时先找份专业不相关的工作,再找机会转行


市面上有一些工作岗位,更多看重的是你的综合能力,比如沟通、表达、协作、勤奋、坚持等等,对专业要求不高,愿意接收各个专业的毕业生。比如销售、客服、支持等相关岗位。


知乎上有位知友葡萄酱,大学是很冷门的印刷专业,毕业后找了销售工作,后来又转行做了运营,稳定了下来。


这种策略,和第4种类似,它更适合于本专业工作很难找或者特别讨厌本专业就是不想找对口工作的情况。


同样的,它要求你具备一定的自我觉察能力和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不然,工作起来可能就陷入一种匆匆忙忙往前赶但来不及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的状态了。


同时,它对你的综合能力,也会有所要求的,你需要在大学期间,有意培养各种软能力,比如表达、沟通、协作、组织、计划等等。





03

关键是——要尽早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刚说了5种策略,实际上,可能还有更多策略,你想到了,也可以补充。


但这些策略,都有一个前提——你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这种想要,不一定是“终极”的,这辈子非如此这般不可那种。也可以是阶段性的,比如三年内我想这样,五年后我想那样。时间上具体是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不是特别关键,只要距离毕业的时间点远上两三年,就可以了。


对生活有一个稍微长远点儿的设想,你就能反过来规划出现在该怎么做,选择哪种策略。


祝愿每个为专业苦恼的学子,都能早一日找到通往理想未来的出口。


关注“安晓辉生涯”,遇见更好的自己



她15岁做模特,63岁走红,71岁事业达到巅峰:不设限的人生有多硬核

为什么说,林志炫不是一个好领导?

如何探索职业目标?

欢迎添加安晓辉老师微信a32352937

一对一咨询识别上图二维码

文字咨询请戳阅读原文

浏览 2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