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人城遗址

柏人城遗址

共 1866字,需浏览 4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柏人城城墙一角
卫文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34年),卫灭邢,柏人城被并入卫国
公元前606年,晋文公讨伐卫国占领邢地,柏人又归属为晋邑。三国分晋,柏人归赵,成为与邯郸齐名的军事重镇,经济大邑
2015年11月,河北省文物局聘请西安文物专修学院考古专家,对柏人城遗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勘探,初步摸清了柏人城址的规模、道路、建筑分布等情况
2016年10月,由邢台市文物处周海峰博士领队,对柏人城遗址第二次考古勘探;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邢台文物管理处和隆尧县文保所组成的考古队,开始对柏人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2017年5月—11月,由河北省文物局文物勘探队,对柏人城遗址进行第三次考古勘探,面积约500平方米,范围为墓葬座
2022年8月,考古人员再次对柏人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2022年8月,考古队人员于8月进驻邢台市隆尧县双碑乡亦城村,对有着2600多年历史的柏人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据悉,这是该遗址第三次启动考古发掘。12月,为期4个多月的柏人城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工作结束。
2023年8月,柏人城遗址开始第四次考古发掘。
2023年8月18日,在距今2600多年的邢台市隆尧县柏人城遗址前,中国人民大学柏人城考古实习基地正式揭牌启用。

遗址特点

根据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遗物推断,柏人城遗址大致分为五层,最上面是耕土层,属现代时期;第二层是明清时期;第三层是唐宋时期;第四层是战国、秦、汉时期,已出土了八千多麻袋的陶片;最下面的第五层,就是春秋晚期
柏人城遗址城墙全长8017米,城廓面积约4平方千米。东城墙长2225米,西城墙长1915米,北城墙长2426米。城墙平均厚度15.1米。西北角残高7.15米。地平面以下2米,尚有木眼和夯土,与地上城高合计9.15米。城墙夯土层厚10厘米左右,每高60厘米铺有一层横木,横木间距为30-60厘米不等的木栣,柏人城遗址村北口城墙内发现张耳阅兵处,该地南北宽18米,东西长25米,高1米至2米。除东、西城墙的南部和南城墙的部分地段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外,古城大部分保存基本完好,基本完好部分占总城墙的五分之三。经过现存古城地表以上部分粗略估算,土方堆积量大约110多万立方米

文物遗存

截至2018年,柏人城遗址共发掘揭露灰坑147个、灰沟4条、墓葬6座、房址2座、水井3个,出土陶、铜、铁和骨蚌器等标本2800余件。柏人城遗址出土的文物有瓦片、陶片、瓷器碎片、金属器乃至动物骨骼,大致就是以汉代为主,最早出的器物是春秋的,此外还有古代的炊具鬲和青花瓷片被挖掘出来。柏人城周围岗上遍布战国及汉代古墓,该城历年出土代表器物有该城在战国时期所铸“白人”刀币和刻有“柏人”的铭文戈,还有一些青铜剑、铜镜、铜带钩等文物,除了发掘出大批秦汉时期的陶片,柏人城遗址现场还找到了房屋、窖穴以及汉代时期的两口水井
2022年12月,河北柏人城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结束,考古人员共发现六层堆积,厚度为2.7米至3米。发掘区内遗存所处的年代以两汉时期为主,发现夯土、灰坑、房址、水井、墓葬等各类遗迹240多个,出土各类遗物残片逾3万件,为研究柏人城遗址历史兴衰提供了新线索。本次发掘所得材料以两汉时期为主,发现的年代最早遗物为春秋晚期鬲足,年代最晚遗物为唐代晚期邢窑“盈”字款白瓷碗底。
2023年11月,为期3个多月的柏人城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工作接近尾声,进入整理总结阶段。此次考古发掘面积约400平方米,发掘深度2米至5米,共发现夯土、灰坑、房址、水井、陶窑等各类遗迹200多个,出土大量陶器及制陶工具,为进一步了解两汉时期制陶业以及柏人城城市布局提供了新的线索。

研究价值

柏人城遗址是中国北方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东周秦汉城址之一,对认识东周秦汉时期地方城市历史沿革、城内布局、工业文化、军事设防及功能分区等有着重要意义,后期的考古挖掘及发现对于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保护措施

2015年3月20日,国家文物局批准柏人城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立项
1982年,柏人城遗址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