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为什么要做朋友圈?张小龙回答了这24个问题 | 承认吧,你根本不懂微信(三)

微果酱

共 11741字,需浏览 24分钟

 ·

2021-05-12 01:59


微信作为国内头号产品,经常会被当作分析的对象。那么关于微信,有哪些知识是鲜为人知的?作者收集整理大量资料后,汇总成一个微信产品设计解析系列专题。

本文为微信产品设计解析系列专题的最后一部分,主要包括两大方面、24个问答:
1.朋友圈、视频动态和状态
2.公众号、看一看和视频号

出品 | 龙爪槐守望者(ID:ftium4_wx


本文回答整理自张小龙、陆树燊(前支付宝资深产品经理,微信创始团队成员)、Genie(微信产品经理)、KantZhou(拼多多用户端产品总监,前微信产品经理)和啃饼(微信研发工程师)的公开演讲、媒体采访报道和产品分享。


01
朋友圈、视频动态和状态


问:微信为什么要做朋友圈?

陆树燊答:在做了摇一摇和漂流瓶之后,微信用户数已经有一个亿了。一个亿的用户在这个 App 里面,他们每个人各自添加了不少好友,比如失散多年的小学同学,比如前阵子在某个大会认识的某大咖……但是加了好友之后,我们却从来没有机会聊天。慢慢地,我们都不知道对方是谁了(或者是否还活着?)。如果无缘无故强行去聊(撩),就成了「尬聊」了,大概对方就要把你拉黑了。


这种事也不是微信中才有的,我们还记得,在微信出来之前,我们每年过年、过节的时候通常都会收到各种朋友的祝福短信的轰炸。为什么很多明知群发短信别人不看、不回,甚至会很烦,但还是要发?因为有太多的「沉寂人脉」,好不容易找个理由和他们打个招呼,告诉他们「我还活着」,当然不能错过。


所以这时候需要朋友圈的出现,给这个问题画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句号。有了朋友圈,我们每天在朋友圈发布的内容,微信好友是能看到的。也许他跟你没有太多共同话题,但他至少可以点赞表示下存在感,表示一下他对你的关心。于是通讯录里的陌路人升级为「点赞之交」。


而且你还会从某些朋友的朋友圈动态的点赞列表中发现:「咦,你们两个人是怎么认识的?」于是就有了一种「三角好友关系」。这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更多连接,因为有了更多共同的话题、共同的信任。原本人与人之间在网络中都只是单线联系,但是有了微信的朋友圈,人与人之间就变成一个三角更密集的网络关系了。每个人都成了这张密集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结点。这样的网络,当然也就更稳固了。


在我看来,如果说微信在做了陌生人社交功能之后奠定了它的移动互联网巨头地位,那么,朋友圈就是一个让这种巨头地位永久固化的功能。微信生态圈在此时已经完成了,后续的其他功能虽然也有其重要意义,但都是建立在微信已经站稳脚根的前提下。


张小龙答:为什么要做朋友圈?很多时候是因为现有的产品都不够好用,我们要做一个东西给自己用,用别人的产品总是不如用自己的产品。为什么自己的产品更好用?我们在邮箱里面也做了很多这样的尝试,阅读分享、广播,这些做得比微博还早。广播其实是个小微博,依附在阅读的内容里面,也可以独立发布一些文字和图片。从那个经历里面获得的很多的经验和感觉在于,用户是怎么看待分享的。他们喜不喜欢分享,喜不喜欢互动,互动是怎么产生的有了这些认识以后,朋友圈就有了成立的基础想法每个人都需要获得存在感。


我们想想大家用微博的出发点是什么?我想是大家内心缺少一些东西,需要在微博上去获得填补,这缺少的是什么东西呢?那是一个形式,你必须在一个形式里面表现一些东西,从而获得存在感或者自我价值认同感。我们通过在微博上发表信息,让人知道我是存在的。朋友圈的基础是,人们都需要在朋友的关注里存在。 而手机因为随时随地的特性,便成了最好的媒介


我们认为一个人的朋友圈里面好友数量在一定范围内会更轻松一些,处于私密空间的需求,并不需要把所有好友关系都暴露无遗。像 Facebook 这样,所有的关系链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特性也会带来很大的副作用。包括 Path,也是一个关系链很公开的场所,因为上面多数是同事,这让你觉得关系链很单纯,但是一旦加入其他好友,其实具有 Facebook 一样的副作用。


以上的这些思考,组成了朋友圈的理论或者认知基础:我们要做的朋友圈是私密的,可以很方便地跟好友互动,但是又觉得很舒适,没有心理上的压力。 而且我们觉得这些认知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任何人都可以接受,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个方向做下去了。而不是因为有一个 Path,有一个 Instagram,有一个 Facebook,所以我们也要做一个一样的。假如是这样的初衷,一定是做不好朋友圈的。


问:为什么朋友圈不能直接发文字?

