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淮安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淮安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淮安调查队
2014年4月20日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目标,全力聚焦"五大突破",大力实施"十大行动计划"、"十项重点工程",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质态提升、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向好态势。
一、综合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55.86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3%。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2.9:46.3:40.8调整为12.6:45.6:41.8。人均GDP4477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7230美元。
小康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至2013年底,全面小康社会监测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中,有24个指标达到或超过省定标准,其中核心指标全部达标。淮安以市为单位达到省定2003版全面小康社会标准。
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4%,其中食品类上涨3.9%,衣着类上涨3.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1%,居住类上涨1.9%,烟酒类下降2.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0.1%,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7%。全市共建成农副产品平价店142家,完成平价商店建设任务目标。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7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94万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978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2%,保持较低水平。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4万人。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5.36万人。全市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培训1.41万人。全市开展创业培训2.67万人,扶持农民自主创业1.16万人。
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市年末城市化水平55.1%,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如产业集聚度需进一步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有待加强,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二元体制矛盾依然存在,县域经济发展不够充分,统筹城乡发展步伐有待加快。空气污染指数时有反弹,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亟待加强等。
二、农林牧渔和水利业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粮食连续十年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461.02万吨,比上年增加4.91万吨,增长1.1%。其中夏粮172.77万吨,增长5.6%;秋粮288.25万吨,下降1.4%。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86.47万亩,增加5.97万亩。油料面积51.33万亩,减少2.61万亩,蔬菜面积141.95万亩,增加6.54万亩。全年完成造林面积8.3万亩,其中成片林4.8万亩。全年肉类总产量32.18万吨,增长0.5%,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1.07万吨,减少1.3%;禽肉产量11.04万吨,增长3.9%。禽蛋总产量12.97万吨,减少1.8%。牛奶总产量3.17万吨,减少3.8%。全年水产品总产量25.93万吨,增长3.0%。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18.40万千瓦,增长12.6%。
水利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年完成水利总投资33.70亿元,"十二五"以来累计完成投资97.50亿元。全力实施淮河入江水道整治、洪泽湖大堤加固、分淮入沂整治等国家重点工程,完成头溪河等5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成堂子巷控制、古黄河水利枢纽等7项中心城市重点工程。农村水利实施完成灌区节水改造、规模化节水、小型水利重点县等工程,疏浚县乡河道312条,整治村庄河塘1239面,新开及整治渠道462公里,整治排水河道403公里,增加引水能力184立方米/秒,增加蓄水能力595万立方米;新建防渗渠道143.95公里,新、改建渠系建筑物3117座,排水涵闸等建筑物529座,灌溉泵站115座装机7922千瓦,排涝泵站9座装机220千瓦,发展管道灌溉示范片2300亩,实现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83.94万亩,年节水8725万立方米。完成盱眙、淮安、洪泽3个县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3.56万人不安全饮水问题。洪金灌区、金湖县荷花荡创成省级水利风景区,12个水管单位创成省市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全市共创成省级节水型学校4个、节水型企业4家、节水型社区16个、"雨水收集利用"节水示范项目8个,市级节水型学校16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3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国有工业增加值116.20亿元,增长7.1%;集体工业增加值4.12亿元,增长10.6%;股份制工业增加值591.60亿元,增长13.2%;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增加值300.98亿元,增长16.5%。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556.00亿元,增长10.9%。轻工业企业增加值490.39亿元,增长12.6%;重工业企业增加值643.50亿元,增长14.1%。
转型升级加速推进。全年"4+2"优势特色产业实现产值233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盐化新材料、特钢、电子信息、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2164.26亿元,增长15.5%,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5.1%;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70.31亿元,比上年增长30.7%。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130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24%。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3.8%,完成省定目标。
