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家墩遗址

共 1719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1:26

历史沿革

1986年,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在汤家墩遗址地表及剖面发现陶鬲足、纺轮等文化遗物。
1987年7月,窑厂工人取土时发现西周时期饕餮纹青铜方彝一件。
1989年发掘汤家墩遗址现场
1989年,汤家墩遗址发掘200平方米,出土陶器、石器、青铜等百余件文物。

遗址特点

综述
汤家墩遗址全貌
汤家墩遗址为商周时期聚落遗址,为北高南低的长方形台地,高出周围地面3~5米,总面积13407平方米,文化层厚3米左右,出土陶器、石器、青铜器等文物百余件。
地层文化堆积
文化堆积1.7米~3.5米,最下面生土层的层面高低起伏较大,局部在文化层下即暴露出原生岩石。文化层最多可划分为10层。
第一层:耕土层,灰黄色土,土质松软,厚5厘米~18厘米。
第二层:黄褐色土,土质较疏松,有少量红烧土颗粒,含陶片、明清瓷片等遗物。深5厘米~8厘米,厚10厘米~20厘米。
第三层:灰黑色土,土质较板结,黏性较大,包含物有陶片、石器等。深20厘米~30厘米,厚25厘米~50厘米。
第四层:黄褐色土,土质较硬,黏性大,出土遗物有陶器、印纹硬陶和石器等。深47厘米~80厘米,厚25厘米~54厘米。
第五层:灰黄色土,土质松软,含大量红烧土块,出土遗物有陶片等,深92厘米~120厘米,厚16厘米~42厘米。
第六层:灰褐色土,土质疏松,含大量红烧土颗粒,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铜器等。深126厘米~145厘米,厚18厘米~64厘米。
第七层:灰黑色土,土质疏松,含水量高,出土遗物有陶器等。深153厘米~204厘米,厚22厘米~64厘米。
第八层:灰褐色土,土质疏松,含少量红烧土颗粒。遗物有少量陶片、石块等。深205厘米~224厘米,厚0厘米~45厘米。
第九层:黄土,较硬,黏性大,分布在探方南部和西部。遗物有陶器、石器等。深240厘米~257厘米,厚0厘米~42厘米。
第十层:黄褐色土,土质较坚硬、板结。遗物有陶器等。深266厘米~275厘米,厚0厘米~16厘米。
遗迹
汤家墩遗址发掘商周时期的灰坑4个,商代残建筑遗迹1处。灰坑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口大底小,坑口直径1.2~2米、深0.5~0.8米,坑内填黑灰土以及大量陶片等。建筑遗迹仅见柱洞16个,洞柱多为圆形,洞口直径0.2~0.4米、洞深0.2~0.5米,其中有部分柱洞在洞底垫一个鹅卵石作柱础。

文物遗存

综述
兽面纹青铜方彝底部
汤家墩遗址出土遗物100余件,石器有斧、铸、铲、簇、白、杵、砺石等;铜器有臿、镰、镞、刀等;陶器有鬲、鼎、罐、碗、斝、豆、盆以及陶纺轮、陶网坠等,以红陶为主,多夹砂陶,纹饰有绳纹、菱形绳纹、附加堆纹,尤以菱形绳纹最多,具地方特色。同时在周文化层内还出土有铸造青铜器的陶范,堆塌残片等。
兽面纹青铜方彝
兽面纹青铜方彝
1987年7月,周潭七井村村民挖出,为本地铸造。通高44厘米,重11.5公斤。盖、身、足三部分组成,上宽下窄。盖与直口、深腹、方边、斜直壁的方彝之身以子母口相接,扣合严丝合缝,浑然一体。彝身上部的两面各置一銴,可双手提取。平底,长方形直圈足,足下无缺口,上部有半圆形穿。圈足内悬挂着一个铜铃,内有圆柱状长舌,用手摇之,可发出清脆悦耳之声。

研究价值

汤家墩遗址对研究江淮地区商周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兽面纹青铜方彝的发现,说明汤家墩上的先民们有了较为固定的居住场所和自己的铸铜作坊,掌握具备了冶炼、制造青铜器的技术和能力,为研究冶炼和制造青铜器提供了重要资料。

保护措施

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6月,汤家墩遗址被公布为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汤家墩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汤家墩遗址位于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周潭镇七井村竹山组西南100米处。

交通信息

自驾:自铜陵市郊区周潭镇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汤家墩遗址,路程约1.9千米,用时约18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