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微信要做 2 选 1 ?

共 1887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2-05-13 18:04

微信公众号上线了一个新功能,可在文章底部设置快捷私信的入口,即便是没有留言功能的公众号也能实现和读者互动。


和留言功能不一样,快捷私信的入口名称叫做「发消息」,而留言功能叫做「写留言」。


快捷私信功能入口


留言功能入口


我在昨天的文章里使用了这个新功能,也有不少读者试用了。


从大家的使用场景和习惯来看,其实和留言功能没啥区别。从我的使用场景和习惯来看,处理私信消息和处理留言也没啥区别。


唯一的区别,就是留言可以被放出来给别人看,而私信只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


当然,私信功能的适用场景其实比留言功能更多,因为它能联动公众号后台的一系列功能,比如关键词自动回复、服务菜单栏、历史消息。


为了确保作者使用快捷私信的体验,微信团队在读者端发送私信时,会自动带上对应文章的链接。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让作者直观地知道这条私信来自于哪篇文章,不至于出现一脸懵的情况。



快捷私信功能的上线,对于没有留言功能的公众号来说算是提供了一点便利性,但也没有根本性的改观。


之所以说是一点,是因为功能入口的前置缩短了读者和作者互动的路径。


以前,对于没有留言功能的公众号来说,读者看完文章后即便有表达欲望,也没有任何出口,除非一步一步进入公众号主页去发送消息给作者。


现在,文章底部可以直接出现一个「发消息」入口,这就给有表达欲的读者提供了一个释放出口。


对于作者来说,大概率是能够获得更多的反馈的。要知道,作者能获得反馈是一项很重要的体验。


细心的读者一定发现了,使用了快捷私信功能后就不能使用留言功能,从后台设置上也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 2 选 1 的功能。


那么,微信团队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接下来,说说我的理解,我会分别从使用场景功能设计两方面作为讨论基础。


正如我前面所说,使用快捷私信功能时,我的使用习惯和读者的使用习惯其实和留言没啥区别。


这里说的没区别,主要是从信息和互动方式的角度来看。


不管是留言还是私信,读者的诉求是向作者传输信息。不管是表达赞同还是反对、亦或是情绪宣泄,读者需要的是一个功能入口。


所以,留言和私信都能扮演这个入口作用。某种程度上说,这两个入口在同等场景下扮演的作用是一样的。


直白点说,用户并不关心你这里是「写留言」还是「发私信」,他们只是需要一个表达入口。


反向思维一下,如果留言和私信功能可以同时使用,那在文章底部就会出现两个入口,类似这样。



从直观感受来看,当你有表达诉求时,你会选择通过哪个入口完成?


这就好比你内急在商场找洗手间,走到门口发现一个门上写着卫生间、另一个写着厕所,你会进哪个?


留言也好、消息也罢,所承载的都是信息。为了不让用户在两个类似选择之间产生困扰,将二者隔离开就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有时候,选择多了并不是好事,反而会干扰用户判断。


于是,2 选 1 的设计既是为了读者考虑,也是为了作者考虑。


大概率来说,作者使用快捷私信的频率并不会很高,除非有一些特殊的运营计划。


比如,作者会引导读者在后台回复某个关键词获取一些额外信息。而这里的「后台」对一部分读者来说是无法理解的,如果此时恰好有留言功能,那么他们会通过留言去回复。


这样的尴尬,我就不止遇到过一次。


再说功能设计。


留言功能开启后有几个权限设置,分别是所有用户可留言和已关注用户可留言,已关注还包括 7 天以上的。



也就是说,即便是没有关注公众号的读者也是可以通过留言功能向作者发送信息的。


而私信不一样,只有已关注的读者才可以给作者发私信。



这里可能会产生一个冲突,假设留言和私信功能可以同时开启,且作者设置了所有用户(包括未关注)均可留言,那和私信功能的规则就可能产生使用上的场景矛盾。


举个例子。


当这两个入口同时出现在文章底部时,未关注的读者可能会随机选择一个入口去发表信息。


如果此时选择的是「写留言」,那他就能成功给作者留言。


如果选择的是「发消息」,那他就会因为没有关注作者而发布失败。


一个成功,一个失败,从功能设计的逻辑上是存在 bug 的。


所以,综合使用场景和功能设计,这是我认为微信做出 2 选 1 决定背后的逻辑。


本质上,这两个功能隔离开压根就不是一个交互设计问题。微信团队考虑问题,不会像外界看起来那么草率。


当然,我所说的不一定是对的。


················· 唐韧出品 ·················

安可时刻

产品设计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你看到的现象并不一定真实反映背后的逻辑。


而反复思辨带来的逻辑快感,才是做产品的乐趣所在。


今天,与 74372 位读者一起见证彼此成长
后台回复“w”,可加我个人微信



推荐阅读


为啥大厂都在做反算法产品?
就简单说几句
浏览 1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