骨干企业支撑有力。全市销售百亿元以上企业3户,50亿元以上企业8户,30亿元以上企业13户,10亿元以上企业46户。全市百户重点企业实现销售、利税、利润占全市比重分别为38.0%、48.0%和38.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31.24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利税413.23亿元,增长19.4%;利润218.77亿元,增长21.8%。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661户。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63.55亿元,增长7.6%。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32.10亿元,比上年增长23.0%,其中建筑工程产值981.65亿元,增长27.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453.0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工业投资804.24亿元,增长22.4%;房地产开发投资312.22亿元,增长11.3%。民间投资894.07亿元,增长26.0%,占全市规模以上投资61.5%。2013年,全市在建亿元项目551个,计划总投资达1439.39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完成投资821.89亿元,增长29.8%,增速快于规上固定资产投资7.7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40.58亿元,增长14.6%,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385.47亿元,增长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0.64亿元,增长8.3%。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零售业完成零售额648.36亿元,增长14.2%;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2.86亿元,增长11%。
部分消费热点持续活跃。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9.80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粮油类增长19.8%,烟酒类增长22%,金银珠宝类增长25.5%,五金电科类增长48.4%,家具类增长17.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0.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9.1%,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36%,汽车类增长28.2%。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保持顺差。完成进出口总额3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5.1%。其中,出口总额27.8亿美元,下降17.4%;进口总额8.2亿美元,下降6.2%;贸易顺差19.60亿美元,比上年减少5.30亿美元。全市累计进出口超5000万美元、1000万美元、500万美元企业分别达17户、62户和112户。全年新培育进出口超亿美元企业2户、超千万美元企业15户。内资生产企业实现进出口6.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5%,其中出口增长15.7%、进口增长58.8%。
外资利用质态提升。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43个,其中总投资9000万美元以上5个、3000万美元以上31个。协议外资15.30亿美元,实际到账13亿美元,其中工业到账外资8.40亿美元。新世代半导体、惠浦OLED液晶显示屏等一批投资超5亿美元外资项目和奔驰系列商用客车等一批终端产品项目成功引进。新批台资项目66个,到账台资4.80亿美元;落户台资产业(科技)园台资项目21个,其中竣工投产17个。总投资15亿美元的实联化工纯碱、总投资1.78亿美元的液化空气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全年完成外经营业额8688.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6%。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公路、水路客运量0.83亿人次、周转量88.58亿人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5.2%和6.0%。货运总量1.03亿吨、增长11.96%,货运周转量311.57亿吨公里、增长14.0%。集装箱吞吐量6.84万标箱,增长23.9%。港口货物吞吐量6598万吨,增长15.8%。年末公路总里程达1.29万公里,比上年增加126公里,高速公路里程403公里,一级公路516.8公里。淮安涟水机场航班通达13个国内城市和香港。全市拥有省级重点物流企业、物流基地17家。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6.46亿元。宿淮铁路全面建成,现代有轨电车建设一期工程强力推进,连淮扬镇铁路获国家发改委立项,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完成选址。金马高速建成通车;盐河航道整治扫尾工程全面完成;205国道淮安西绕城段、工业园区通用码头主体建成;新改建农村公路636公里、桥梁90座;完成水门桥改造工程。高良涧船闸扩容工程、淮海路盐河桥、承德路京杭运河桥等相继开工建设。
邮电通讯业平稳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收入26.00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电信业务收入22.09亿元,增长5.1%;邮政业务收入3.91亿元,增长10.1%。全市年末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87.53万户,下降3.1%。全年移动电话用户294.69万户,增长6.3%;年末互联网注册用户52.65万户,增长15.9%。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834.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6%,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833.2万人次,增长13.8%;入境游客1.06万人次,增长4.8%。入境游客中外国人5833人次,香港、澳门、台湾同胞4731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204.37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00.12亿元,增长15.9%;旅游外汇收入887.64万美元,增长6.5%。年末全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32家,其中:AAAA级旅游景区10家,星级乡村旅游点30家,省级自驾游基地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级生态旅游区1家。星级旅游饭店44家,其中五星级旅游饭店1家。旅行社100家,其中四星级旅行社2家,出境社2家。持证导游3686人。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494.60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上划中央四税收入145.78亿元,增长6.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1.42亿元,增长16.2%;社保基金收入54.22亿元,增长22.4%。