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晋县衙
临晋县衙
共 1485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09:51
历史沿革
元大德年间(公元1297年~公元1307年),始建。
明洪武、弘治、嘉靖、隆庆、万历及清康熙年间均有重修。
据民国版《临晋县志》载,清光绪五年(1879年)、二十一年(1895年)、民国元年(1912年)至九年(1920年)历任知事曾予重修。
建筑格局
临晋县衙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现存建筑中大堂为元代遗构,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采用“减柱造”,梁架为彻上露明造,四椽对接前后乳用四柱。柱头斗双昂五铺作,琴面假昂,柱头卷刹明显,柱础复盆式。堂前正面檐柱大于各柱,当心间两根采用“抱柱造”。前檐檐柱与额方使用圆木,壮硕粗大,柱头卷杀显著,覆盆式柱础,保留了元代建筑特征。二堂现存建筑为民国所修。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三堂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
临晋县衙
主要建筑
古城墙
临晋县衙三堂(上房)北45米处残存古临晋镇北城墙一段,长280米,宽8.5米,高8米,现存为夯土墙,外包砖已不存,时代不详。墙外侧为护城河(又称九龙渠)。
文庙
据县志载,文庙建于宋代,元、明、清三代均有重修。坐北朝南,庙内现仅存大成殿,砖砌台基,高0.4米,前设月台,台前中部设双龙石雕御路,台周设石望柱、栏板,上雕人物、花卉等。殿身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眼歇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柱头斗拱三踩单昂,平身科五攒,明间出45°斜拱,鼓形柱础。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
研究价值
历史上,临晋县衙曾遭遇火灾、水灾、地震等各种灾害,但这座元代大堂仍能保留原来的建筑风貌实属奇迹。除了建筑的奇巧之外,从元代到明、清、民国,直到解放后的1954年,曾有200多位县令在此执政,它对研究封建王朝官吏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临晋县衙创建于元代的大堂建筑,本真、原生地再现了封建社会后期县级行政机构的理政场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三座衙署大堂之一,为研究元代衙署建筑的珍贵标本。
临晋县衙是封建时代后期众多县城中的行政管理机构治所之一,是封建时代中央集权官僚体系、中原文化区县级衙署的典型代表。县衙使用历史悠久,现存建筑中路布局尚存,是研究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中原汉族聚居区县级衙署的重要实物资料。创建于元代的大堂建筑本体、原生地再现了封建社会后期县级行政机构的理政场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三座衙署大堂之一,为研究元代衙署建筑的珍贵标本。临晋县衙是古临晋县城的重要地标建筑,在从元到民国的600余年时间里,186位县令在此代表国家行使职权,具有较高的地方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
保护措施
2001年6月,国务院将其确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1月,临晋县衙文庙被运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下半年,临晋县衙启动修缮工作,投资1300多万元,主要对县衙本体进行修缮以及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
2015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同意了山西省文物局上报的《关于申请临猗临晋县衙大堂修缮工程立项的请示》。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