张小龙答: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发 140 个字是很困难的,但发一张照片是很容易的。因为发 140 个字需要经过思考和编辑,前面我们说过,人是很懒的,不爱学习也不爱思考,所以让他写一句话来归纳形容他的所见所闻,是很困难的。但是如果我们通过照片或者视频的记录来表达,就容易很多,也很有成就感。


问:为什么朋友圈不做滤镜功能?

陆树燊答:开始做了,后来删掉了。张小龙希望大家以真实的面孔来面对所有人,美颜是个没完没了的事情。小龙有这个执念,让世界还原真实。



张小龙答:有一次我在朋友圈分享过一个观点:真正的生活状态不应该有滤镜。虽然朋友圈的滤镜很早就做了,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下来,我会反思我们真的需要滤镜吗?如果不反思这个问题,我们最常规的做法是不断地完善滤镜,做越多越专业的滤镜越好。这个结果可能也不会有错,可能很多人也会很满意,觉得我们很厉害,做了好多东西,但这结果也未必是好的,很有可能我们会在以后的微信版本里面把滤镜取消。从这一点来看, 我们对特性的设计,是非常主观的,跟我们做产品的价值观和态度密切相关。


问:为什么之前个人信息里朋友圈功能要叫「个人相册」而不是「我的朋友圈」?


张小龙答:当时做个人多头像的呼声很强,因为用户说需要多头像来展示。如果我们为每个人做多头像,也是可以的,做了可能也有很多人喜欢用。但最终我们还是想把它做得更简化一些,能够没有就没有,最后我们想到的办法是同时做了朋友圈和个人相册。


这样的话,有了个人相册,同时又有了朋友圈,就不需要专门为此而做一个多头像。因为多头像的目的也是为了展示给别人看,既然有了相册去满足,就不需要再去做多头像了,这就意味着,用户的照片会显示在名片、个人相册和朋友圈里,这之间的联系都是非常巧妙的。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的话,朋友圈重新做一次的话,我可能直接让相册变成是私密的。朋友圈和个人相册是可以完全分开的,是两个概念。现在同一个照片放在相册里面可以被当做历史性的挖坟,也可以在朋友圈作为一个动态来展现出来,这只不过是当时做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这两个东西混在一起了。


问:为什么朋友圈发一张图展示区域很大。发多张时每张图片又是小缩略图?


Genie 答:微信的设计原则时效率价值对大化 value/time(单位时间内的信息量)。单图缩略图很大,最高效率,不用点开大图也可以看清楚。而多图的时候会变成小的缩略图,这时候接收方的诉求是要第一时间知道这九张图核心要说的信息是什么,点开大图再看具体内容。


问:为什么朋友圈只能看到共同好友的评论?

张小龙答这是特别强调的一个设计,就是朋友圈只能看到共同好友。也就是说你看到的每个人或者你参与的一个讨论大家两两之间是相互认识的一个点,这样的一个点不是一对一的讨论是三个人以上的讨论。比如说你在朋友圈看到 A 好友发的朋友圈,然后 B 好友评论了,你一定同时认识 A 和 B,然后你评论的时候是三个人在讨论,他是符合了“三个人以上比单聊更加丰富”的一种社交体验。


问:为什么朋友圈要做「允许朋友查看最近三天/一个月/半年」的功能?

张小龙答:朋友圈也有它的弱点,也是大家谈论的,大家想要逃离他的一个点,正因为它是个广场,你去点赞或者是评论意味着你在广场里面公开大声的说了一句话,意味着广场很多人都可以听到,这样带来的压力感是比较强的。而且当你的好友越来越多,可能这一股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做了这个功能,会让用户的压力小一些。


问:为什么要做「视频动态」?