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737.07亿元,比年初增加216.27亿元、增长14.2%;本外币贷款余额1397.43亿元,比年初增加207.03亿元、增长17.4%。储蓄存款934.30亿元,比年初增加125.34亿元、增长15.5%。保险业保费收入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财产险增长21.1%,人身险增长12.3%,意外险增长27.9%,健康险增长64%。全年保险赔款和给付支出14.7亿元,其中财产险7.7亿元,寿险6.2亿元,意外险0.27亿元,健康险0.58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全年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32.30亿元。全市创新型企业累计达452家,其中创新型领军企业10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7家,新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62家。新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1033个,新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产品161个、省级143个。全年专利申请12075件,增长29.5%;专利授权4573件,增长45.6%。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58件。
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稳步推进。新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1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全市省级以上孵化器孵化面积超过85万平方米,在孵化企业455家。组织签订大院名校科技合作交流项目79项,新设立知名高校院所重大产学研创新机构8个。新获认定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两站三中心"21家,新建市级"两站三中心"73家,全市累计建成"两站三中心"515家。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全市共有基础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学校748所,在校生80.42万人。其中:幼儿园263所,在园幼儿16.76万人;小学284所,在校生32.54万人;初中146所,在校生14.05万人;普通高中29所,在校生8.6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9所,在校生8.24万人;特殊教育学校7所,在校生0.17万人。普通高等学校6所,在校生6.69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100.0%;小学巩固率89.2%;初中巩固率95.1%(省新口径);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1.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8.0%。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清河区及8个乡镇入选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区和乡镇创建名单。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460.52平方米,有线电视用户入户率91.0%,有线电视村民小组接通率100%。全市新增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6.20万户,有线数字电视总用户49.20万户,城区有线数字电视整转率92.2%。实现乡镇电影固定放映点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覆盖率达90.4%,人均公共图书馆总藏量0.62册。新建3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年送戏下乡213场,送电影下乡2.51万场,送书8多万册,送展览25个。7个项目获得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资助,涟水云锦成为我市首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功举办2013淮安(杭州)文化产业招商推介会,集中签约26个文化产业合作项目。启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新增月塔、第一山题刻等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市拥有一级文物226件,二级文物370件,三级文物1971件。
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710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个,卫生监督机构10个,综合医院32个,专科医院11个,中医院6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9个,卫生院129个。各类卫生机构实有病床23467张,其中医院14324张、卫生院7357张;卫生技术人员2.78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186人,注册护士12042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技术人员432人,卫生监督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09人,妇幼卫生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182人。组织开展"淮医国际周"活动,与英国信诺医疗投资有限公司等签订六国8项国际合作协议。建成淮医首个院士工作站。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承办全国比赛5项、省级比赛11项;获得省赛金牌115.5枚、奖牌294.5枚。向省队和"八一队"输送运动员28人。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和比赛逾430项次,参与活动和竞赛群众约240万人次。连续八年荣获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民健身优秀组织奖"。获省体育局"承办全国体育竞赛最佳赛区"和"承办省级体育竞赛最佳赛区"表彰。"韩信杯"象棋国际名人赛、"武林大会走进淮安"等已成为国内外知名赛事。全年销售体育彩票7.23亿元。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能力提高。全市设立自然保护区5个,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7.09万公顷。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89.5%,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74天,优良率74.9%;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优良率94.7%,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54.3分贝,声环境质量等级较好;市区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7.1分贝,声环境质量等级为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0.245万吨和0.186万吨。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科学划定生态红线,扎实推进国家生态市创建,投入6.6亿元建成一批乡镇污水、垃圾等处理设施,新增成片林4.3万亩,金湖、清浦在苏北率先创成省级生态县区并通过国家级技术评估,新增14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和286个市级以上生态村。
