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河口遗址

岔河口遗址

共 1817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2:08

历史沿革

岔河口遗址
1998年春夏之际,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岔河口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了当时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规模最大、文化内涵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

遗址特点

综述
岔河口遗址主体处于台地顶端,见有半地穴式房址、坑穴和陶窑等遗迹,为一圜状壕沟围绕,面积近6万平方米。壕之东北、东南和南面设出入口,南口两侧的壕底均挖成类似鱼骨状的凸体。
岔河口遗址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距今6500~6000年的后冈一期和半坡时期,生活在晋北的后冈人沿浑河西进与生活在陕中的半坡人沿黄河北上,在此交会成了新的酋邦。第二阶段为距今6000~5000年的庙底沟人,沿黄河北上从陕西中部进人岔河口他们战胜了后冈和半坡人,建立了更繁盛的芮邦在这里生活了1000年之久,创造了巨型雕塑。第三阶段为距今5000~4500年庙底沟人逐渐成为当地土著文化的代表,随着气候变冷和干早,黄河与浑河水位降低,岔河口文化逐渐衰落,最终被抛弃,人们从高岭上迁移,进入草原,最后发展为游牧部落。
环壕
岔河口遗址外围是规整的圆形环壕,内部分布有仰韶文化不同阶段的成排房址,年代距今约6000~4500年,在环壕的东、东北、东南发现门址3处,还有灰坑、墓葬及大量陶器。岔河口遗址的发现,反映了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内蒙古中南部黄河两岸地区已经出现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出现许多酋邦和部落,其中心统治区就是岔河口这处聚落。
房屋遗址
考古学家在岔河口遗址中,发掘出数百座半地穴式房屋遗址,房屋排列具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在海拔1060米的制高点上,是一座130平方米的大房子,其下为30~40平方米的中形房子,最下边的是2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这说明当时原始社会内部,已经出现了等级分化和贫富不均的现象。

文物遗存

岔河口遗址
鱼龙形雕塑
考古学家们岔河口遗址在一处深4米、宽8米、直径为245米的巨型沟遗址中,发现两条头尾相对、用黄突夯筑的鱼龙形雕塑。它们伏盘在数百米长的人工开挖的壕沟内,躯干、眉眼、肢体和须翅被塑造得十分生动。在其眼部是一个圆而深的土洞,其内埋葬着一具人殉的骨骼,呈跪姿、双手被束缚在后背,其身份应为部落间战争的战俘。
岔河口遗址
陶瓷
从出土的陶瓷能够看出,彩陶色彩有所增加,绘画纹饰也丰富了许多,出现了变形鱼纹、花遍纹、勾连纹及一些动物形象。生活用具中的陶器,有泥质红陶、灰陶、褐陶、夹砂灰陶和褐陶五个陶系,其中以泥质红陶最多。泥质陶多为容器,如钵、盆、盘、罐和等。夹砂陶除做容器外,有的兼做炊器。彩陶数量不多。许多器物是素面或磨光的。
生产工具
生产工具除一件两侧带缺口长方形陶刀和一件穿孔长方形陶刀及敲器外,均为磨石器。主要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铲、石刀、石磨棒、敲砸器、石环等

文物价值

岔河口遗址
岔河口遗址就像是内蒙古史前考古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几乎涵盖了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整个仰韶文化时期不同阶段的主要考古学文化遗存。

历史文化

仰韶文化
岔河口遗址航拍图
内蒙古中南部河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最早属于仰韶文化的组成部分。仰韶文化以黄河中游地区为核心,年代跨度在距今7000~5000年之间,是中国延续时间最长、分布地域最广、史前影响最深远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农业居民在距今6800年左右,开始大规模地向北方地区迁徙垦殖,来到了岱海盆地、南流黄河两岸地区。到仰韶文化晚期(距今5500~5000年),尤其是距今5300年前后,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这一时期内蒙古中南部河套地区仰韶文化遗址的分布范围和数量都达到了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顶峰。
正是内蒙古两代考古人近一个世纪的探索,让一个鲜活的仰韶时代的样貌,逐渐清晰地出现在人们面前。走过百年发现之路,仰韶文化仍是考古学中辉煌的名字,在追寻它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重新认识和定义过去,与先民的故事重逢。

保护措施

2019年10月7日,岔河口遗址被核定并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浑河与黄河交汇处的台地上。

交通信息

自驾:自清水河县人民政府大约用时24分钟,路程18千米。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