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联合创作 · 2022-07-08 00:00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全区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民生福祉持续增进,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综合

经济总量稳中有增。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4.0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7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544.46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435.81亿元,下降0.4%。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52.7:42.1。

图1 2018-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速

图2 2018-2022年三次产业结构

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年末全区常住人口50.94万人,比上年增长1.60%,其中城镇人口33.8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53%。常住人口出生率6.93‰,死亡率5.94‰,自然增长率0.99‰。

就业创业形势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151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省定标准内。全年支持成功自主创业1035人,引领大学生创业242人,扶持农民自主创业622人,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540笔,总金额7955万元。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缓增长。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89.57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50.99亿元,增长3.7%;林业产值4.11亿元,增长9.0%;牧业产值5.85亿元,增长19.4%;渔业产值20.38亿元,下降2.0%。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3.09万亩,比上年增加0.25万亩;粮食总产量20.71万吨,比上年增产0.01万吨。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3.56万亩,比上年增加0.06万亩,总产量4.43万吨,增产0.5%;秋粮播种面积29.53万亩,比上年增加0.19万亩,总产量16.28万吨,减产0.1%。

现代农业有序推进。全年新增高标准农田1700亩。全年55个农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4.24亿元,其中中国东部农业科技创新港项目被列入全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省级示范项目。全年全区休闲农业接待游客551万人次,综合收入超11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产值稳步提升。全区实现工业产值1146.90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5.4%。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涉及31个行业中,19个行业产值实现正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及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59.7%、40.3%、0.8%。

新兴动能支撑有力。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6.5%、13.8%,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52.1%、11.0%。新型电子、新能源汽车、高端智能设备、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产业四大主导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6.8%,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53.6%,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贡献率达57.8%。规上工业战新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39.7%,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0.4%。

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6.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全年列入统计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17.70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房屋建筑业增长9.9%,土木工程建筑业增长3.7%。全年建筑业企业签订的合同总额393.76亿元,房屋施工面积1232.73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5.73亿元,比上年增长3.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70.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8.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7%。

投资结构优化升级。全年完成高技术产业投资97.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24.1%,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投资93.93亿元,比上年增长8.8%,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5.7个百分点。全年完成民间投资239.11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五、国内贸易和开放型经济

消费市场规模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31亿元,比上年增长0.3%,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190.71亿元,增长1.3%。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升级类消费态势向好,化妆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分别增长972.3%、140.0%、30.1%;出行类商品恢复增长,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共增长9.2%。全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66.65亿元,增长83.9%,占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达36.0%,规模比上年扩大近一倍。

表1 2022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分类零售额

 

 

商品分类 零售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粮油、食品类 53.45 -23.5
饮料类 15.28 61.0
烟酒类 7.09 17.9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3.54 -33.6
化妆品类 6.84 972.3
金银珠宝类 1.32 -25.8
日用品类 8.75 -49.3
五金、电料类 1.38 43.9
体育、娱乐用品类 1.15 30.1
书报杂志类 0.47 -29.5
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 0.003 -86.4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43.35 66.4
中西药品类 0.13 -4.6
文化办公用品类 5.50 140.0
家具类 7.34 -1.5
通讯器材类 2.36 88.2
石油及制品类 1.12 -3.2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3.49 -77.0
机电产品及设备类 1.51 21.6
汽车类 19.64 10.0
其他类 1.40 -50.7

 

开放经济有所承压。外贸进出口总额128.9亿元,比上年下降12.5%;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下降36.5%;新增注册外资企业34家,合同利用外资14162万美元。

六、交通运输和旅游

交通体系更加完善。全年提档升级农村公路47公里、改造农路桥梁3座,建成0.8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以及40公里村组对外连接道路。全年优化公交线路29条、新辟公交线路3条,实现与周边毗邻行政区实现了公交全辐射。

邮电业务继续扩大。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7.45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39亿元,增长14.5%;电信业务收入6.06亿元,增长5.0%。

旅游业逐步恢复。全域旅游全年接待138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实现旅游总收入152.2亿元,下降3.6%。率先推出露营地图,建成智慧旅游项目三期,创新打造“一码畅游溧水”小程序2.0版。成功举办“秦淮源头过传统节日”“花季溧水”“果季溧水”“2022溧水露营季”等系列活动百余场次。有效孵化溧水文旅抖音账号、旅游视频号,生成热门溧水种草视频超5000条,溧水潮玩攻略超1万条,覆盖核心传播人群超1亿人次。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总体平稳。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20亿元,其中税收收入37.2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3.56亿元,其中民生支出占比82.2%。

金融信贷规模扩张。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085.7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比年初增加11.41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96.3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7%,比年初增加81.67亿元。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368.0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0%,比年初增加178.56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85.8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2%,比年初增加22.48亿元。

表2 2022年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表

 

 