十二、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规模小幅增长。年末户籍总人口552.96万人,比上年增加6.15万人,增长1.1%。年末常住总人口482.69万人,比上年增加2.39万人,增长0.5%。城镇常住人口265.77万人,农村常住人口216.92万人。常住人口出生率12.36‰,死亡率7.39‰,自然增长率4.97‰。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56元,比上年增长10.7%;人均消费性支出16919元,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11045元,比上年增长12.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373元,增长13.6%。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6.4平方米。居民恩格尔系数35.3%,其中城镇34.3%、农村36.2%。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参加企业养老保险职工83.46万人,比上年增加12.8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80.82万人,比上年增加4.2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45.26万人,增加1.0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41万人,增加1.13人;参加失业保险61.1万人,增加3.98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77.17万人,参保率95%。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1.15万人,参保率99.1%。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100%社会化发放,支付20.63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37.08亿元。20.53万名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服务,管理率100%。为企业退休人员累计提供37.8万人次免费体检。累计办理助保1.6万人次,发放贷款1.1亿元,2250名助保人员顺利退休。
注释:
(1)公报中部分指标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淮安统计年鉴-2013》公布为准。
(2)五大突破: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加速跨越崛起、对内对外开放全面扩大、区域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建设。
(3)十大行动计划:转型升级行动计划、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中心城市建设行动计划、农业现代化行动计划、文化繁荣发展行动计划、民生幸福行动计划、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行动计划、社会管理创新行动计划、党建工作创新行动计划。
(4)十项重点工程:铁路规划建设工程、省运会场馆及环境建设工程、盐化新材料产业发展工程、金融中心规划建设工程、白马湖保护与开发工程、中心城市道路通达工程、西南化工区搬迁工程、淮安综合大市场建设工程、里运河文化长廊规划建设工程、科教产业园规划建设工程。
(5)"4+2"优势特色产业:盐化新材料、特钢、电子信息、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淮安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淮安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淮安调查队 2014年4月20日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目标,全力聚焦"五大突破",大力实施"十大行动计划"、"十项重点工程",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质态提升、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向好态势。 一、综合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55.86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3%。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2.9:46.3:40.8调整为12.6:45.6:41.8。人均GDP4477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7230美元。 小康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至2013年底,全面小康社会监测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中,有24个指标达到或超过省定标准,其中核心指标全部达标。淮安以市为单位达到省定2003版全面小康社会标准。 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4%,其中食品类上涨3.9%,衣着类上涨3.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1%,居住类上涨1.9%,烟酒类下降2.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0.1%,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7%。全市共建成农副产品平价店142家,完成平价商店建设任务目标。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7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94万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978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2%,保持较低水平。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4万人。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5.36万人。全市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培训1.41万人。全市开展创业培训2.67万人,扶持农民自主创业1.16万人。 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市年末城市化水平55.1%,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如产业集聚度需进一步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有待加强,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二元体制矛盾依然存在,县域经济发展不够充分,统筹城乡发展步伐有待加快。空气污染指数时有反弹,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亟待加强等。 二、农林牧渔和水利业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粮食连续十年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461.02万吨,比上年增加4.91万吨,增长1.1%。