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场镇
地名由来:猴场镇原名草塘,因1934年12月至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在猴场村召开了著名的“猴场会议”,镇名因此变更。
2022年3月,猴场镇被评选为黔南州乡村旅游重点村镇。
2021年10月,猴场镇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草塘火龙)。
2017年8月,猴场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2016年12月,猴场镇入选为第四批美丽宜居小镇示范名单。
2014年7月,猴场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猴场镇位于黔中腹地,瓮安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6公里,地处东经107 o 30′—107o38′,北纬27o5′— 27o13′之间,东与松坪、小河山乡交界,南与雍阳、永和镇相连,西与银盏、木老坪乡接壤,北与松坪乡毗邻。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3.9C°,平均降雨量1150毫米。镇域面积105平方公里,集镇建成区2.33平方公里,规划区5.39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个社区,173个村民组和20个居民小组,总人口38750人,其中镇区人口20100人。有省级试点高中1所,中学1所,中心完小1所,乡村小学8所,幼儿园2所,学生近8000人。是革命老区、龙狮文化艺术之乡、国家部级建设试点镇、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集镇和全省36个重点建设集镇之一。
猴场镇交通便利,商贸发达,是“黔北四大场镇”之一。省道305公路穿过镇区,境内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公安、学校、医院、银行、电信、邮政、移动、联通等服务部门齐全。国家重点工程构皮滩电站离草塘仅36公里,电站建成后将为草塘的经济开发提供有利条件。
猴场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明洪武年间即设有安抚司,1934年12月至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在猴场召开了著名的“猴场会议”。境内现有猴场会议会址、毛泽东行居、宋钦故居、土司衙门、傅玉书故居、瓮余湄铁壁合围剿匪司令部、十八革命烈士陵园等多处文物,其中猴场会议会址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草塘民间耍龙舞狮习俗源远流长,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艺术龙狮之乡”。
猴场镇资源丰富。原煤、铝土矿、硫铁矿、铁矿、硅矿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有较高的开发价值。镇内有煤矿5个,年产量均在9万吨以上。旅游资源丰富,老鹰洞、穿洞河瀑布、下司石林等自然景观引人入胜;猴场会议会址、后岩观等人文景观令人流连忘返;松花皮蛋、豆油皮等土特产历史悠久,远近闻名。
猴场镇农业经济发展迅速,辣椒、西红柿等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是全县乃至全省的商品蔬菜基地。现有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养殖场3个,覆盖5个村130多户、年饲养能繁母猪1000多头的种畜养殖小区1个,辐射带动全镇养殖业蓬勃发展。
猴场镇投资环境优越。借全国部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镇的东风,我镇坚持以人为本,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核心,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主攻方向,以迅速改变集镇形象为着力点,大力挖掘商贾文化、红色文化、龙狮文化、土司文化内涵,小城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推动了草塘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畅通,发展势头良好。草塘宽松的投资环境正吸引着外商纷纷前往开发,福建、浙江、广西等地投资者也相继前来投资。
猴场镇目前正坚持以“商贸活镇、文化强镇、旅游兴镇、产业富镇”的发展思路,突出抓好“项目大突破、结构大调整、城建大发展、环境大变化、旅游大开发”五项重点工作,抢抓机遇求发展,攻坚克难图创新,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草塘的开发前景无限,镇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诚邀各界朋友前来草塘投资,开办、联办各种企业,开发旅游业及观光农业。草塘将给您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草塘这方热土期待您的光临!
历史沿革:
民国三年(1914年),全县设8区、22镇、84乡,设草塘镇,属第五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设草塘镇,辖15保、120甲。
1950年,设松坪乡、天文乡、草塘镇,属第二区。
草塘镇辖下司村、新华等村。
1953年,设下司乡、新华乡,与草塘镇同属第二区。
1958年,设草塘、下司、新华等管理区,属草塘公社。
1963年,设草塘、下司、新华、金星(从草塘公社划出原新和乡,从松坪公社划出马场坪生产大队合建)等公社,属草塘区。
1984年,撤销公社建立下司乡、新华乡、金星乡,草塘镇为乡级镇。
1990年,原下司乡、新华乡、金星乡、草塘镇合并为草塘镇。
2010年8月,草塘镇更名猴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