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直道遗址庆阳段

共 1232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1:54

历史沿革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大将军蒙恬、太子扶苏征调民工数万,“堑山堙谷”、烧山伐木,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终于筑成了这条古道。
2014年,庆阳市政协安排部署,由文史委负责组织,开展对境内秦直道进行调查。历时16个月,完成了野外调查和资料的汇集整理工作。
2022年8月31日至9月1日,为加强庆阳秦直道遗址研究保护工作,庆阳秦直道管委会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了秦直道合水段巡查保护工作。

遗址特点

秦始皇修直道,起咸阳,达九原(今内蒙包头),延连700余千米,其中甘肃段是要害地段。直道南自陕西旬邑入甘肃正宁,北自华池出省境入陕西吴起,境内全长约300千米。 秦直道沿子午岭北行,翻山越岭,驰川奔坡,蜿蜒盘绕,堑山填谷,修造道桥,饬建城障,夯筑烽燧,形成军事性强的交通线。直道跨越正宁、宁县、合水、华池4县的30个乡镇50余村庄。现存道路遗址,最窄者4~5米,最宽者6~10米。沿道路两旁的险要之地,仍保存有城障、关隘、烽燧遗址。其中华池段保存较好。直道所经之地,大都是山区林地。部分地段仍在使用,大部分荒废。在秦直道庆阳(正宁)段的“秦一号兵站遗址”仿秦式烽火台上俯瞰,秦直道在子午岭茂林中若隐若现。
华池县境内的秦直道上,沿途发现城障、烽燧、哨所等十多个。包括元城乡碾子畔村与陕西吴旗县长官庙乡曾岔村交界处的林沟梁城障遗址,城内面积约1000平方米。障中发现有方锥形烽墩以及粗绳纹板、筒瓦等遗物;元城乡吕沟嘴村的营盘梁城障遗址,现存障墙长约50米,高4.5~5.2米,附近有较多的粗、细绳纹瓦片,还出土一件空心铁铲。在合水县境内,已发现人工筑的土桥50余座,烽燧20余座,寨堡窑庄20余处。据考察,甘肃境内直道沿线共有126座烽燧,用以传递军情消息。并有正宁县的调令关,宁县的沮源关(兴隆关),合水县的大山门关、涧水坡关、午亭子关,华池县的老爷岭关、黄蒿地畔关、打扮梁关等关卡,稽查来往行人。

文物遗存

正宁驿站遗址出土瓦当
秦直道遗址庆阳段在刘家店、南店、芦邑庄、午亭子、打扮梁、白涧等地发现瓦片、砖块和陶片等秦汉遗存。

研究价值

秦直道遗址庆阳段
秦直道是重要的线形文化遗产,对中国古代军事、经济、文化、民族融合等研究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碑
2013年5月,秦直道遗址庆阳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秦直道遗址庆阳段位于甘肃省正宁县、宁县、合水县、华池县。

交通信息

自驾:自甘肃省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秦直道遗址庆阳段,路程约146.5千米,用时约2小时13分钟。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