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09-01-01 00:00

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困难,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围绕全年目标任务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全县呈现出经济增长、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综合

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8.23亿元,按可比价格(下同)计算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1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61.29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39.73亿元,增长11.6%。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4.5:52.5:33调整为14.6:51.8:33.6。人均生产总值25376元,比上年增长8.6%。

服务业发展加快。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增速11.6%,超过GDP增速0.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去年提高0.6个百分点。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0%。

民营经济彰显活力。年末全县个体私营户数达到8666户,同比增长23.8%;从业人员4.7万人,同比增长27.84%;注册资金23.38亿元、营业收入350.85亿元、上缴税金1.89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21.2%、21.5%、4%。其中私营业户1044户,从业人员2.86万人,注册资金20.98亿元,营业收入270.05亿元,上缴税金1.1亿元。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49亿元,比上年增长4%。其中:农业总产值21.6亿元,增长3.7%;林业产值0.84亿元,增长1.7%;牧业产值11.3亿元,增长5.1%;渔业产值0.63亿元,增长2.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12亿元,增长1%。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2.24万亩,增长8.4%,粮食总产44.62万吨,增长9.5%,单产483.7公斤/亩,增长1.1%;小麦播种面积50.2万亩,增长5.2%,总产22.67万吨,增长5.6%,单产451.8公斤/亩,增长0.4%;玉米播种面积41.33万亩,增长11.7%,总产21.68万吨,增长13.7%,单产524.5公斤/亩,增长1.8%。蔬菜播种面积9.11万亩,下降4.1%,总产15.22万吨,增长16%,单产1671.4公斤/亩,增长20.9%。棉花播种面积18.53万亩,下降37.6%,总产1.8万吨,下降40%,单产97公斤/亩,下降3.9%。油料播种面积0.54万亩,下降28.3%,总产0.19万吨,下降14.5%,单产342.9公斤/亩,增长19.3%。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荒地造林面积133公顷,四旁植树200万株,幼林抚育面积400公顷,成林抚育面积8000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9%。

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183万千瓦特,增长5.7%,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66.62万千瓦。农用拖拉机12324台,联合收割机2025台;机耕面积49443公顷,有效灌溉面积47985公顷。农业用电量7829万千瓦时;地膜使用量555吨;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量)4.29万吨。农村生活设施不断完备,自来水受益村达到750个,新增24个,全县已实现村村通电、通公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

三、工业

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4.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下同)331处,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258.84亿元,增长19.89%;实现工业增加值44.07亿元,增长15%。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58.41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23.35%。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产销率达到101.33%。全县工业用电量3.48亿千瓦时,下降14.4%。

工业效益显着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263.7亿元,增长14.07%;实现利税总额27.89亿元,增长17.99%;利润总额15.4亿元,增长11.46%;税金总额12.49亿元,增长27.18%。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76.2%,提高10.3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0.7万元/人,增长16.3%。

四、固定资产投资、建筑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19个,完成投资75.81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其中:城镇投资完成66.92亿元,增长31.64%;农村投资完成5.96亿元,增长19.5%;房地产投资2.93亿元,增长15.81%。分行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6亿元,增长14.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0.35亿元,增长33.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2.86亿元,增长21.9%;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3.4:66.4:30.2。

房地产供需状况良好。全年商品房屋施工面积40.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5%,其中住宅32.8万平方米,增长9.7%。房屋新开工面积24.4万平方米,增长22.1%。商品房销售面积15.9万平方米,增长24.6%,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4.9万平方米,增长21.3%。商品房销售额28295万元,增长31.2%,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24495万元,增长26.7%。

建筑企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全县五级资质以上建筑企业达14家,完成施工产值1.98亿元,增长3.1%;建筑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2.4万元/人。

五、经济贸易

消费品市场需求稳步扩大。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县城零售额15.96亿元,增长20.9%;县以下零售额26.59亿元,增长18.7%。全县限额以上贸易企业达到121家,实现零售额27.4亿元,增长19.8%。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企业实现零售额4亿元,私营企业实现零售额19.9亿元,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零售额3.5亿元。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实现零售额23.3亿元,住宿餐饮业企业实现零售额4.1亿元。

城乡市场繁荣昌盛。全县各类市场交易额228亿元,增长38.8%。过亿元的市场25处,过20亿元的4处,过30亿元的2处。

对外贸易下降明显。全县进出口总额完成374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9.6%。其中:出口3390万美元,下降38.8%;进口350万美元,下降46.3%。

六、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蓬勃发展。境内通车里程1450公里。全县公路运输客运量完成13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6008万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0%、31.5%;完成货运量138万吨,货运周转量29700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1.9%、7.5%。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96万辆,其中个人汽车1.86万辆,比上年增长10%。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全县邮电业务总量16702.99万元,比上年增长3.44%。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2952万元,增长2.1%;邮政业务总量3750.99万元,增长21.9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8.32万户,下降13.6%;移动电话用户21万户,增长9.6%;电话普及率62.8部/百人,互联网用户2.39万户。

