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贵阳市统计局
2007年3月15日
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解决好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全市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达到602.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93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291.73亿元, 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273.22亿元,增长13.6%。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3%、48.4%和45.3%。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17025元,按年末汇率折算,约合2180美元。
二、农 业
农业生产保持基本稳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2.6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3.5%;油料种植面积3.9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4%;蔬菜种植面积4.8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1.0%。受部分地区严重干旱和烤烟种植计划调整的影响,全年粮食产量58.07万吨,比上年下降5.1%;烤烟产量1.82万吨,比上年下降12.0%。油菜籽产量6.26万吨,比上年增长2.4%;蔬菜产量 105.48万吨,比上年增长13.1%。
表一 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指 标 | 2006年 | 比上年增长(%) |
粮 食 | 58.07 | -5.1 |
夏 粮 | 10.44 | -3.0 |
秋 粮 | 47.63 | -5.6 |
蔬 菜 | 105.48 | 13.1 |
油 料 | 6.70 | 4.0 |
油菜籽 | 6.26 | 2.4 |
花 生 | 0.24 | 3.8 |
烤 烟 | 1.82 | -12.0 |
水 果 | 7.83 | 14.1 |
茶 叶 | 0.18 | 15.7 |
林业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完成造林面积0.27万公顷,退耕还林面积,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75万公顷。主要林产品产量:生漆33.1吨,比上年增长11.9%;油桐籽254.12吨,比上年增长8.7%;油茶籽155.4吨,比上年增长39.1%。
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19.27万吨,比上年增长6.7%;牛奶产量2.46万吨,比上年增长14.8%;水产品产量1.15万吨,比上年增长8.9%。
表二 畜牧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 标 | 单 位 | 2006年 | 比上年增长(%) |
肉类总产量 | 万吨 | 19.27 | 6.7 |
#猪肉 | 万吨 | 16.28 | 6.7 |
牛奶 | 万吨 | 2.46 | 14.8 |
禽蛋 | 万吨 | 1.51 | 8.3 |
大牲畜年末存栏数 | 万头 | 45.61 | -0.8 |
猪年末存栏数 | 万头 | 133.38 | -0.2 |
羊年末存栏数 | 万只 | 4.89 | -7.7 |
新农村建设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农田机耕面积实现较快增长。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7.1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9.4%;全年实现机耕面积3.93万公顷,增长67.1%;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2.87万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6.47万吨,增长1.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产业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4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4.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27.37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40.63亿元,轻工业实现增加值86.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5%和11.5%;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152.17亿元,增长12.8%;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129.91亿元,增长18.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7.88亿元,比上年增长9.8%;高技术工业实现增加值37.26亿元,比上年增长11.9%;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70.13亿元,比上年增长20.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38.8亿元,比上年增长26.5%;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45.9亿元,增长68.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6.05%;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79.82%,比上年增加21.8个百分点。
表三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 标 | 单 位 | 2006年 | 比上年增长(%) |
原煤(全社会口径) | 万 吨 | 677.61 | 18.2 |
焦炭 | 万 吨 | 81.75 | 7.8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99.24 | 6.0 |
铝 | 万 吨 | 37.00 | 59.3 |
成品钢材 | 万 吨 | 34.13 | 10.3 |
轮胎外胎 | 万 条 | 387.41 | 4.2 |
磷矿石(全社会口径) | 万 吨 | 640.08 | -0.8 |
化肥 | 万 吨 | 162.25 | 62.4 |
彩色电视机 | 万 部 | 74.51 | 0.6 |
移动电话机 | 万 部 | 37.00 | -32.6 |
水泥 | 万 吨 | 410.17 | 22.2 |
卷烟 | 亿 支 | 474.16 | 1.8 |
中成药 | 吨 | 27593.00 | 26.3 |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7.75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2亿元,实现税金总额8.23亿元。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26.7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77.3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在宏观调控中保持合理增长。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3.11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净增加69.14亿元。
表四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指 标 | 2006年 | 比上年增长(%)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413.11 | 20.1 |
按计划管理渠道分 | ||
#基本建设 | 179.15 | 26.8 |
更新改造 | 89.78 | 19.1 |
房地产开发 | 108.54 | 19.1 |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 | ||
#国有投资 | 176.63 | 19.0 |
私营个体 | 53.21 | 30.4 |
港澳台投资 | 5.34 | -31.5 |
外商投资 | 14.48 | 98.7 |
从行业投资完成情况来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01亿元,比上年增长29.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6.93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工业完成投资12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9.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8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市场保持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4.96亿元,比上年增长15.0%。从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14.46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占零售总额的91.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占零售总额的8.7%。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额179.52亿元,比上年增长14.8%;住宿和餐饮业完成零售额50.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增幅高于批发零售贸易业1.8个百分点。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4%;消费品价格上涨0.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2%。
表五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指 标 | 价格指数 |
