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山遗址
小黄山遗址
共 2036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0:35
历史沿革
1984年,嵊州市文物管理处在文物普查时发现小黄山遗址。
2005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曹娥江流域史前文化遗址专题调查时确认并发现小黄山遗址下部堆积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年代跨度大,延续时间长。
小黄山遗址
2005年3月22日~8月5日,浙江省考古研究所考古挖掘正式进行,发掘面约1000平方米,分A、B两区,揭示大量储藏坑等遗迹,出土石器、陶器等器物数百件和大量陶片标本。
遗址特点
综述
小黄山遗址
小黄山遗址坐落于相对高度10米左右的古台地上,遗址周围是曹娥江上游长乐江宽阔的河谷平原。小黄山遗址原有面积5万平方米左右,并可区分为大体同时的两个聚落。
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小黄山遗址发现大量可能用于储藏坚果或块茎类淀粉植物的储藏坑,多方形、圆形,坑壁陡直规整,坑底平整,最大储藏坑直径达1.9米,坑深1米左右。部分储藏坑上口长方形,下部圆形,坑底置放石磨盘,个别土坑口小底大略呈袋状,还存在大坑套小坑的现象。储藏坑周围常有柱坑类遗迹发现,分析推测储藏坑上应该有简陋棚蓬建筑覆盖。在B区还发现火塘遗迹。在居住区边缘发现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一座,头向东,随葬夹炭红衣陶圈足盆、夹炭红衣陶圈足罐各一件。在A区还发现当时临沟有一排长25米以上的建筑。
第一阶段地层出土了大量器物,其中陶器以夹砂红衣陶占绝大多数,陶器胎壁粗厚,器形硕大,制作原始。平底器、圈足器为主,圜底器少见,不见三足器。器种单调,盆、钵、盘、罐、釜为基本陶器群,盆、盘、钵数量多,形态丰富。绝大部分陶器素面红衣,少量陶器口沿部刻划有网格纹,绳纹少见。陶器口沿、肩腹部流行把手(鋬)或系。夹砂红陶敞口平底盆形态特征与浦江上山遗址出土夹炭红衣陶平底敞口盆十分相似。
第一阶段地层还出土了大量采自河漫滩的砾石料,许多砾石上留有人工打击的痕迹。玄武岩质磨盘、饼状磨石出土数量多,最具特征。磨制石器数量不多,岩性以凝灰岩、硅质泥岩居多。石锤、穿孔石器及便于捆绑的石球也很具特色。这一地层还发现了石雕人首,由砾石制成,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陶器中夹砂灰陶数量明显增加,陶器胎壁趋薄。平底器、圈足器、圜底器为大宗,不见三足器。盆、钵、罐、釜、豆为常见陶器群。敛口钵、双腹豆、夹砂灰陶折肩卵腹绳纹釜、甑等陶器的形态特征,交错拍印(滚压)绳纹、镂孔放射线和红底白彩的装饰风格等与萧山跨湖桥类型文化同类陶器有着传承发展关系。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少量夹炭陶。夹炭红衣陶红色艳丽、夹炭黑陶黑色乌黑纯正。圜底器、平底器、圈足器常见,不见三足器。夹砂灰陶圜底釜、双鼻与口部齐平的平底罐、平底盆、平底盘、钵和小杯常见。绳纹流行,部分陶器外壁残存制作陶器时草刮痕迹。
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堆积遗物显示为良渚文化晚期遗存。
墓葬
小黄山遗址B区T1发现了一座长方形的竖穴坑墓(长140厘米,宽60厘米,深20厘米),头部朝东,因为墓穴面积狭窄,考古人员确认它为小孩的墓穴,随葬品有夹砂红衣陶圈足盆、夹砂红衣陶圈足罐各1件。该墓葬与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墓葬具有很多的相似性。
文物遗存
综述
小黄山遗址出土陶器
小黄山遗址出土陶器中夹砂红衣陶占绝大数,以平底器、圈足器为主,大口盆、平底盘、钵、双耳壶、平底罐、圈足罐等为常见陶瓷群,而背壶、尖底瓶等鲜见于其他遗址。
尖底瓶
小黄山遗址出土尖底瓶
尖底瓶,用泥质夹细砂制成,外表施红衣,小口、尖底、深腹、整器呈梭形,可用于盛装液体。尖底瓶口径14厘米、高45厘米。
石雕人首
石雕人首
石雕人首,高9.5厘米、宽4厘米,呈青灰色,用自然石块制作而成,正面呈椭圆形,中、下部有对穿孔,下部孔略残缺,整体呈现额头、双眼、鼻子、嘴部特征,略似人的脸部造型。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中已发现的最早的石雕人首。表明小黄山先民能在玄武岩质砾石上运用钻、刻、掏、挖等工艺。
所获荣誉
小黄山遗址被评选为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研究价值
小黄山遗址是曹娥江流域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曹娥江流域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研究的重大突破。小黄山遗址地处在曹娥江流域上游河谷地带,遗址中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发现,为探索浙江省乃至东南沿海地区人类迁徙发展的模式提供了新的个案资料,有力支持了人类由山区丘陵向平原、沿海岛屿迁徙发展的观点。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小黄山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小黄山遗址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上杜山村小黄山。
交通信息
自驾:自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小黄山遗址,路程约12.7千米,用时约26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