张小龙答:虽然朋友圈确实在社交方面很高效,但是在自我表达方面会很有压力。我相信朋友圈特别强大,我相信未来几年大家还是离不开朋友圈的,因为还没有出现一个比它更高效率的社交工具。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对于朋友圈这样一种高压力的社交工具,可能并不代表未来的趋势。未来大家都需要一种更为轻松的一种方式。既能够勇敢的表达自己,又能够获得社交的好处。


我们并不是每一个时刻都是开心或者不开心,但是你只要发朋友圈说我很开心,大家就认为你每天都很开心。我们在朋友圈看到的往往是最好的状态,然后屏蔽了所有的不好的状态。但是我们并没有一个工具来记录一下我们一天里面真实的状态。所以做了视频动态。更多的是瞄准一个怎么样能够很轻松的去表达自己,并且用轻松的方式参与到社交里面去,视频只是一个技术的载体。如果没有视频,也会考虑用照片。


问:为什么视频动态和状态的发送文案是「就这样」而不是「发送」?


张小龙答:我们希望这里的视频动态是朋友圈的反面,这里提倡的是真实的,而不是美的。所以大家如果仔细留心一下,你在拍完一个视频动态底下的按钮不叫「完成」、不叫「发表」,而是「就这样」。


「就这样」包含了一个含义是,这个视频可能并不好看,但是就这样了,我就发了。这就是很真实的。然后我们为了让你能够勇敢发的,故意让别人看不到你的这个视频,必须要点你的头像进去再下拉一下才可以看到,来减少你发一下「就这样」视频的压力。然后跟他说了,他就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子的,前面我发现他真的乱七八糟拍了,一点也不装饰自己,很真实拍出了很多,我看得也会觉得很爽。因为我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了他的世界,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问:为什么在微信 8.0 去掉了「视频动态」改成了「状态」?

张小龙答:在大家打开一个朋友的微信名片,往往除了名字头像,什么也看不到。朋友圈也很多人设置了时效。但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每个名片,应该是活生生的才对。名片就是我们线上化生活的自己,它应该反映自己真实的状态。


我们之前尝试用视频动态表达一个人的状态,但视频化表达在这个地方其实挺困难的,因为确实拍个视频让所有的好友看到,这个压力还是挺大的,所以视频动态不算成功,每天大概有100多万的人在发视频动态,我们也会把它升级一下。升级以后的话,我们希望走到视频的另外一面。以前我说以前每个人发文字是很困难的,其实有一个前提,发一段让很多人都看的文字是很困难的,其实自己随便说一句话其实并不困难,状态就是随便说一句话这样一个东西。所以我们会走到视频的另外一面,通过你随便说一句话,随便写几个字来表达自己的状态。


并且,在某一时刻,一定还有其他的人跟你处在同一种状态里,你会希望看到他们。看到在打同一个游戏的人,同一个咖啡吧的人,同一个景点旅游的人等,甚至是,同一种心情的人。


我一直认为,社交的本质是找到同类。状态,是用来给人看到的,最好还是给同类的人看到。所以这一次,我们基于简单的文字来组织状态这样一个功能。


我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对于社交产品,因为它是群体互动来导致结果的,所以很难预料社交功能交给用户群体后的反应。但是,这样的尝试是应该的。因为,个人的状态表达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哪怕是简单的一句“我今天很郁闷”,你不会发朋友圈,也不会跟朋友专门去说,那么,总需要一个地方可以说的。


问:状态和朋友圈有什么不一样?状态和 QQ 签名的区别又在哪里?

张小龙答:朋友圈还是关注朋友,不是内容导向的。而状态和朋友圈又不一样,状态是一种当天的实时的朋友的内容。QQ 签名过去用的很火,是 PC 端的。状态跟签名又有什么区别呢?当你在 PC 端写一个 QQ 签名时,你只可能坐在电脑写,写的是你在想的什么。在手机端,你写一个状态的时候,你写的可能是「我在做什么,我在哪里」。这两个是完全不一样的。手机端关注的是你实时的状态。而 QQ 签名是那一刻你在想什么。这是最大的区别。



02
公众号、看一看和视频号


问:公众号平台是怎么产生的?

