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江镇
地名由来:金江镇境内有南渡江穿过,旧称打铁(市),元初,有翁姓三兄弟在新安江(今南渡江金江段)北岸搭舍打铁补锅,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形成墟市,民称打铁市。清初,因发现新安江(今南渡江金江段)河沙含金,而得今名。
美榔双塔
2021年10月,金江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817位。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金江镇位列第552名。
金江镇位于澄迈县中部,2002年7月由原金江镇、长安镇、太平乡、美亭乡及山口乡合并而成。全镇设6个责任区,下辖55个村(居)委会(44个村委会,11个居委会),223个自然村,总人口17.098万人(含县城机关、企事业人口),是澄迈县政治、文化、交通、商贸和物流中心。全镇属热带气候区域,四季如春,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3.7℃,日照时数2060.5小时,年均降雨量1756毫米。土地总面积389.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共有186727.5亩。
金江镇交通便利,位置优越,是中共澄迈县委、澄迈县政府所在地。东接瑞溪镇,南与加乐镇相连,西与中兴镇接壤,北与老城镇、福山镇相连。美丽的南渡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境内有金屯和海榆西线两条省道,并有金永、金中、金福和金马等多条县道,距省会海口约50公里。便捷畅通的交通网络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全镇经济及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全镇主要种植业为水稻、瓜菜、果蔗、香蕉、橡胶和槟榔等,其中以瓜菜和香蕉最为有名,远销全国各地。主要畜牧业有京岭白鹅、龙腰福牛和长安肉鸭。同时,有美亭黑珍珠莲雾、山口蜜柚等名优水果,长安软糖、老街海南粉、锅边粿和大茂酸菜等特色小吃(食品)。境内旅游资源有金山寺、美榔姐妹塔、美亭老街、邓仲支部旧址、塘北澄迈县委旧址、纪念解放海南大决战胜利纪念碑和冯平符节烈士纪念碑等。
在十二五时期,金江镇将深刻领会《澄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抓住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海南西部地区开发建设的重大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主动适应中创新思路,在破解难题中抢抓机遇,在统筹协调中加快发展,根据县委提出的打造“一都二中心三区四镇”的战略部署,以真抓实干的精神,加快推进金马片区、金江公园建设和南渡江两岸改造,把金江建设为现代时尚的“休闲娱乐之都”。
美榔双塔
美榔双塔系元代古塔,俗称姐妹塔。位于海南省澄迈县美亭乡美榔村东南面。据《正德琼台志》载,元代人陈道叙有二女,长女出嫁,次女出家为尼。他为了纪念二女而建此塔。塔高17米,一座为平面呈六角形长层
澄迈金山寺
澄迈金山寺,位于海南省海口市西南56公里处的澄迈县城金江镇城郊金江花园,依山而建,可俯视全城。寺庙建筑气势雄伟,金碧辉煌,回廊曲折,气象万千。该寺院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解放前夕毁于兵乱,19
解放海南战役决战胜利纪念碑
纪念碑位于澄迈县美亭旧墟西边1公里处,离金江12公里,有水泥公路直达。1995年4月22日建成,占地面积1656平方米,建筑面积212平方米。纪念碑坐西南向东北,碑高8米,底座宽2.8米,碑
庵堂山墓塔
庵堂山墓塔位于澄迈县金江镇,时代为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边缘为界,东面向外延伸3米,南面向外延伸13米,西面向外延伸7米,北面向外延伸4米。
灵照墓
灵照墓位于澄迈县金江镇,时代为南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边缘为界,东面向外延伸37米,南面向外延伸15.7米,西面向外延伸6米,北面向外延伸8米。
陈道叙周氏墓
陈道叙周氏墓位于澄迈县金江镇,时代为南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边缘为界,东面向外延伸20米,南面向外延伸18米,西面向外延伸27米,北面向外延伸24米。
历史沿革:
清代属永泰乡,领新安、水南中、保义正、保义西、宝江都之地。
民国时期,属澄一区,曾隶属金江团董会。
1950年5月,属澄迈中区办事处。
1953年10月,属澄一区。
1957年10月,撤区并乡,金江区分出金江镇、长安乡、太平乡。
1958年10月3日,成立金江公社。
1959年2月,分出太平、金江2个公社。
1965年7月,从金江公社分出金江镇(社级镇)。
1976年11月12日,金江镇改为澄城公社。
1980年6月1日,复名金江镇(社级镇)。
1983年9月,金江公社改称金江区公所。
1986年10月,金江区并入金江镇。
2002年5月,乡镇建制调整,将太平乡并入金江镇。
2002年7月,乡镇建制调整,将长安镇、美亭乡和山口乡的善井村民委员会、高山朗村民委员会、山口村民委员会、道南村民委员会、仁丁村民委员会辖的村庄并入金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