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 | 101.1 |
食品类 | 102.9 |
烟酒及用品类 | 99.7 |
衣着类 | 93.4 |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 | 100.4 |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 | 100.9 |
交通和通讯类 | 98.1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 | 105.0 |
居住类 | 101.9 |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保持稳定。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为11.1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6%。其中:出口总额8.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进口总额3.1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5.3%。
在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8.37亿美元,增长13.6%,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74.8%;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2.80亿美元,下降28.4%,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25.0%;其他贸易方式进出口总额为160万美元,下降81.3%。从产品结构看,全年化学及相关工业类产品实现出口3.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0%;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部件类产品实现出口1.23亿美元,下降21.6%;塑料、橡胶及其制品类产品实现出口0.88亿美元,增长23.4%;矿产品实现出口0.85亿美元,下降9.0%。
2006年批准外商投资项目30项,实际直接利用外资 70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6633.72万吨,比上年增长5.8%,其中:铁路1466.6万吨,增长8.8%;公路5142万吨,增长4.8%;航空1.62万吨,增长17.1%;水运23.5万吨,比上年增长56.7%。完成旅客发送量22061.72万人次,增长4.7%,其中:铁路819.5万人次,增长16.7%;公路208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9%;航空188.7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8.2%;水运15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9%。
年末全市民用车辆保有量达到27.28万辆,比上年增长14.9%,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3.18万辆,比上年增长24.8%;私人轿车5.14万辆,比上年增长40.7%。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34亿元,增长14.2%;电信业务总量60.57亿元,增长25.9%。年末电话总用户278.68万户,比上年增长7.5%,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10.34万户,比上年下降4.7%;移动电话用户168.34万户,比上年增长17.4%。全市电话普及率78.47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47.4部/百人,年末电话交换机容量399.23万门,互联网用户达到58.66万户。
全年共接待海外旅游人数8.92万人次,创汇3904.16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0%和57.4%;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844.7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81.4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0%和39.4%。旅游总收入84.54亿元,比上年增长40.0%。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5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一般预算内收入61.58亿元,比上年增长23.7%;一般预算内支出87.93亿元,比上年增长21.1%。
金融运行保持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494.17亿元,比年初增长18.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513.18亿元,增长7.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82.20亿元,增长17.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02.85亿元,比年初增长15.9%,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851.82亿元,增长22.5%;短期贷款余额302.90亿元,增长2.6%。全市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527.64亿元,现金支出2478.97亿元,收支相抵,净回笼现金48.66亿元,比上年多回笼现金7.64亿元。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全年保费收入19.61亿元,比上年增长30.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03亿元,寿险保费收入10.81亿元,分别增长20.0%和38.8%。全年保险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财产险赔款和给付3.44亿元,寿险赔款和给付1.11亿元,分别增长15.3%和2.4%。
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11家。股票交易户数为19.52万户,比上年增长3.7%;全年证券交易总额为433.13亿元,其中:A股及基金交易额为431.5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全年安排科技三项费7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1.0%,实施市级科技项目243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贵阳软件园、春晖博士园等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首次认定贵阳市公交新能源、贵阳市数控线切割、贵阳市节能技术应用等17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高新技术和优势产业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低成本太阳能多晶硅、铜基无银电接触材料、高分子蛋白调节因子等开发获得成功,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实施了ERP、CAD等制造业信息化改造。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实施了花卉平台及组培车间建设、甜椒新品种扩大推广示范、安地斯亚果引种实验等一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项目。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建成的县级生产力中心达到7家。产学研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24个。
知识产权工作不断推进,专利行政执法力度得到加强。全年全市专利申请量为1773件,比上年增长14.7%,占全省申请量的66.0%;专利授权量914件,占全省授权量的68.0%,其中:发明专利134件、实用新型专利611件,外观设计专利169件。
教育基础得到夯实,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2406人,在学研究生6759人,毕业生1293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55万人,在校生21.44万人,毕业生4.88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89万人,在校生9.21万人,毕业生1.55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26万人,在校生6.22万人,毕业生1.80万人;普通初中招生5.35万人,在校生15.47万人,毕业生5.27万人;普通小学招生6.35万人,在校学生38.09万人,毕业生5.69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8.52万人;全市特殊教育招生197人,在校生1689人,毕业生142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产业稳步发展。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群众艺术馆2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9个,图书馆藏书量327万册,比上年增长0.9%。全市有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5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0%,电视人口覆盖率98.3%。全年出版图书1471种,其中:新出版584种;印刷出版杂志75种,总印数达到1375万册;印刷出版报纸25种,总印数达到25173万份。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有乡卫生院以上的卫生机构295个,其中:医院106个、卫生院77个、卫生防疫机构13个、妇幼保健机构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个、卫生监督所12个。卫生机构有病床16297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4241张。全市有卫生技术人员18603人,其中执业医师8223人,执业助理医师150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和医疗床位5.24人和4.59张。