其中夏粮172.77万吨,增长5.6%;秋粮288.25万吨,下降1.4%。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86.47万亩,增加5.97万亩。油料面积51.33万亩,减少2.61万亩,蔬菜面积141.95万亩,增加6.54万亩。全年完成造林面积8.3万亩,其中成片林4.8万亩。全年肉类总产量32.18万吨,增长0.5%,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1.07万吨,减少1.3%;禽肉产量11.04万吨,增长3.9%。禽蛋总产量12.97万吨,减少1.8%。牛奶总产量3.17万吨,减少3.8%。全年水产品总产量25.93万吨,增长3.0%。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18.40万千瓦,增长12.6%。 水利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年完成水利总投资33.70亿元,"十二五"以来累计完成投资97.50亿元。全力实施淮河入江水道整治、洪泽湖大堤加固、分淮入沂整治等国家重点工程,完成头溪河等5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成堂子巷控制、古黄河水利枢纽等7项中心城市重点工程。农村水利实施完成灌区节水改造、规模化节水、小型水利重点县等工程,疏浚县乡河道312条,整治村庄河塘1239面,新开及整治渠道462公里,整治排水河道403公里,增加引水能力184立方米/秒,增加蓄水能力595万立方米;新建防渗渠道143.95公里,新、改建渠系建筑物3117座,排水涵闸等建筑物529座,灌溉泵站115座装机7922千瓦,排涝泵站9座装机220千瓦,发展管道灌溉示范片2300亩,实现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83.94万亩,年节水8725万立方米。完成盱眙、淮安、洪泽3个县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3.56万人不安全饮水问题。洪金灌区、金湖县荷花荡创成省级水利风景区,12个水管单位创成省市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全市共创成省级节水型学校4个、节水型企业4家、节水型社区16个、"雨水收集利用"节水示范项目8个,市级节水型学校16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3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国有工业增加值116.20亿元,增长7.1%;集体工业增加值4.12亿元,增长10.6%;股份制工业增加值591.60亿元,增长13.2%;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增加值300.98亿元,增长16.5%。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556.00亿元,增长10.9%。轻工业企业增加值490.39亿元,增长12.6%;重工业企业增加值643.50亿元,增长14.1%。 转型升级加速推进。全年"4+2"优势特色产业实现产值233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盐化新材料、特钢、电子信息、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2164.26亿元,增长15.5%,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5.1%;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70.31亿元,比上年增长30.7%。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130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24%。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3.8%,完成省定目标。 骨干企业支撑有力。全市销售百亿元以上企业3户,50亿元以上企业8户,30亿元以上企业13户,10亿元以上企业46户。全市百户重点企业实现销售、利税、利润占全市比重分别为38.0%、48.0%和38.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31.24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利税413.23亿元,增长19.4%;利润218.77亿元,增长21.8%。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661户。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63.55亿元,增长7.6%。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32.10亿元,比上年增长23.0%,其中建筑工程产值981.65亿元,增长27.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453.0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工业投资804.24亿元,增长22.4%;房地产开发投资312.22亿元,增长11.3%。民间投资894.07亿元,增长26.0%,占全市规模以上投资61.5%。2013年,全市在建亿元项目551个,计划总投资达1439.39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完成投资821.89亿元,增长29.8%,增速快于规上固定资产投资7.7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40.58亿元,增长14.6%,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385.47亿元,增长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0.64亿元,增长8.3%。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零售业完成零售额648.36亿元,增长14.2%;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2.86亿元,增长11%。 部分消费热点持续活跃。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9.80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粮油类增长19.8%,烟酒类增长22%,金银珠宝类增长25.5%,五金电科类增长48.4%,家具类增长17.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0.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9.1%,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36%,汽车类增长28.2%。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保持顺差。完成进出口总额3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5.1%。其中,出口总额27.8亿美元,下降17.4%;进口总额8.2亿美元,下降6.2%;贸易顺差19.60亿美元,比上年减少5.30亿美元。全市累计进出口超5000万美元、1000万美元、500万美元企业分别达17户、62户和112户。全年新培育进出口超亿美元企业2户、超千万美元企业15户。内资生产企业实现进出口6.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5%,其中出口增长15.7%、进口增长58.8%。 外资利用质态提升。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43个,其中总投资9000万美元以上5个、3000万美元以上31个。协议外资15.30亿美元,实际到账13亿美元,其中工业到账外资8.40亿美元。