陆树燊答:QQ 空间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贴上了低龄化的标签,但随着用户的长大,原来的中学生,也慢慢上了大学,毕业成了白领,他们就不太喜欢这些花哨的东西了。于是邮箱团队就做了阅读空间(功能如其名)方便用户只看好友的文章内容,不看各种花哨的摆设,这样体验就好很多了。后来,又引入了订阅网络上的博客的功能,类似于Google Reader。


再后来团队就在想,阅读空间能不能也独立做成个移动App?Demo 做好了,张小龙一看,不如把它合并到微信里面吧,于是就有了微信里面的两个插件,一个叫腾讯新闻 ,一个叫微博阅读。腾讯微博后来停止服务了,所以微博阅读插件就不在了,而腾讯新闻插件现在还在,它给腾讯新闻带来了非常好的流量,也因此造就了腾讯新闻客户端在移动互联网的辉煌。


有了这两个插件,团队就在想,是不是可以把这种能力开放给所有的媒体?于是就有了公众号平台。


问:为什么微信公众号平台的网址是「mp.weixin.qq.com」?

陆树燊答:这个「mp」,就来自于媒体平台「media platform」的缩写。后来,又把它改成「官号平台」,取「官方账号」之意。当时还想,不只是媒体可以来发内容,还可以邀请一些明星过来,最早的时候引入了像陈坤、王力宏、杨幂等等这些明星来发内容,早期的用户可能还有印象。杨幂的粉丝关注了她的公众号,她就会给你发一段语音(当然是自动回复的语音),粉丝都很开心。


再后来,觉得这事格局还不够大,就改叫「公众平台」了——口号是「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于是公众平台就诞生了。


问:为什么公众号要限制一天只能发一次,为什么不是一天两次,每次还要限定那么几条?

张小龙答:那是因为更多的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说我发的越多越好,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发得多是不是意味着用户更愿意看。我们要考虑的原则是怎么样更高效率帮助用户完成任务,而不是让用户在微信里面永远都有处理不完的事情。这是微信的一个基本价值观:一个好的产品是一个用完即走。


问:为什么之前公众号赞赏是对公众号赞赏,后来又改成了对文章作者赞赏?

张小龙答:我们觉得要改造我们的作者体系。在之前公众号的体系里,我们并没有把作者当作一个独立的单元来对待。我们新的改版中,赞赏将会是针对作者进行赞赏,而不是针对一个公众号进行赞赏,所以大家可以想象,将来在公众平台里,你会看到作者是一个独立的栏目,每个作者我们会看到他的介绍,看到他历史上曾经发表过的文章,一个作者可以对不同的号进行投稿,所以作者会被我们更加重视的重构一下。


问:订阅号要不要做信息流?

张小龙答:我不喜欢业界很多人把很多东西贴一个标签。只要是一些内容往下滑就是信息流,我不喜欢这样的一个标签化。


在手机里面看东西,手机屏幕很窄,你只能往下滑是最快的,但是不能因此说这样的东西贴一个标签就是信息流。这样的一种认知是特别简单的一种认知。


其实我们并没有想过要把订阅号作为一个所谓的信息流,订阅号只是大家订阅的一个集合,我们的想法是我们应该去改善一个用户对于订阅的所有东西的阅读效率, 对用户订阅的东西怎么样才能找到它,找到重点,这个是我们想要去做的,但到最后就变成大家以为订阅号本身要做成一个所谓的信息流,这个就很奇怪,这是两回事情。


如果大家一定要去看所谓的信息流,大家可以用我们的“看一看”,在里面看一些信息,但是订阅号本身是用户自己订阅的,所以我们只会去改善阅读效率,而不是胡乱变成不受掌控的信息,以上是关于订阅号的内容。


问:为什么要做「看一看」?

陆树燊答:80% 的公众号文章是在朋友圈被打开的,粉丝看到公众号文章之后,分享到朋友圈。粉丝的朋友看到进行二次转发,然后回来关注这个公众号,基本上是这么一个闭环。如果没有朋友圈,公众号的繁荣也是不太可能的,靠朋友的单聊或者是群聊,传播太慢了。


张小龙答:对于朋友圈来说,我们更加希望大家分享的是生活本身。比如说拍照片,朋友圈一直以来都是默认就是个拍照按钮,而不是写文字或者发文章这样的按钮。


事实上这几年下来,朋友圈的分享的文章阅读率确实在下降。因为当一个人的好友越来越多,他的朋友圈内容越来越多,他反而会跳过那些文章,去关注一下朋友们真实生活里面的照片。他其实并不太愿意从朋友圈里面中断,花几分钟阅读一篇文章,然后再回到朋友圈。


用户其实是需要有一个固定的相对长的时间,他才会沉下心来花时间去完成一个阅读动作。这个时候,另外一个阅读氛围更强的入口,对用户来说是更必要的。


就像在订阅号里面,我们其实在不停地改版。但是这里面始终有一个矛盾,我们推了一个文章,这个时候他如果看到这个推送但并没有有时间去看这些文章,那么他只能继续把红点消掉,然后就退出来了。


这样就给我们留下一个机会:我们应该在朋友圈之外,另外开辟一个阅读的一个圈子,一个不是为了看朋友的生活分享,而看文章的地方。这就是看一看。


问:看一看里为什么分成「好看」(现在叫:朋友在看)和「精选」(现在叫:热点广场)这两个模块?


