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遗址
共 2471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09:57
历史沿革
东汉桓灵年间(147年~189年),阿育王寺始建,俗名“圣冢”。
元魏二年(494年),北魏皇室后裔拓跋育予以扩建,并首次开塔赡礼舍利。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改名为“成实道场”,仁寿二年右内史李敏二次开塔赡礼。
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625年),勒建并改名为“法门寺”,建成4级木塔。高宗显庆年间,曾修成瑰琳宫24院。
唐真观年间曾三次开塔就地赡礼舍利,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武则天长安四年(704年)、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年)均迎请至宫内供奉。
唐懿宗咸通十五年(874年)正月四日,唐僖宗李儇最后一次送还佛骨时,按照佛教仪轨,将佛指舍利及数千件稀世珍宝一同封入塔下地宫,用唐密曼荼罗结坛供养。
明隆庆三年(1569年),木塔崩塌。
明万历年间,建成13级8面砖塔,高47米。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法门寺因地震塔体倾斜裂缝。
文革期间,红卫兵欲挖地开塔,良卿法师点火自焚,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塔下珍宝。
1981年8月24日,宝塔半边倒塌。
1984年,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将法门寺交由佛教界管理。
1987年,重修法门寺,清理塔基时,在唐代地宫发现唐王室供奉的大批金银器、琉璃器、瓷器等文物和佛指舍利,从此揭开了法门寺佛元新页。
1988年,法门寺对外开放,先后建成大雄宝殿、长廊角亭、钟鼓楼、玉佛殿、千佛阁、真身宝塔和地宫、珍宝馆、禅房、祖堂和图书馆、佛学院、斋堂和寮房等仿唐工程。
1988年,对宝塔、地宫等进行装饰。
2004年元月,法门寺两序大众礼请学诚大和尚晋院住持。
法门寺遗址
遗址特点
法门寺地宫总长为21.12米,总面积达31.48平方米。由踏步漫道、平台、隧道、前室、中室、后室、后室秘龛七个部分组成。有四座石门,均加大锁,宫口在罗汉殿之北距地表极近,大约仅有30厘米左右;口内铺砖,水平距离下降70厘米左右。宫口向北有一段踏步漫道20阶。
文物遗存
综述
地宫后室遗物出土情况
法门寺地宫发现了四枚佛指舍利,出土金银器121件、琉璃器20件、珍珠宝石近400件(颗)、瓷器17件、石质文物12件、漆木器及杂器19件、铁骨文物若干件,各类铜钱几万枚,还有大批丝织品及衣物。此外还出土了《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文》和《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金银宝器衣物》两通碑石。
出土有唐代的绫、罗、纱、绢、绵、绣和印花贴金、描金、、织金品,其中菱纹织金锦和捻金线,在唐代实物中是首次发现。菱纹织金锦的捻金线,其直径仅0.1毫米左右。袱残件,每平方厘米有经丝72根、纬丝14根。平绣中有齐针、接针、顺线、钉线、圈金、铺绒加刻鳞等多种针法。
佛指舍利
第一枚佛骨色白如玉,呈管状,腔体方正,腔内壁有大热星座,高40.3毫米、上宽17.55毫米、下宽20.11毫米、内径13.75~16.5毫米,重16.2克。
第三枚佛指舍利深藏于地宫后室秘龛内。铁函内由表及里依次为曼荼罗坛造像盝顶银宝函、银包角檀香木函、嵌宝水晶椁子、壶门座玉棺。银函上錾刻有“奉为皇帝敕造释迦牟尼佛真身宝函”字样。函盖、函体之四面均錾刻表示圣众集会的曼荼罗坛。
第四枚佛骨安置在地宫前室的四铺菩萨阿育王塔中,塔内有宝刹单檐铜塔一座。铜塔宝刹高耸,斗拱俱全,四门八窗,勾栏焕烂,门列力士,柱饰金狮,气象庄严。
经书残卷
1981年,发现有宋刻《毗卢藏》20残卷,元刻《晋宁藏》579卷,元刻《秘密藏》33残卷,清抄《妙法莲花经》7卷,民国抄经200余卷。其中《晋宁藏》和《毗卢藏》是今已十分罕见的珍本经卷,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版本价值。
玳瑁币
玳瑁币
法门寺地宫中有27000多枚钱币、13枚玳瑁。
宫廷茶具
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一整套宫廷茶具,是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等级最高、配套设施最完整的宫廷茶具,打破了日本茶文化起源说。
双轮十二环太锡杖
法门寺地宫中出土的双轮十二环太锡杖长1.96米,是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体形最大、等级最高、制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
宫廷秘色瓷
法门寺地宫中发现了13件宫廷秘色瓷,并有碑文证实。
法门寺遗址
历史文化
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在朱子桥先生的主持下,法门寺完成了晚明以来最大规模的维修。
1956年8月6日,法门寺遗址被公布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法门寺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荣誉称号
2021年10月,法门寺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