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06-01-01 00:00

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产业强县、依法治县”的经济发展战略和“菜牧富民、工业强县”的特色经济发展思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使全县经济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据核算,全县生产总值115720万元,比上年增长10.0 %,比全国、全省、全市分别低于0.7、2.6、5.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182万元,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79245 万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23293万元,增长10.6%。人均GDP为14620元。

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一产三产比重下降,二产业比重快速上升,三个产业的结构由2005年的11.7:66.3:22.0      变为2006年的11.4:68.5:20.1。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专业化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经济实现了新发展。2006年,县委、县政府继续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大支农投资力度,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坚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粮食增产”的发展目标,制定落实了扶持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235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农业产值14336万元,增长4.27%;林业产值667万元,下降19.7%;牧业产值5427万元,下降2.79%;渔业产值35万元,增长11.43%;服务业产值770万元,下降2.34%。粮食总产量33744吨,比上年增加1683吨,增长5.2%;农民人均生产粮食692公斤,增加34公斤,增长5.2%;油料产量330吨,增长1.5%;水果产量5899吨,增长55.1%;豆类产量5283吨,增长6.8%;蔬菜面积1450公顷,下降4.1%;蔬菜产量70419吨,下降1.3%;年末累计大棚10850座,增长0.5%。

2006年,全县大家畜年末存栏9975头,下降12.4%;生猪年末存栏28663头,下降3.1%;生猪出栏24622头,增长7.0%;羊子年末存栏10911只,下降1.3%;羊子出栏12071只,下降73.6%;家禽年末存栏68.4万只,下降6.4%;肉类总产量3377吨,下降9.1%。

林业生产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当年造林(按85%成活计)516公顷,下降77.2%;当年育苗面积43公顷,下降33.8%。

蔬菜、畜牧、水果三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明显提高。2006年,全县三大产业实现产值14300万元,比上年增长4.6%(现价下同),占农牧渔业总产值的67.3%。其中:蔬菜产值7747万元,增长7.4%,占总产值的36.5%;牧业产值5427万元,下降3.0%,占总产值的25.6 %;水果产值1126万元,增长13.1%,占总产值的5.3%。

三、工业

骨干产业效益明显,工业经济出现高增长。2006年,我县按照“主攻石油、强化白酒、巩固建材、发展食品加工”的特色工业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快科技投入,加快新产品开发,有效实施“石油”发展战略。由于石油工业的强有力带动,使我县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15490万元,比上年增长27.5%;工业实现增加值76795万元,增长1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12530万元,增长28.3%;规模以下工业实现总产值10   万元,下降9.1 %;村及村以下工业总产值2950万元,增长5.4%。工业总产值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由上年的63.2%上升到66.4%,上升了3.2个百分点。原油产量406618吨,增长6.9%。

工业经济效益持续快速提高,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12297万元,比上年增长29.8%,利润1061万元,下降92.8%,完成税金15893万元,增长76.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投资结构得到不断优化调整。2006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862万元,比上年下降13.2%,其中:石油企业完成投资56483万元,下降25.0%占全部投资的80.8%,基本建设投资5870万元,增长24.9%;房地产开发投资5345万元,增长11.2 倍。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

2006年,全县完成公路货运量48万吨,比上年下降26.2%,完成货物周转量3480万吨公里,下降17.6%;完成客运量1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 900万人公里。全县已通公路的乡(镇)8个,已通公路的行政村116个。全县拥有各种客货车1020辆。

通信设施建设迅速发展,移动通信已向农村迅速延伸,为全县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06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收入3428万元,比上年增长64.9%。年末全县城市电话用户15853户,农村电话用户5832户;全县移动电话用户33908户,增长11.9%。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销售稳定增长。2006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05万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县城8140万元,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1%;县以下零售额4765万元,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6.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0748万元,比上年增长8.8%;餐饮业1850万元,增长9.9%;其他行业307万元,增长14.2%。

对外经济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全年通过各种途径共计出口额达到322.5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保险业

2006年,我县继续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强化预算约束,使我县的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0801万元,比上年增长34.6%,人均财政收入5155元,增长68.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828万元,增长34.8%,人均地方财政收入3136元,增长35.2 %。财政总支出30734万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农业支出2594万元,增长45.1%,科教文卫支出9664万元,增长30.4%,社保支出696万元,下降4.4%,城市维护费支出1503万元,下降3.1%。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存、贷款大幅度增长。2006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9848万元,比年初净增23663   万元,增长39.3 %;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039万元,比年初增加7228万元,增长20.8%;各项贷款余额    83197万元,比年初增加8654万元,增长12.7%。金融机构全年现金收入总额29697万元,比年初减少76901万元,下降72.1%;金融机构全年现金支出总额34480万元,比年初减少88161万元,下降71.9%。