张小龙答:前者是社交推荐,后者是机器推荐。我们团队同时在做两个方向的尝试。机器推荐我们尝试了很长时间,效果不太好。我跟团队说,要么你们降低内容的底线,要么你们认命做一个小众的严肃阅读产品。


并且,我不希望机器推荐是用户想看什么就给他什么。如果这样,用户迷信保健品,我们就推保健品的文章。如果从 KPI 的角度,这样是最容易完成 KPI 的。但是如果我们推荐给用户新的知识,用户会离开的。因为惰性是人共有的特性。没有人愿意主动去学习新知识,去伤脑筋啊。


而人类进化而来的社交体系,其实是一个具有纠错功能的复杂体系。如果你走偏了,会有人把你拉回来。


我一直很相信通过社交推荐来获取信息是最符合人性的。 因为在现实里面,我们其实接纳新的信息,并不是我们主动到图书馆或者到网上去找的信息。大部分情况都是听到周边的人的推荐而获得的。


我自己这些年来看的书,没有一本书是主动找的,基本都是受朋友的影响。我也经常给一些朋友推荐书,推荐的效果往往会比他们自己去找书要好很多倍。就像如果很多人都说一个电影好,你一般都会想去看。这就是从众心理。因为你不去看可能就会落伍了。


所以本质上,很难说什么内容是更好的。比如电影,你可能对这一类题材不感兴趣,但是因为朋友推荐你就会去看。我认为要做一个让所有人阅读的大众化阅读产品,似乎只有基于社交推荐,才有机会。


但本质上其实我们并不是在做阅读,而是每一个人在帮助其他人阅读,它是一种社交性的阅读。我们的好看功能上线,跟之前看一看的机器推荐比起来,数据增长得特别快,明显看到用户对这个功能的兴趣更大。


问:为什么要做视频号?

张小龙答:可能在 2017 年吧,我跟公众号的团队说,我们现在公众号只适合少数人写长文章,但是大部分人写不了文章。我们应该在朋友圈下面加一个“非朋友圈”,只能发短文或者照片视频。


但后来就不了了之了,确实是很大的工程。因为帐号体系可能都完全不同了,就完全是个新的比公众号还复杂的系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视频化表达其实越来越成为普通人的习惯。来看几个数据,最近5年,用户每天发送的视频消息数量上升 33 倍,朋友圈视频发表数上升 10 倍。这时候,我们再思考短内容的时候,就会想,不应该基于短文字来做,而是应该基于视频化内容来做了。


于是在 2019 年,我们组织了一个特别小的小团队,开始了视频号的开发。


问:为什么我在视频号里评论不需要创建视频号账号?而在视频号上传视频又需要创建视频号账号?

张小龙答:视频号是一个人人都可创作的短内容平台。所以它是公开领域的内容平台,就不能基于微信号来创作了。


因此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需要有一种新的 ID (身份)。长期以来,微信的最大价值是每个人的微信 ID。比如微信支付能很顺畅,因为钱包跟着个人 ID 走,这是非常自然的。就像你现在只拿身份证也能取钱一样。但这个 ID 是通讯和社交领域的,因此是私密的。因此,微信的用户并不能公开对非好友说话。即便评论了,别人也无法联系你。这对于社交领域当然没有问题。但对于公开领域,需要新的身份。而在一个产品里,承担两个身份,其实是很有挑战的。


而这个新的 ID,还必须特别方便,不至于在各个场景里遇到身份的冲突。所以处理得不好,双 ID 会让系统变得非常复杂。比如你评论,就需要选择用哪个 ID 来评论。但是这个 ID 的意义又特别大,一旦走出这一步,意味着微信不再局限于社交领域,而是进入到公开信息领域。


