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市博物馆
宜城市博物馆
共 2059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30 15:58
历史沿革
1982年2月2日,经原宜城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宜城县博物馆,与原县文化馆合署办公(宜政文[1982]2号)。
1984年4月,宜城县博物馆与宜城县文化馆分离,成立了宜城县博物馆党支部,原宜城县文化局党委委派了书记、馆长,先后在原宜城县曲剧团、宜城县文化局借房办公。
1988年上半年,开始宜城博物馆的选址、设计、圈地工作。
1990年下半年,破土兴建宜城县博物馆陈列楼。
1993年夏,宜城县博物馆峻工;同年10月1日,宜城县博物馆正式开馆。
1994年9月,宜城撤县建市,“宜城县博物馆”更名为“宜城市博物馆”。
2010年5月,宜城市博物馆迁至中华大道9号;同年12月28日,宜城市博物馆新馆文物陈列面向社会开馆试运行。
2015年6月,经宜城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研究调整,将“宜城市楚皇城文物保护工作站”并入“宜城市博物馆”,对外保留牌子(宜机编〔2015〕52号)。
建筑格局
布局
宜城市博物馆是一座现代建筑与仿古建筑相结合,集教育、观赏、游乐于一体的新时代博物馆,占地面积22544平方米,建筑面积5990多平方米,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
宜城市博物馆布局呈四合院式,内设亭廊水榭,由主入口区、主馆区、副馆区几部分组成。主入口区位于布局的中轴线上,由门卫室、入口、文化广场组成,其后为主馆区,主馆区后面是副馆区。用地面积3500平方米;主馆区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副馆区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主要用来展示书画、玉石、交流展览、文物库房等;办公区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主要用于接待、后勤、办公、文物研究及处理等。
展厅
馆藏文物
综述
宜城市博物馆藏品主要通过征集、考古发掘、捐赠、收购等途径取得。馆藏文物主要为遗址、墓地出土文物。文物藏品分为石器、陶瓷器、铜器、铁器、石雕、金银器、玉器、其它等八类。截至2019年末,宜城市博物馆藏品有11213件/套,其中珍贵文物337件/套。
重要藏品
宜城市博物馆重要藏品有:东汉线刻龙风纹细颈铜瓶;春秋镶嵌龙纹铜盏;战国镶嵌龙纹铜敦;东汉禽兽规矩铭文铜镜;东汉鸟兽纹铭文铜镜;六朝“长宜高官”铜镜;春秋早期窃曲纹铜方壶;战国中期镶嵌龙纹铜盖豆;春秋中期蟠虺纹铜簋;战国“竟之羡”铜鼎;战国竞之羡铜鼎;西汉舞乐白玉人。
藏品保护
宜城市博物馆建有专门的文物库房和配备相应的保护设施,严格按照《藏品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进行管埋。具有历史、艺术或科学价值的一、二、三级藏品,经省级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的严格鉴定,均建立文物藏品档案和电子文本;藏品的保管工作做到制度健全、账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运用传统方法对一些破损藏品器物进行修复保存。
文化活动
综述
宜城市博物馆不断开展交流合作活动,利用馆藏文物进行陈列和科学研究,展示研究成果,宣传文物法律、法规,保护宜城市境内的物质文化遗产,为宜城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学术研究
宜城市博物馆先后有5篇发掘报告和20多篇研究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其中2000年,《宜城郭家岗遗址发掘报告》获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2001年,“塑胶泥修复古陶瓷工艺和古陶瓷修复简易方法”获首届中国古陶瓷修复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2005年,《玻璃胶修复文物做旧新方法》获湖北省艺术科研成果优秀奖;2006年《古陶瓷修复方法》获宜城市第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重要活动
1988年11月18—20日,宜城市博物馆与武汉大学联合举办“楚国历史与文化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共有八个国家或地区的学者95人与会,交流论文61篇。
2002年9月,宜城市博物馆与宜城市政府联合举办“湖北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学术研讨会”,共有学者84人与会,交流论文48篇。
2000年10月16日,湖北省考古所及法国考古专家来宜城市博物馆参观交流。
2006年12月、2007年10月,宜城市博物馆二次与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联合在宜城境内进行田野考古调查,探讨楚国都城与楚文化的发展、演变关系。
所获荣誉
2013年5月,宜城市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2013年11月,湖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授予宜城市博物馆AAA级旅游景区。
机构设置
单位性质:社会公益性国营事业单位。
经费来源:地方财政(县级)全额拨款。
机构设置:博物馆现有工作人员13人,内设考古部、保管部、陈列部、内保股、办公室五个部门。
人员编制、组成:核定人员编制12人,实有人员12人。专业技术人员6人中,文博专业技术人员5人。
观众接待:年观众人数约50000人次。
历任馆长:肖冠英(1984.4.27一1986.8.14);詹务正(1986.8.15-1990.5.7);李福新(1990.5.8—2003.10.17);王勇(2003.10.18)。
参观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