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江镇

联合创作 · 2023-08-14 13:22

地名由来:金江镇因辖区分布在金沙江沿岸而得名。

金江镇位于县境南部,介于北纬26°52′-27°21′,东经99°39′-100°01′之间,镇政府驻吾竹开文村,海拔1900米,距县城188公里。金江镇唐属吐蕃神川督府,宋为磨些尊长地,称花马国。元属巨津州,其金沙江东岸分布有木哭和寨(木可湾),纳末邑(良美)、大芦珠奴邑(格路湾)、索蒲和寨(土旺)、蒙师枨邑(木师扎)、娑夷邑(所邑)、沙逻邑(冷都)、阁姑罗邑(吾竹格古)、车月场邑(车轴)、大莲邑(达林)、细莲邑(土林)、淋都邑(冷都)、大机邑(天吉)、白帖和寨(巴岔湾)等村寨,以东直达样东阁(永胜牙权角)与小旦当(小中甸)为界。明成化十九年后,木氏土司派呗色管理。清雍在二年中甸归属云南后为江边境,其辖地"上江良美尼嘎阁,下至三坝洛吉河"。民国改为第三区,民国27年编组保甲,改称金江区,设吾车、良美、木笔、三坝4个乡。1949年,0滇西北工委在金江设立0金江特区工作委员会。1950年1月,建立金江特区人民政府。5月,中甸解放,仍设金江区,三坝单独设立三坝乡。 1958年,建立金江人民公社,下辖良美、福格、木高、士旺、新建、兴隆、吾竹、车轴、士达、兴文、新仁、里仁等乡。桥头、永胜、长胜划归下江公社。1960年,缩小公社规模,复改为金江区,辖良美、士旺、兴文、吾竹43上小公社。1962年撤销小公社,恢复区、乡、镇建置,新仁、里仁划归虎跳江。 1968年改为公社。 1973年划出士旺、福格、良美、木高成立由江公社。1983年改为金江区。所辖大队改为乡。1988年区改乡、乡改村。至自然村,共3067户,15273人。其中汉族6633人,纳西4116人,傈僳1428人,白族1606人,苗族1010人,彝族297年,藏族117人,其他66人,少数民族人口占56.57%。金江镇东靠群山,西临金沙江,农舍耕地分布于海拔1820-2700米的台地、山坡上。据土地详查,全镇总土地面积627平方公里(940484亩),其中耕地51611亩(1990年统计上报数28157亩), 园地57亩,林地781285亩,牧草地33600亩,水域24615亩,居民点占地6085亩,交通占地2233亩,未利用荒山40999亩。金江镇境内有兴隆河、安乐河二条较大河流。

历史沿革:

汉至隋为白狼国(部落国)结当部落属地。

唐武德四年(621年),设姚州都督府羁糜十三州,在其宗地方设羁糜州神州,沿江均属神州。

唐页观八年(634年),吐蕃南下,在其宗设神川都督府,沿江一带为纳西族所居,设姜宗管辖其地。

宋为摩些大酋所据,号花马国。

元属丽江军民府巨津州。

明为丽江木氏土司占领,派木瓜统领军政大权。

清初逐木氏土司势力出境。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中甸自行管理后,统归中甸管理。

民国二年(1913年),厅改县,江边境改为第三区。

1949年,中共滇西北工委在金江设立中共金江特区工作委员会。

1950年1月,金江解放,建立金江特区;5月,中甸解放,仍设区。

1958年底,建立金江公社。

1960年,缩小公社体制,恢复金江区。

1962年,撤销小公社,恢复区、乡建制。

1973年,划出士旺、福格、良美、木高4乡,成立上江公社。

1983年,改为金江区,所辖大队改乡。

1988年,区改乡,乡改行政村。

2001年,行政村改村民委员会。

2002年8月20日,金江乡改金江镇。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