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侯遗址

共 2370字,需浏览 5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西夏侯遗址发现于1957年。
西夏侯遗址全景
1962年、196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两次对西夏侯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遗址特点

综述
西夏侯遗址西、北两面呈漫坡状,地势稍低。遗址东北为管勾山及蓼河。遗址面积东西约300米,南北约400米。发掘总面积约414平方米。共清理灰坑17个,陶窑1座,墓葬32座,遗址还暴露有6~7米的烧土层及平整的大块红烧土块,推测为建筑遗存。陶窑仅存窑壁基部、火膛和火门。墓葬为长方形竖穴,底部留有二层台。
陶窑
陶窑,一座,其上叠压有M19并部分被破坏。未见窑箅,窑室已无存,仅保留窑壁的基部、火膛和火门等。方向95°。窑室底部为圆形,直径85厘米。窑壁厚10~15厘米,残高20厘米,已烧成红烧土,表面呈青灰色,质地坚硬。火膛、火门等直接挖在生黄土里,有的地方还遗留有挖建时的工具痕迹。火膛的大部分在窑室的下部,斜壁,底径70~80厘米、高40厘米。底面已烧成厚5厘米的红烧土硬面。火门朝东,正视略呈上宽下窄的梯形,宽55~45厘米、斜高40厘米。火门的边壁也烧成厚5~10厘米的红烧土,表面为青灰色。火门西上侧与窑壁基部相连。火外边门下部,有一生土小台,比火门稍宽,平面呈舌形,高30厘米。土台以外为一土坑,坑深约1米,清理部分直径2.3米,当为烧火活动的地方,窑址内填满红烧土块,松软黑灰土和少量碎陶片。
灰坑
遗存灰坑,三个。H1,坑口略呈椭圆形,径0.75~0.9米,斜弧壁,平底,深0.28米。H2坑口接近圆形,径1.5~1.54米。坑口以下深0.26米处四壁为宽约0.45米的土台,在中央又成一斜坡圜底小圆坑,坑口至坑底中心深0.5米。H2的局部坑边被墓3所打破。H3的坑口为椭圆形,径1.11~1.65米,斜弧壁,平底,深0.4米。三个灰坑的坑壁和坑底都没有经过特意加工,并不光平。均填松软的黑灰土。
遗存灰坑,三个,均为口大底小的椭圆形坑,平底或圜底,深0.5米。坑壁不齐,底部也不甚平整。H9,口径1.45~1.88米,底径1.1~1.6米,其北壁被商代灰坑(H10)打破,其南壁又打破了大汶口文化墓葬(M13)。
商代遗存灰坑,四个,略呈椭圆形,除H6外,余均口大底小,坑壁稍斜,坑底一般较平整。H7最大,口径4~4.3米,底径3.35~3.85米、深0.93米,含遗物稍多。H6为最小,径0.5~1.08米、底径0.6~1.13米,深0.53米,出土陶片较少。
墓葬
墓7被严重破坏,其它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一般头部较宽,脚部较窄,而下层墓的墓坑宽度都较上层墓的为窄。土坑底四周留有高0.2~0.32米、宽0.1~0.62米的二层台,中间是窄长的人架坑。墓坑深度,下层墓坑较深,上层墓坑浅。下层墓口距地表深0.75~0.8米,人架坑底深1.37~1.89米;上层墓口深0.4~0.5米,人架坑底深1.02~1.16米。墓坑填士,下层墓的是灰黄土,质较硬,人架坑里的土色略灰,较松软;上层的墓是黑灰土,土质松软,有少许烧土渣等杂质。填土中常夹有很少细碎的陶片,均属大汶口文化的。在墓4、5内各出一块红地黑彩的彩陶片,其中墓5的片较大,颈部画带状网纹。
墓葬
以人架的中轴线为准,方向为90~102度。人架坑窄长方形,刚够埋葬尸体。都是单人葬。骨架保存情况一般较好。除墓9人骨的左腿微向里屈外,都是仰身直肢,头东脚西,面向则不一。惟墓11的头骨离身,方向倒转侧置,面朝南,右上角二层台上有三段颈椎骨,但其头部的二层台和器物均未见有后来扰乱的现象。此外,在墓4的左肋骨上,墓6、墓11的右上肢骨和右肋骨部分,墓8的右上肢骨、指骨上及其附近,都遗留朱红颜色,擦抹即掉。又在墓3、4、6、9、10、11人架坑的部分坑边、坑底和有些人骨上,都粘附着少量的黑色物质,仅一薄层而不显出纹理。都没有发现棺椁之类的葬具痕迹。

文物遗存

综述
西夏侯遗址随葬明器
西夏侯遗址出土大汶口文化器物鼎、鬹、盉、壶、罐、缶、豆、钵、杯等陶器800余件;铲、斧、锛、环、坠、纺轮等石器10余件。此外,还出土了龙山文化器物罐、盆、盘、杯等陶器和斧、纺轮、针等石器骨器。龙山文化和商代遗存较少,遗物主要以陶器为主。
袋足陶鬶
袋足陶鬶
西夏侯遗址出土的袋足陶鬶,呈橙红色,通高30.6厘米,椭圆形侈口,敞口流的根部明显收敛,上粗下细的高颈向前倾斜。腹体呈三角形。低裆,裆顶较宽平。足尖里加泥球。三足尖的间距大体相等。有仿索状和宽带状两种把手。表面修磨得较光滑。腹间加一周绳索状附加堆纹,面及颈下都装饰方形泥突或泥饼。整体工艺流畅完整。袋足陶鬶还是通用的酒具,后来的演变更是使其具有了温酒的功能。

所获荣誉

2021年10月,西夏侯遗址考古项目入选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主办,山东省考古学会承办的“山东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

研究价值

西夏侯遗址出土
西夏侯遗址是一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至龙山文化以及商代的文化遗存,也是首次从地层关系上明确了大汶口文化早于龙山文化,为确定大汶口文化源于北辛文化,发展成山东龙山文化的历史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探讨新石器时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等增添了大量科学翔实的资料。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西夏侯遗址被中华人民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西夏侯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息陬乡西约500米。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西夏侯遗址,路程约12.7千米,用时约24分钟。
浏览 1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