七、财政、金融

财政实力逐步增强。全县财政总收入实现33221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地方财政收入17500万元,增长15.1%,其中:增值税收入1483万元,增长4.4%;营业税收入2636万元,增长21.8%;企业所得税收入784万元,下降14.5%;行政性收费2331万元,增长53.1%。全县财政支出62568万元,增长19.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913万元,增长8.2%;教育支出11557万元,增长6.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832万元,增长10.9%。

金融业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8.29亿元,比年初增加19.9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4.33亿元,比年初增加18.43亿元,人均储蓄存款13780元。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3.56亿元,比年初增加5.61亿元;其中工业贷款10.18亿元,比年初增加1.53亿元;商业贷款1.8亿元,比年初减少2.24亿元;农业贷款17.97亿元,比年初增加3.89亿元;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1.79亿元,比年初增加1.7亿元。

八、教育、卫生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2009年拥有小学学校60所,小学在校学生3.51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教职工1983人,专任教师1919人,体育运动场面积25.22万平方米,拥有计算机541台,图书25.93万册。初级中学16所,在校生14619人,毕业生6197人,初中升学率85%。高级中学2所,在校生8081人,毕业生3311人,高中升学率75%。普通中学教职工1903人,专任教师1818人,达标体育运动场馆17所,体育运动场面积29.35万平方米,拥有计算机1558台,图书36.51万册,电子图书876GB。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2770人,专任教师8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45人,教职工7人,其中专任教师5人。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13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060张,卫生技术人员1416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483人,注册护士243人。全年诊疗60.03万人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9‰,婴儿死亡率1.76‰,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

九、人口、居民生活、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138501户,总人口466878人,其中:农业人口408916人,非农业人口57962人;女性230290人,占总人口比重49.32%;18岁以下77339人,占总人口比重16.6%;60岁以上68429人,占总人口比重14.7%。全年出生人口4867人,出生率10.45‰;死亡人口3088人,死亡率6.63‰;人口自然增长率3.81‰。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34元,比上年增加456元,增长8.5%。其中:工资性收入2235.03元,增长16.7%;家庭经营收入3856.6元,增长3.2%;财产性收入41.51元,增长28.2%;转移收入100.86元,增长16.1%

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3148万元,增长17.9%;在岗职工平均人数16330人,下降4.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299元,比上年增长18.5%。

社会保障能力逐步增强。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7个,床位1302张。全县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万人、2.7万人、1.38万人。全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救助1.8万人,其中:城镇低保3009人,农村低保14763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39.74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29万人。

时光轴

RAG8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困难,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围绕全年目标任务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全县呈现出经济增长、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发展态势。一、综合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8.23亿元,按可比价格(下同)计算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1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61.29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39.73亿元,增长11.6%。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4.5:52.5:33调整为14.6:51.8:33.6。人均生产总值25376元,比上年增长8.6%。服务业发展加快。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增速11.6%,超过GDP增速0.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去年提高0.6个百分点。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0%。RAG-ES2024-09-11
民营经济彰显活力。年末全县个体私营户数达到8666户,同比增长23.8%;从业人员4.7万人,同比增长27.84%;注册资金23.38亿元、营业收入350.85亿元、上缴税金1.89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21.2%、21.5%、4%。其中私营业户1044户,从业人员2.86万人,注册资金20.98亿元,营业收入270.05亿元,上缴税金1.1亿元。二、农业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49亿元,比上年增长4%。其中:农业总产值21.6亿元,增长3.7%;林业产值0.84亿元,增长1.7%;牧业产值11.3亿元,增长5.1%;渔业产值0.63亿元,增长2.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12亿元,增长1%。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2.24万亩,增长8.4%,粮食总产44.62万吨,增长9.5%,单产483.7公斤/亩,增长1.1%;小麦播种面积50.2万亩,增长5.2%,总产22.67万吨,增长5.6%,单产451.8公斤/亩,增长0.4%;玉米播种面积41.33万亩,增长11.7%,总产21.68万吨,增长13.7%,单产524.5公斤/亩,增长1.8%。蔬菜播种面积9.11万亩,下降4.1%,总产15.22万吨,增长16%,单产1671.4公斤/亩,增长20.9%。棉花播种面积18.53万亩,下降37.6%,总产1.8万吨,下降40%,单产97公斤/亩,下降3.9%。油料播种面积0.54万亩,下降28.3%,总产0.19万吨,下降14.5%,单产342.9公斤/亩,增长19.3%。RAG-ES2024-09-11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荒地造林面积133公顷,四旁植树200万株,幼林抚育面积400公顷,成林抚育面积8000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9%。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183万千瓦特,增长5.7%,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66.62万千瓦。农用拖拉机12324台,联合收割机2025台;机耕面积49443公顷,有效灌溉面积47985公顷。农业用电量7829万千瓦时;地膜使用量555吨;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量)4.29万吨。农村生活设施不断完备,自来水受益村达到750个,新增24个,全县已实现村村通电、通公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三、工业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4.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下同)331处,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258.84亿元,增长19.89%;实现工业增加值44.07亿元,增长15%。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58.41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23.35%。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产销率达到101.33%。全县工业用电量3.48亿千瓦时,下降14.4%。RAG-ES2024-09-11
浏览 7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