指标 金额(亿元) 比年初增加(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1085.72 11.41 1.1
#住户存款 496.30 81.67 19.7
各项贷款余额 1368.05 178.56 15.0
#住户贷款 385.88 22.48 6.2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创实力有效提升。全年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293个,净增高新技术企业57家,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0.3%。全年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9.38亿元,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38个。全年入选省“科技副总”项目15人、国家重点人才工程A类专家5人,实现近十年来国家级人才引进工作“零”突破。

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园)128所,在校学生67930人,比上年增加2260人。其中,普通中小学47所,在校学生49773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1602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92人;幼儿园(班)79所,在园(班)幼儿16363人。全年新增本土培养江苏省特级教师2人、正高级教师1人、“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14人、“南京市德育优秀青年教师”14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供给提质增效。全区共有文化馆1家,文化站8家,图书馆14家(其中24小时自助馆分馆12家),博物馆1家,文物保护单位28处(其中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6处)。区图书馆和中山书院入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2022年度“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培育对象。传统音乐、舞蹈、技艺等门类共8个项目入选第五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红色李巷入选第一批江苏省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南京唯一)。

卫生事业扎实推进。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06个,其中医院7个,基层医疗机构19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其他医疗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399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603人,注册护士1672人。区中医院创成首批省级“运动促进健康中心”试点,获评“15分钟医保服务圈”省级示范区;区糖尿病一体化管理绩效考核、基本公共卫生智能化督导质控项目入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管理优秀案例。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新改建镇(街)灯光球场6片,新建村级体育公园6个,提升健身步道15公里,更新体育健身路径35套、多功能运动场儿童游乐设施3套。无想山清水山野健身步道入选2022年南京“最美健身步道”,晶桥镇会师体育公园入选2022年度江苏最美乡村健身公园。在第二十届省运会中,溧水健儿共获得金牌7枚、铜牌3枚,其中南京(溧水)女子橄榄球队获乙组冠军、甲组第三。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支平稳增长。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200元,比上年增长4.6%。按照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214元,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18元,增长6.2%。全年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660元,比上年增长3.7%。按照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8262元,增长2.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850元,增长5.5%。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全年享受失业补助金人数6252人,发放金额374.46万元;享受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费政策困难人数分别为4065人、15352人。实施“健溧保”大病补充健康保险,全额资助1.53万余名困难群众参加居民医保,新增社保参保单位1564户,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超99%,低保、困境儿童、残疾人保障覆盖率100%。

社会服务成效明显。年末全区共有养老机构11家,备案床位2365张,入住老人671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38家,全年站点服务133.47万人次;为老服务银发助餐点138家,全年开展助餐服务51.98万人次。全年区慈善总会共募集善款680万元,建设村级慈善工作站13个,积极开展“六助”救助活动,发放资金1128万元。

十一、能源消费和污染防治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2.4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2%。从消耗主要能源品种看,煤炭消费量15.99万吨,下降11.4%;天然气消费量2.31亿立方米,增长413.1%;电力消费量16.00万千瓦时,增长13.5%;焦炭消费量1.30万吨,下降13.4%。

污染防治成效明显。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优Ⅲ比例100%;6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优Ⅲ比例100%。扎实开展工业企业、工地扬尘等“五大攻坚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0%,全区PM10浓度均值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2%;臭氧年均值16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8%。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溧水统计年鉴》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3]部分指标数据因统计口径调整,较上年不具可比性。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人口数据来自区公安分局;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区人社局;现代农业数据来自区农业农村局;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区商务局;交通运输业数据来自区交运局;邮政电信数据来自区电信、邮政、移动、联通等公司;旅游、文化、体育数据来自区文旅局;金融数据来自区人行;科技数据来自区科技局;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区卫健委;生态环保数据来自区生态环境局;养老服务、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区统计局。

时光轴

RAG13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全区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民生福祉持续增进,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一、综合经济总量稳中有增。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4.0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7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544.46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435.81亿元,下降0.4%。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52.7:42.1。RAG-ES2024-10-24
图1 2018-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速图2 2018-2022年三次产业结构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年末全区常住人口50.94万人,比上年增长1.60%,其中城镇人口33.8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53%。常住人口出生率6.93‰,死亡率5.94‰,自然增长率0.99‰。就业创业形势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151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省定标准内。全年支持成功自主创业1035人,引领大学生创业242人,扶持农民自主创业622人,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540笔,总金额7955万元。RAG-ES2024-10-24
二、农业农业生产平缓增长。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89.57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50.99亿元,增长3.7%;林业产值4.11亿元,增长9.0%;牧业产值5.85亿元,增长19.4%;渔业产值20.38亿元,下降2.0%。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3.09万亩,比上年增加0.25万亩;粮食总产量20.71万吨,比上年增产0.01万吨。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3.56万亩,比上年增加0.06万亩,总产量4.43万吨,增产0.5%;秋粮播种面积29.53万亩,比上年增加0.19万亩,总产量16.28万吨,减产0.1%。现代农业有序推进。全年新增高标准农田1700亩。全年55个农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4.24亿元,其中中国东部农业科技创新港项目被列入全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省级示范项目。全年全区休闲农业接待游客551万人次,综合收入超11亿元。RAG-ES2024-10-24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