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工程,促进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竞技体育基础不断夯实,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在全省首届青少年运动会18个大项316个小项目的比赛中,获得奖牌414枚,其中金牌223枚、银牌107枚、铜牌84枚。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年末市区道路总长度达到,道路面积1141万平方米,桥梁84座,其中:立交桥17座。公交运营车辆1574辆,折合标准运营车辆1616标台,运营线路网长度,公交客运总量47479万人次,城市出租汽车3017辆。
全市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116万立方米/日(不含自备水源),供水管道长度。全年供水总量21335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11186万立方米。
年末有煤气用户33.57万户,液化气用户20.0万户。全年煤气供气量20239万立方米,其中家庭用量7884万立方米;液化气供气量25855吨,其中家庭用量22110吨。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新增工业废水处理能力8130吨/日和工业废气处理能力32万标立方米/时,清洁能源工程建设、环境敏感区域及饮用水源保护等项工作。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市空气污染指数年平均值为70,空气质量为优或良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93.97%,市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为0.085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年平均值为0.064毫克/立方米,接近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平均值为0.019毫克/立方米,保持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内;地面水环境质量保持在良好状况,地面水水质达标率为95.8%,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进一步下降,分别为55.6分贝和67.9 分贝。
年末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公共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地率39.9%,绿化覆盖率41.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常住一年及以上)为355.14万人,比上年增加2.05万人,增长0.6%。全市人口出生率11.85‰,人口死亡率6.10‰,人口自然增长率5.75‰。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1222元,比上年增长13.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42元,比上年增长9.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8%。
城市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38.29%下降到2006年的37.85%。
劳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职工工资收入稳步提高。年末全市在岗职工59.11万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8524元,比上年增长11.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有17942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411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巩固,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制度全面推进,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7.91万人,比上年增长10.7%;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31.74万人,比上年增长5.8%;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61.94万人, 比上年增长15.4%。
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城乡各级办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共82个,有床位2219张,年末收养人员1567人;城镇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34个,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458个;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达12.13万人,其中: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7.89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4.24万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842人。全年民政部门接受社会捐赠款数82.0万元,接受捐赠衣被总数17万件,受益人次数达到17976次。
2006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了新的成绩,但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容忽视,如农业基础设施仍较脆弱,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程度较低,农民持续增收的困难较多;工业企业竞争力仍不够强,优势企业和产品不够突出;投融资渠道不宽,投资结构有待改善;节能降耗和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社会事业发展还需继续加强。
公报注释:
1.公报中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均为当年价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人均指标均按常住人口计算。
4.城市建设方面数据为城管局系统口径。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贵阳市统计局2007年3月15日 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解决好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全市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一、综 合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达到602.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93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291.73亿元, 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273.22亿元,增长13.6%。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3%、48.4%和45.3%。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17025元,按年末汇率折算,约合2180美元。二、农 业 | RAG-ES | 2024-09-10 |
农业生产保持基本稳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2.6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3.5%;油料种植面积3.9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4%;蔬菜种植面积4.8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1.0%。受部分地区严重干旱和烤烟种植计划调整的影响,全年粮食产量58.07万吨,比上年下降5.1%;烤烟产量1.82万吨,比上年下降12.0%。油菜籽产量6.26万吨,比上年增长2.4%;蔬菜产量 105.48万吨,比上年增长13.1%。表一 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指 标 2006年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58.07 -5.1 夏 粮 10.44 -3.0 秋 粮 47.63 -5.6 蔬 菜 105.48 13.1 油 料 6.70 4.0 油菜籽 6.26 2.4 花 生 0.24 3.8 烤 烟 1.82 -12.0 水 果 7.83 14.1 茶 叶 0.18 15.7 | RAG-ES | 2024-09-10 |
林业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完成造林面积0.27万公顷,退耕还林面积,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75万公顷。主要林产品产量:生漆33.1吨,比上年增长11.9%;油桐籽254.12吨,比上年增长8.7%;油茶籽155.4吨,比上年增长39.1%。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19.27万吨,比上年增长6.7%;牛奶产量2.46万吨,比上年增长14.8%;水产品产量1.15万吨,比上年增长8.9%。表二 畜牧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 标 单 位 2006年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 万吨 19.27 6.7 #猪肉 万吨 16.28 6.7 牛奶 万吨 2.46 14.8 禽蛋 万吨 1.51 8.3 大牲畜年末存栏数 万头 45.61 -0.8 猪年末存栏数 万头 133.38 -0.2 羊年末存栏数 万只 4.89 -7.7 | RAG-ES | 2024-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