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禅寺大殿

共 2181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09:46

历史沿革

的创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南禅寺大殿为保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木构大殿。
宋元祐元年(1086年),南禅寺大殿,大殿内明间两根大梁底皮都留有墨书题记。
20世纪50年代旧照
元至正三年(1343年),南禅寺大殿修补大殿的塑像。
明隆庆元年(1567年),南禅寺建龙王殿。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和同治十二年(1873年),南禅寺经过两次普遍的维修,主要维修大殿前檐的砖券门、彩画等。
1953年,山西省文管会派员对南禅寺进行前期勘察。同年10月,国家文化部社管局会同山西省文管会组成勘察团,再次对南禅寺进行详细勘察。
1966年,邢台地震后,南禅寺大殿东次间砖券坍塌,整体梁架明显地向东南方向倾斜,构件脱榫、劈裂严重保管所及时作了抢救处理。
1972年,国务院第下达了《关于云冈石窟等三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急需抢修保护问题的批复》的73号文件,其中确定并批复了对南禅寺大殿进行修复。
1973年8月,国家文物局再次组织对南禅寺实地考察,商讨最终保护方案。
1974年,南禅寺大殿保护工程开工。
1975年8月,南禅寺大殿保护工程全部完工。
建筑图片

建筑特色

南禅寺寺院坐北向南,有山门、龙王殿、菩萨殿和大殿等主要建筑,围成一个形式。
南禅寺大殿为单檐歇山灰色筒板瓦顶,顶有九脊。面阔、进深均为三间,横向宽11.62米,纵深9.9米。内部为一大间,呈平面约为方形。基座方整宽广,约占了整个院落的一半,屋脊两侧装饰有鸱吻,正面设板门和直棂窗,殿内没有天花板。大殿周围由12根结实的大柱支撑殿顶,墙身并不负重,只起到间隔内外和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四周檐柱粗壮结实,柱头微微内倾,与横梁构成斜角;四个角柱稍高,与迭架、斗拱构成翘起,使梁、柱、枋的结合紧凑,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固力。斗拱用材硕大,拱头券刹都为五瓣,每瓣仅用两根叉手承托脊,简洁有力,梁架举折相当平缓,保持了汉唐之际固有的建筑特点,是中国现存建筑中屋顶最为平缓的一座。殿内的一根大平梁上面。
南禅寺大殿12根檐柱柱头均直接承托斗栱,带有明显的唐风。大殿斗栱用料较大,栱枋断面尺寸多为26厘米,栱高多为37厘米,均超出宋《营造法式》规定,而宽度多为17厘米,则小于规定,其余斗栱构件与规定基本一致。各栱栱头卷刹每瓣都微向内倾,常见于齐隋时期石构件。整个大殿有收有放,有抑有扬,体现了中唐大型木构建筑的特色。
南禅寺大殿

文物遗存

文物价值

南禅寺大殿佛像雕塑反映了唐代雕塑艺术的成就。
南禅寺大殿在木结构梁架上已经有用“材”(栱高)作为木构用料标准的现象,说明中国唐代建筑技术已有较高水平。南禅寺大殿唐代作风明显,形制壮丽,结构简练,用材断面合理,纵横连贯牢固,手法古朴,力学与美学有机结合,展现了中唐时期的建筑艺术。

文物保护

1961年3月4日,南禅寺大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1974年,南禅寺大殿保护工程开工。依据“恢复原状”作为基本原则,对南禅寺大殿采取了“全面复原”的保护修缮方式。其中复原部分主要包括台明、月台、檐出、椽径、殿顶、脊兽、门窗几个方面。
1、台明:依据发掘结果恢复原有台明尺寸。
2、檐出:原有椽头和角梁外端有明显锯痕存在,出檐尺寸明显较短。参照台明发掘尺寸以及对比其它早期五铺作斗棋建筑实例中出檐与柱高比例和宋《》规定,将檐出总长恢复到234厘米。
3、椽径:实物尺寸较大者与宋《营造法式》规定“径九分至十分”相符。依照实物进行复原。
4、殿顶、脊兽:屋脊参照佛光寺东大殿19层瓦条规制,采用15层瓦条。鸱尾参照渤海国唐代鸱尾、西安大雁塔门楣线刻佛殿、晋城青莲寺碑首唐代线刻佛殿、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和敦煌壁画中唐代殿宇鸱尾样式制作安装。悬鱼、博风照宋《营造法式》复原。殿顶瓦件规格有两种样式。尺寸较大的与《营造法式》规定大体相符,原样使用,残缺照旧补齐。
5、门窗:拆除后砌砖券,依据残留榫卯结构并参照周边早期建筑实例以及敦煌唐宋时期窟檐形制恢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南禅寺大殿,位于城西南22千米的李家庄。
浏览 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