因此视频号的意义,与其说是视频,不如说是“号”。因为有了一个公开的号,意味着每个人都有了一个公开发声的身份。比如,直播,在视频号里做得很顺利。在视频号之前,我们是没法做直播的,最多做到群内直播,那还是属于群通信的范畴。但有了视频号这个ID,每个人可以迅速开通自己的直播。这里,ID才是基石。它可以承载视频内容,可以承载直播,可以承载小程序等。


我记得当时有个方案是,每个进视频号的人要创建一个视频号 ID ,用这个 ID 来浏览和评论内容。我说不对,浏览者应该是微信身份,而不应该强迫每个人开一个新的身份才能看和评论。幸好当时选择了这样一条路径,不然就没有后来的社交推荐体系了。其实产品的迭代是由无数这样的选择组成的。


ID 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是针对机构的。大家知道 PC 时代每个机构都有一个官方网站。其实微信一直在寻找 PC 时代的“官方网站”的替代物。做公众号的时候,我们希望公众号就是一个机构比如企业的官网。做小程序的时候,我们希望小程序就是官网。现在,我们希望视频号是每个机构的官网。这是合理的,官网是需要进化的。所以未来视频号会承接一个机构的很多服务内容,并不局限于视频。比如一个企业的服务,可以通过小程序的方式,展示在视频号下面。


所以我开玩笑说,如果有一天我们在每一个广告牌下面,都能看到广告主的视频号的二维码,那就说明视频号做成了想要的官网了。


问:视频号的推荐逻辑是怎么样的?

张小龙答:推荐团队很努力,但头几个月的滚动特别困难,似乎陷入了死结,就是内容不好看就没有浏览量,就导致没有人贡献内容,所以推荐系统也推不出好内容,然后继续没有好的内容看。


2020 年 5 月份的时候,我们做了视频号最重大的一个改变。因为经过几个月的灰度,表明在现有的内容下,基于机器推荐是走不通的。对比朋友点赞的内容,虽然当时朋友点赞还是匿名的,和机器推荐的内容来对比,我发现,机器推荐的远不如人工(或者说朋友)推荐的精彩。既然这样,就应该以实名点赞的社交推荐为主,机器推荐为辅。


当时我给的理由是,我们所看的书,大部分是因为周围有人推荐而去看,而不是网上书店推荐的书。你少看几个机器推荐的内容不会觉得可惜,但错过了朋友们都在看的内容会觉得可惜。这是视频号能借助社交推荐起来的理由。


于是五月份开始了变更最频繁的两周,几乎每两天就要更新一个版本。然后发布了基于朋友点赞的新的灰度版本,终于看到了上扬的数据,用户的留存非常高。


在这里,是社交推荐发挥了作用,当时机器推荐的占比非常小,留存也非常低,我们也差点就放弃了机器推荐。但是,并不是说机器推荐没有用,而是要在内容丰富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


问:视频号怎么区分长视频和短视频?

张小龙答:我们也遇到了超过一分钟视频的问题。自然而然地,大家会认为长视频和短视频是两种东西,因此应该设计成两种不同的内容对象。


中间有个版本确实是视频号有专门的长视频这一栏的,甚至长视频和短视频的评论点赞还是分开的。但如果仔细思考,在微信号体系里,是不应该做这种区分的。长短视频的区别只是消费的场景不一样。短视频适合碎片时间的连续消费,而长视频适合有一大段时间来看。


对视频号来说,简化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把一分钟以内的视频是为短视频,一分钟以上的视频的开头一分钟视为这个视频的摘要或简介。我把它称为封面。这样的话,视频号不区分长视频短视频,但是又能兼容短视频的体验。


关于长视频,我希望视频号逐渐积累越来越多的长视频,成为长视频的云端仓库。将来有一天,也许我们会提供一个检索或推荐入口,这样用户可以找到丰富的长视频内容。这个其实也是未来非常有想象力的。


问:为什么之前视频号是半屏展示,现在改成全屏展示了?