新世代半导体、惠浦OLED液晶显示屏等一批投资超5亿美元外资项目和奔驰系列商用客车等一批终端产品项目成功引进。新批台资项目66个,到账台资4.80亿美元;落户台资产业(科技)园台资项目21个,其中竣工投产17个。总投资15亿美元的实联化工纯碱、总投资1.78亿美元的液化空气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全年完成外经营业额8688.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6%。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公路、水路客运量0.83亿人次、周转量88.58亿人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5.2%和6.0%。货运总量1.03亿吨、增长11.96%,货运周转量311.57亿吨公里、增长14.0%。集装箱吞吐量6.84万标箱,增长23.9%。港口货物吞吐量6598万吨,增长15.8%。年末公路总里程达1.29万公里,比上年增加126公里,高速公路里程403公里,一级公路516.8公里。淮安涟水机场航班通达13个国内城市和香港。全市拥有省级重点物流企业、物流基地17家。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6.46亿元。宿淮铁路全面建成,现代有轨电车建设一期工程强力推进,连淮扬镇铁路获国家发改委立项,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完成选址。金马高速建成通车;盐河航道整治扫尾工程全面完成;205国道淮安西绕城段、工业园区通用码头主体建成;新改建农村公路636公里、桥梁90座;完成水门桥改造工程。高良涧船闸扩容工程、淮海路盐河桥、承德路京杭运河桥等相继开工建设。 邮电通讯业平稳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收入26.00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电信业务收入22.09亿元,增长5.1%;邮政业务收入3.91亿元,增长10.1%。全市年末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87.53万户,下降3.1%。全年移动电话用户294.69万户,增长6.3%;年末互联网注册用户52.65万户,增长15.9%。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834.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6%,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833.2万人次,增长13.8%;入境游客1.06万人次,增长4.8%。入境游客中外国人5833人次,香港、澳门、台湾同胞4731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204.37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00.12亿元,增长15.9%;旅游外汇收入887.64万美元,增长6.5%。年末全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32家,其中:AAAA级旅游景区10家,星级乡村旅游点30家,省级自驾游基地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级生态旅游区1家。星级旅游饭店44家,其中五星级旅游饭店1家。旅行社100家,其中四星级旅行社2家,出境社2家。持证导游3686人。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494.60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上划中央四税收入145.78亿元,增长6.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1.42亿元,增长16.2%;社保基金收入54.22亿元,增长22.4%。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737.07亿元,比年初增加216.27亿元、增长14.2%;本外币贷款余额1397.43亿元,比年初增加207.03亿元、增长17.4%。储蓄存款934.30亿元,比年初增加125.34亿元、增长15.5%。保险业保费收入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财产险增长21.1%,人身险增长12.3%,意外险增长27.9%,健康险增长64%。全年保险赔款和给付支出14.7亿元,其中财产险7.7亿元,寿险6.2亿元,意外险0.27亿元,健康险0.58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全年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32.30亿元。全市创新型企业累计达452家,其中创新型领军企业10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7家,新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62家。新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1033个,新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产品161个、省级143个。全年专利申请12075件,增长29.5%;专利授权4573件,增长45.6%。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58件。 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稳步推进。新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1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全市省级以上孵化器孵化面积超过85万平方米,在孵化企业455家。组织签订大院名校科技合作交流项目79项,新设立知名高校院所重大产学研创新机构8个。新获认定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两站三中心"21家,新建市级"两站三中心"73家,全市累计建成"两站三中心"515家。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全市共有基础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学校748所,在校生80.42万人。其中:幼儿园263所,在园幼儿16.76万人;小学284所,在校生32.54万人;初中146所,在校生14.05万人;普通高中29所,在校生8.6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9所,在校生8.24万人;特殊教育学校7所,在校生0.17万人。普通高等学校6所,在校生6.69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100.0%;小学巩固率89.2%;初中巩固率95.1%(省新口径);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1.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8.0%。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清河区及8个乡镇入选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区和乡镇创建名单。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460.52平方米,有线电视用户入户率91.0%,有线电视村民小组接通率100%。全市新增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6.20万户,有线数字电视总用户49.20万户,城区有线数字电视整转率92.2%。实现乡镇电影固定放映点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覆盖率达90.4%,人均公共图书馆总藏量0.62册。