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孔庙
共 1926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1:34
历史沿革
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始建安福孔庙。
宋末元初,安福孔庙毁于战火。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安福知县按照朝廷统一的格式再建安福孔庙。
明朝末年,安福孔庙毁于兵火,仅存大成殿。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建安福孔庙内大成殿两庑、棂星门、戟门、崇圣祠、文昌祠及学署等10余处,历时两年。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安福孔庙进行较大的维修和扩建,除将原有殿宇修理外,并增设露台、内泮池;迁移明伦堂于殿右,续建教谕署于明伦堂后,训导署于崇圣祠后。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安福孔庙竣工,总面积达到9000平方米。
清咸丰五年(1855年),安福孔庙为太平军所毁。
清同治二年(1863年),按清朝颁布的府县规制,安福孔庙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重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修葺安福孔庙。
1990年,安福县人民政府对安福孔庙进行修葺。
1995年12月,安福孔庙修葺完成。
1996年,安福孔庙正式对外开放。
安福孔庙
建筑格局
结构
特点
安福孔庙作为宫殿式建筑,在结构、构造和装饰上大量使用江西民间做法,是宫殿式建筑地方化,其主要建筑物均以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利用层迭推进的门阙、津桥、院落丰富空间的变化,突出尊崇孔子的主题;利用层迭推进的门廊迥折,来体现殿堂的幽深肃穆,以双层出阁的屋顶和龙首飞翘的檐角,来衬托门殿的雄伟。安福孔庙是根据明清两代皇帝钦定的天下孔庙统一样式而建造的;根据明清两代钦定的天下孔庙统一样式建造,在完全仿造皇宫的结构布局中又结合了南方园林建筑的特点。
主要建筑
大成门
大成门由10根石柱构成,中间有2根石柱为镂空飞凤盘龙柱,刻有一凤一龙,龙鳞、凤羽雕凿精致,石柱上有斗拱,斗拱上有梁架。大成门设前后厅,楼门上有阁楼,装饰有双凤及花草纹林雕。
大成殿
大成殿为重檐脊歇山顶,高14米,宽25米,采用台梁框架结构,台基拱柱,横梁穿方,8根合抱楠木大柱支撑大屋架。殿外回廊54根八角型红石础柱,犹如54位威武的卫士。四周回廊宽敞,24根石质檐柱排列井然、间距合理。柱上斗拱交错,如菊瓣绽放,空灵透达。前廊天棚为圆弧形拱顶,均用小板横接拼成,给人以柔和之感。联接殿柱的地方镶有圆板。每幅板画绘有优美的彩画,内容包含人物山川、花鸟虫鱼。大殿左右各置大鼓铁钟一座,古时每天有专人定时敲打,为祭孔必须的礼器。殿前一块占地100平方米,高于地面1米的平台,称露台,也称月台;台面全部以青石板铺就,三面绕以石转栏,北与大成殿前廊相接,正南下阶处设有石质龙戏珠。
文物遗存
历史文化
相关诗词
《疏影·安福孔庙苔痕感怀》康昭标
面廊尽处。看苔藓欲活,深意如许。似淡又浓,湿翠迷濛,终酿充足时雨,泥花漠漠墙腰暗。绽润土,蚯涎新吐。却到来,稀疏村妇,背上小儿初乳。
长久游客未到,便引来杂草,偷上阶础。路滑泥黏,鞋印粗粗,猜忆有人初步。繁华书梦难留醉,怕而今,无人诵书。愿晴日,多少顽童,来把书声曼舞。
相关楹联
《庐陵文化博览》收录有安福孔庙楹联一幅:“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酋出,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
活动建设
2022年7月,由安福县文广新旅局打造的系列主题活动“扬国学精粹·铸时代华章”首场演出在安福孔庙广场拉开大幕。此次国学系列活动通过歌、舞、小品、知识抢答、展板等形式来展现“仁、孝、义”,旨在弘扬博大精深的儒学文化,展现中华的传统美德。
文物保护
2013年3月5日,安福孔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安福孔庙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平都镇文庙路59号。
开放时间
全天
交通线路
安福县内乘坐公交2路、601路至安福孔庙处下站,即可到达安福孔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