保险业稳步发展。2006年,全县保险费收入987万元,比上年增长10.9 %,其中:财险保费收入490元,增长10.9%;人寿险保费收入496万元,下降9.0 %。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431万元,下降43.1%。

八、教育

2006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奠基工程来抓,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全县拥有各类学校105所,其中职业中学1所,中学7所,小学97所;各类学校在校学生人数15506人,其中:中学在校学生7533人,小学在校学生7533人;全县拥有教职工1636人,其中:中学教职工577人,小学教师1020人。全县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1882人,教职工14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9%。

九、文化和卫生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2006年,全县文化事业机构9个,其中:乡镇文化站6个。全县有线电视用户13066户。广播覆盖率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6%和98%。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年末全县共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0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66人,卫生机构床位205张。

十、人口和环境保护

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80187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57494人,非农业人口22693万人;男性41382人,女性38805人。全年出生人口978人,人口出生率为8.1‰;死亡人口296人,死亡率为4.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

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2006年,全县环保系统共有职工19人。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总投资480万元,城区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得到加强,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6年,全县年末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6419元,较上年净增1713元,增长11.6%。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6733元,增长12.0%;农民人均纯收入2824元,比上年增加220元,增长8.4%。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度增长,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5243元,比上年增加815元,增长18.4%。

社会保障工作明显加强。2006年末,全县参加失业保险职工5747人,比上年增长1.6%;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899人,增长1.9%;参加医疗保险职工5000人,增长4.8%。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 本公报中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

按可比价计算。

3、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为公安年报数;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计生局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

4、人均指标所用的人口数为公安户籍人口数。

时光轴

RAG7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产业强县、依法治县”的经济发展战略和“菜牧富民、工业强县”的特色经济发展思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使全县经济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一、综合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据核算,全县生产总值115720万元,比上年增长10.0 %,比全国、全省、全市分别低于0.7、2.6、5.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182万元,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79245 万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23293万元,增长10.6%。人均GDP为14620元。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一产三产比重下降,二产业比重快速上升,三个产业的结构由2005年的11.7:66.3:22.0      变为2006年的11.4:68.5:20.1。RAG-ES2024-09-11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农业专业化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经济实现了新发展。2006年,县委、县政府继续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大支农投资力度,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坚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粮食增产”的发展目标,制定落实了扶持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235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农业产值14336万元,增长4.27%;林业产值667万元,下降19.7%;牧业产值5427万元,下降2.79%;渔业产值35万元,增长11.43%;服务业产值770万元,下降2.34%。粮食总产量33744吨,比上年增加1683吨,增长5.2%;农民人均生产粮食692公斤,增加34公斤,增长5.2%;油料产量330吨,增长1.5%;水果产量5899吨,增长55.1%;豆类产量5283吨,增长6.8%;蔬菜面积1450公顷,下降4.1%;蔬菜产量70419吨,下降1.3%;年末累计大棚10850座,增长0.5%。RAG-ES2024-09-11
2006年,全县大家畜年末存栏9975头,下降12.4%;生猪年末存栏28663头,下降3.1%;生猪出栏24622头,增长7.0%;羊子年末存栏10911只,下降1.3%;羊子出栏12071只,下降73.6%;家禽年末存栏68.4万只,下降6.4%;肉类总产量3377吨,下降9.1%。林业生产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当年造林(按85%成活计)516公顷,下降77.2%;当年育苗面积43公顷,下降33.8%。蔬菜、畜牧、水果三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明显提高。2006年,全县三大产业实现产值14300万元,比上年增长4.6%(现价下同),占农牧渔业总产值的67.3%。其中:蔬菜产值7747万元,增长7.4%,占总产值的36.5%;牧业产值5427万元,下降3.0%,占总产值的25.6 %;水果产值1126万元,增长13.1%,占总产值的5.3%。三、工业骨干产业效益明显,工业经济出现高增长。2006年,我县按照“主攻石油、强化白酒、巩固建材、发展食品加工”的特色工业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快科技投入,加快新产品开发,有效实施“石油”发展战略。由于石油工业的强有力带动,使我县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15490万元,比上年增长27.5%;工业实现增加值76795万元,增长1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12530万元,增长28.3%;规模以下工业实现总产值10   万元,下降9.1 %;村及村以下工业总产值2950万元,增长5.4%。工业总产值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由上年的63.2%上升到66.4%,上升了3.2个百分点。原油产量406618吨,增长6.9%。RAG-ES2024-09-11
浏览 6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