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肃王墓

明肃王墓

共 1399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1:49

历史沿革

十七年十二月二十日(1420年1月5日),肃王去世,享年四十四岁,谥号“庄”。葬于肃庄王墓。
四十三年六月二十七日(1564年8月3日),肃王朱绅堵去世,享年十七岁,谥号“怀”。葬于肃怀王墓。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明肃王墓园中的七座肃王墓被掘毁,大量文物遭到破坏。
1977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考古队对肃怀王墓进行发掘,完成后回填加以保护。
1990年后,由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加上当地文保意识薄弱,当地居民肆意取挖明肃王墓封土、损毁墓葬玄宫、侵占陵园遗址等,使明肃王墓遭受很大的破坏,现各墓园地面均无享殿、配殿、碑亭等建筑。
2004年,当地村民自筹资金11万元复建肃庄王墓的祖始坛,建成大殿三间。
肃庄王墓

墓葬格局

墓葬综述

明肃王墓有十一座墓葬分布在兰州市榆中县金崖镇来紫堡村平顶峰,按从上到下、从西到东的顺序分别编号为1、2、3、4、5、6、7、8、9、10、11号墓,还有两座墓葬(肃安王墓、肃宪王墓)分布在兰州七里河区。其中已确认墓主的有肃庄王墓(1号墓)、肃怀王墓(7号墓)、肃宪王墓三座,还有十座墓葬尚未探清。

墓葬布局

文物遗存

明肃王墓出土的文物多遭毁坏,现仅存一件陶马、一件浮雕蟠龙狮纽盖铜香熏和两口“长明灯”大缸,但无法确认其墓主。陶马长15厘米,高10厘米。昂首站立于长方形踏板之上,鬃毛卷曲披垂,背上有鞍,口衔环,神态威武。当时被一位村民捡回,施以红漆,马尾也被损坏。铜香薰制作精美,由炉身和双层紫檀木底座组成,整体高25厘米,其中炉身高12厘米,底座高13厘米。炉身上覆狮纽盖,两侧设浮雕蟠龙耳,炉身正中有一“王”字纹,边饰夔龙纹。现为兰州市博物馆收藏。两口缸均为陶制,敞口,口径2米,底径1米,高1米,一口为红褐色,另外一口为棕褐色。长明灯缸和陶马均收藏于榆中县博物馆。当时农民哄抢文物时有一顶凤冠流落于民间,2009年榆中博物馆欲以征集,由于资金原因而搁置,现被私人收藏。另有一件从黄家庄征集来的瓜型铜炉,现藏于榆中博物馆,应该是肃王墓享殿中的礼器。其他文物散落民间。
出土文物

研究价值

明肃王墓规模之宏、墓葬之集中、埋葬时间跨度之长在西北地区罕见。极具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小十三陵”之美称。其内容涉及到明代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及王室的丧葬制度等领域,对研究明代统治者经营西北的边疆政策、藩王制度、宗教信仰以及王室的丧葬制度等方面意义重大。

保护措施

1983年,明肃王墓被榆中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3年,明肃王墓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明肃王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信息

明肃王墓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金崖镇境内。

交通信息

驾车自榆中县人民政府出发,途经太白东路、兴隆山大道到达金崖镇黄家庄村、上伍营村。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