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遗址
共 1441字,需浏览 3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1987年,济南市文物处和章丘市博物馆在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由于窑场取土,遗址已被破坏约6000平方米。
1991年7~8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第一次抢救性发掘。
1997年8~9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对西河遗址进行了第二次抢救性考古发掘。
遗址特点
西河遗址是山东省境内新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址中,保存较好、面积较大、内涵丰富的一处典型聚落遗址,因其南、西、北三侧被巨野河支流——西河环绕而得名,面积约16万平方米。
西河遗址的后李文化遗迹主要有房址、灰坑和灰沟等,以房址最为重要。已发现的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平面多呈圆角方形或长方形,面积一般多在30平方米左右,大者可达50平方米。
文物遗存
西河遗址以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为主。
1997年8~9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西河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中,揭露面积1350平方米,清理出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批房址和灰坑等遗存。房址共19座,均为半地穴式,深约0.3~0.4米,皆单间,平面形状以圆角方形和长方形为主,其他形状者极少。面积在30~50平方米左右。居室地面均经仔细加工,或用火烤,或铺以草木灰。室内按用途分为不同的区,有炊饮区、储存区、睡眠区等。穴壁多修筑得平整光滑,表面还往往涂抹一层黄色泥膏,再用火烤之,使之坚硬。房内四壁挖有数目不一的柱洞。门道清楚者位于南壁东端,呈台阶或斜坡状。炊饮区一般在居室中部,有石支脚或陶支脚组成的灶,且多为组合灶,即由2组或3组呈鼎立状分布的石支脚合成。房址内遗迹、遗物大多保存完好,一些房址中釜、罐、壶等陶器及石器仍原地摆放。此次发掘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制作规整,造型古朴,陶质陶色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其中的陶猪、陶鸟、陶面塑像,造型逼真,是我国较早的手工工艺品。另外,叠唇釜口沿上新发现绳纹,小直口陶壶在西河遗址属首次发现。
文物保护
1992年,西河遗址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月,西河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10月,该项目入选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主办,山东省考古学会承办的“山东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