新建3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年送戏下乡213场,送电影下乡2.51万场,送书8多万册,送展览25个。7个项目获得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资助,涟水云锦成为我市首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功举办2013淮安(杭州)文化产业招商推介会,集中签约26个文化产业合作项目。启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新增月塔、第一山题刻等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市拥有一级文物226件,二级文物370件,三级文物1971件。 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710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个,卫生监督机构10个,综合医院32个,专科医院11个,中医院6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9个,卫生院129个。各类卫生机构实有病床23467张,其中医院14324张、卫生院7357张;卫生技术人员2.78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186人,注册护士12042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技术人员432人,卫生监督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09人,妇幼卫生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182人。组织开展"淮医国际周"活动,与英国信诺医疗投资有限公司等签订六国8项国际合作协议。建成淮医首个院士工作站。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承办全国比赛5项、省级比赛11项;获得省赛金牌115.5枚、奖牌294.5枚。向省队和"八一队"输送运动员28人。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和比赛逾430项次,参与活动和竞赛群众约240万人次。连续八年荣获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民健身优秀组织奖"。获省体育局"承办全国体育竞赛最佳赛区"和"承办省级体育竞赛最佳赛区"表彰。"韩信杯"象棋国际名人赛、"武林大会走进淮安"等已成为国内外知名赛事。全年销售体育彩票7.23亿元。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能力提高。全市设立自然保护区5个,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7.09万公顷。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89.5%,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74天,优良率74.9%;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优良率94.7%,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54.3分贝,声环境质量等级较好;市区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7.1分贝,声环境质量等级为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0.245万吨和0.186万吨。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科学划定生态红线,扎实推进国家生态市创建,投入6.6亿元建成一批乡镇污水、垃圾等处理设施,新增成片林4.3万亩,金湖、清浦在苏北率先创成省级生态县区并通过国家级技术评估,新增14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和286个市级以上生态村。 十二、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规模小幅增长。年末户籍总人口552.96万人,比上年增加6.15万人,增长1.1%。年末常住总人口482.69万人,比上年增加2.39万人,增长0.5%。城镇常住人口265.77万人,农村常住人口216.92万人。常住人口出生率12.36‰,死亡率7.39‰,自然增长率4.97‰。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56元,比上年增长10.7%;人均消费性支出16919元,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11045元,比上年增长12.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373元,增长13.6%。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6.4平方米。居民恩格尔系数35.3%,其中城镇34.3%、农村36.2%。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参加企业养老保险职工83.46万人,比上年增加12.8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80.82万人,比上年增加4.2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45.26万人,增加1.0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41万人,增加1.13人;参加失业保险61.1万人,增加3.98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77.17万人,参保率95%。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1.15万人,参保率99.1%。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100%社会化发放,支付20.63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37.08亿元。20.53万名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服务,管理率100%。为企业退休人员累计提供37.8万人次免费体检。累计办理助保1.6万人次,发放贷款1.1亿元,2250名助保人员顺利退休。 | RAG-ES | 2024-09-11 |
注释: (1)公报中部分指标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淮安统计年鉴-2013》公布为准。 (2)五大突破: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加速跨越崛起、对内对外开放全面扩大、区域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建设。 (3)十大行动计划:转型升级行动计划、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中心城市建设行动计划、农业现代化行动计划、文化繁荣发展行动计划、民生幸福行动计划、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行动计划、社会管理创新行动计划、党建工作创新行动计划。 (4)十项重点工程:铁路规划建设工程、省运会场馆及环境建设工程、盐化新材料产业发展工程、金融中心规划建设工程、白马湖保护与开发工程、中心城市道路通达工程、西南化工区搬迁工程、淮安综合大市场建设工程、里运河文化长廊规划建设工程、科教产业园规划建设工程。 (5)"4+2"优势特色产业:盐化新材料、特钢、电子信息、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RAG-ES | 2024-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