张小龙答: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我把这些式样的选择总结为一个粗略的规律,就是—— 一屏里的内容条数,应当跟命中率成反比。 命中率是指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条数的比例。比如 10 个邮件,只有一个是我想要看的,命中率是 10%。


以朋友圈举例,因为你并不是要看每一个朋友发的内容的,所以命中率并不高,如果改为全屏,就是灾难。同时,如果你添加的好友越来越多,命中率还会降低,因此就更不能增加每条内容的显示面积。如果我们要增大显示面积,就必须提高命中率。但朋友圈的命中率是很难提高的,因为朋友圈的命中率取决于朋友跟你的关系,而非他发的内容,而我们很难知道你对哪个朋友更感兴趣。


而往往关注内容越多的人,命中率就越低。所以公众号改版的时候,其实是一屏里的内容条数变少了,虽然带来了点击次数的减少,但关注多的人还是会抱怨,因为选择的难度增大了。但对于关注少的人,阅读量是上升了,因为只关注了几个号的话,命中率本来就高。后来我们在订阅号的顶部增加了常读号的展示,其实是提升了命中率。


视频号的上半年,平台的内容丰富度不够,命中率是很低的。所以当时半屏式的信息流是合适的,一屏显示超过一项内容,用户有选择的余地。 那时候如果直接上全屏,可能死的很快。到下半年,内容开始丰富了,命中率开始提高了。并且全屏对于单个视频的展现效果当然也会比半屏要好,我们开始灰度的切换到全屏模式。


这里说个有意思的数据。我们把关注和机器推荐灰度切换到全屏,并且和没有灰度全屏的用户来对比观察。发现全屏后,关注 tab 的人均 vv(video view,视频播放量)下降了,推荐 tab 的上升了。这应该可以推导出来,关注tab 的命中率不够高,以至于全屏后带来了轻微的选择困难。


我们在公众号里在给关注的号的内容做排序,以及在视频号里,也会通过算法对关注的内容做排序,也是为了提高命中率。特别是全屏之后,因为用户的选择余地是零了,更需要算法来做排序。


问:视频号分享到朋友圈的样式是怎么设计出来的?

张小龙答:说到视频,大家会想到手机相册里面的视频文件。就像朋友圈,只能上传相册的视频。我们也确实是通过这个方式,来希望朋友圈里的视频更多的是用户自己拍摄的视频。但视频文件其实是会消失的。


从 Windows 转到苹果手机的用户,都会遇到一个问题,以前的文件和文件夹去哪里了。在 iOS 里,没有了文件的概念。文件被各个应用自己定义了。这是把文件应用化了,即文件不能脱离应用而存在,一旦脱离了,就是没有意义无法解释的数据。这是一种很好的观念。


原始视频只是数据,它没法关联到其他信息,如创作者,观众数,评论等。它还需要存在本地,数据丢了就丢了。


因此未来的视频应该是一种结构化数据。它存在云端,有所有的创作者信息,有观众的互动信息,能够很方便的分享。文字和视频等内容,存在的价值在于有人看到,也就是分享。而分享,如果还需要copy整个原始数据,是很落后的。分享应该只是一个链接的传递。


在 2020 年 6 月的时候,我们需要把视频号内容分享到朋友圈来,遇到一个问题,它应该长得像一个链接呢,还是像一个本地视频呢?其实是归类,它应该归类到文章链接,还是一个视频文件。我的答案是,云端化的结构化的视频,才是视频,本地的视频文件,反而是裸数据,是应该被淘汰的。所以你看到的朋友圈里的视频号的视频,和现在的本地视频的展现没什么区别。


在这里,视频号是结构化的视频内容的载体。我相信以后微信里面流通的视频,越来越多的会以视频号视频的形式存在,而不是视频文件的方式。


这种变化,其实在公众号体系里体现过一次。公众号是一个文章的载体。它让文章因为分享而变得有价值。并且,公众号定义了文章的展现形式,是所有的用户在阅读不同的文章时,能以一种相对一致的体验来阅读和互动。在我看来,这是对网页时代阅读体验的一次大的体验提升。


不管是文章还是视频,他们存在的价值在于被人看到,或者说被分享。显然,文章和视频需要一个载体来传播。


如果你能理解公众号对于文章分享的价值,那么,可以用同样的思路去理解视频号对于视频分享的价值。载体的含义还体现在,我们自己不做内容,也不会去买内容。我们不关注具体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只做内容的承载和传递。


***
本文转自公众号“ 龙爪槐守望者(ftium4_wx)”,本文仅为作者观点,不完全代表微果酱立场,授权请联系原出处。

更多精品内容点击查看

微果酱
0成本引流,月入过万,开扒“外卖公众号”的生意经!

微果酱
微信重大更新,电脑刷朋友圈终于安排上了!
点赞+在看,文章更好看
浏览 9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