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福寺应庚塔

崇福寺应庚塔

共 1481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历史沿革

崇福寺应庚塔
崇福寺应庚塔建造于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
2001年9月,经福建省文物局批准泉州市文物部门对崇福寺应庚塔进行过抢救性的落架维修保护,并对缺损的塔刹和塔基部分进行增补。
崇福寺应庚塔
2017年,重修扶正崇福寺应庚塔,并立重修碑记。

建筑布局

崇福寺应庚塔位于大门右侧,大雄宝殿东侧。应庚塔共有八面七层,为花岗岩石质实心楼阁式结构。高10.9米,底周8.16米,占地面积约5平方米。塔体量较小,造型简朴,是福建省内可以见到的唯一一处塔身雕饰着直棂盲窗的古塔。
塔基
崇福寺应庚塔
石台由五层条石砌筑,呈长方形,长约25米,宽11.5米。塔基露出地面0.05米,塔座四层八角形,最底层为须弥座,往上一级比一级小,级级往内收分,边长分别为1米、0.94米、0.9米、0.84米,最上层为海波纹层勾栏的团案纹。
塔身
塔身分为七层,每层分为三部分,每部分最底层为一圈菱形,边长为0.78米,高0.15米,中间一圈雕饰直棂盲窗图案,边长为0.68米,高0.55米,顶部为仿木结构塔檐。塔每角边长0.65米,檐角之间相距1.15米,底层高1.2米,二层起逐层缩减0.1米,每层都设有佛龛,高0.3米,宽0.26米,进深0.22米,塔上每面雕刻有图案。
塔刹
崇福寺应庚塔
崇福寺应庚塔第七层以上为塔刹,塔刹为圆柱形附相轮四圈,在相轮和塔尖之间有小型八角形塔盖,最上端为葫芦状塔尖。

文物遗存

崇福寺应庚塔内出土文物
2001年,维修过程中,在应更塔塔基以及塔身中发现上千枚属于多个朝代的古钱币、49面铜镜、5件造型不一的玻璃器及石函。打开石函,从外往里分别为石函、琉璃器银盒、金舍利盒、高僧舍利子,其中金舍利盒平底上阴刻楷书“熙宁元年戊申岁十一月口日”,印证了应庚塔的建造年代。

历史文化

应更塔名称传说
传说在旧时,每逢时局动荡,古塔就会倾斜,而天下太平时就会自动扶正,因而古塔取名为“应庚塔”。
崇福寺
崇福寺创建于北宋初年,初为千佛寺,清源军节度使拓罗城,将寺围入城内,北宋元裕六年(1091年)改名“崇福寺”。作为崇福寺标志性的建筑,应庚塔兼具祈福与存放高僧舍利的作用。宋元时期,佛教盛行,人们建造石塔存放高僧舍利,这不仅是当时佛教盛行的象征,同时也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的标志。

文物价值

崇福寺应庚塔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历史变迁,作为福建地区最早的石塔之一,其结构比例合理,有平坐无勾栏的做法同其他宋代石塔风格迥异,对于研究宋代石塔构筑和雕刻技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出土的玻璃器,见证了唐宋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的兴盛。

保护措施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崇福寺应庚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崇福寺应庚塔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内。

交通信息

自驾:自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崇福寺应庚塔,路程约2.5千米,用时约11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