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吐鲁番盆地军事防御遗址

古代吐鲁番盆地军事防御遗址

共 3565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4-05-24 12:15

历史沿革

西汉三年(前138年),张骞凿通西域后,为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历代中原王朝在吐鲁番地区兴建大量用以戍边固边、稳边兴边的军事防御设施遗址。
2007年4月,国家文物局在全国涉及长城资源的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实施了一项专题性调查工作。吐鲁番市文物局对境内的62处军事防御遗址中需要保护加固的42处进行了详细的保护施工调查。
2015年7月~9月中旬,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国家长城资源保护工作组成联合考古工作队,对吐鲁番市两县一区境内的42处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并对其中6处遗址进行了发掘工作。

遗址特点

综述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新疆长城资源调查报告记载,吐鲁番地区共有军事防御设施遗址62处,主要为烽燧,还有部分驿站、戍堡等。构筑形式上有夯土建筑、土坯建筑、石块垒砌之分。结构布局上,有单一的实体烽燧建筑布局、有烽燧内部建居所的复杂布局。规模建制上,有的烽燧仅是独立个体,有的烽燧外围修筑有房屋居址。功能用途上,单体的烽燧往往功能简单,周边有居址的烽燧根据其居址的大小应该还兼顾着驿站、戍堡的功能。
阿萨墩戍堡
阿萨墩戍堡位于托克逊县夏乡南湖村东约5公里的艾丁湖荒漠地带,地表均为盐碱荒滩,受流水风力冲刷造成低洼不平。戍堡平面整体为正方形,东西长约53米,南北长约50米,占地面积约2650平方米。戍堡由内堡围墙、烽火台、房址、外堡围墙组成。内堡围墙夹红柳枝夯筑而成,夯层厚度约为10厘米。由于受风力侵蚀内堡围墙仅有东北角、东侧南端、南侧东段及西南角有墙体残存。墙体上层最大残留宽度为1.8米,墙基最大残留宽度为2.48米。烽火台位于戍堡西北角,现已坍塌,为土坯砌筑。房址位于烽火台东侧,房屋墙体均已坍塌,残留墙基来看,房屋为土坯砌筑,长度约15米,宽度约5米,推测有3~5间房屋。戍堡外围围墙距戍堡有100米左右,由于受风力侵蚀,现仅有0.5米左右的夯筑墙体残存,夯层厚度在13厘米左右。
布干驿站
布干驿站
布干驿站位于托克逊县郭勒布依乡喀拉布拉克村西北约2公里的戈壁荒滩上,由于遗址常年受风力侵蚀,墙体已坍塌,仅墙基保留下来。根据遗址分布及现存状况,划分为4个区域。其中Ⅰ区为最大区域,房屋数量在20余间,分布于遗址北部中心位置。Ⅱ区位于遗址东北侧,从残留墙基来看,有10间左右房屋遗存。Ⅲ区位于遗址东南角区域,仅有3间房屋,房屋在近代受到重复改建使用的痕迹。
大墩烽火台
大墩烽火台位于吐鲁番市区与托克逊县交界处050县道旁。其位于公路边,长期受人为破坏,遗址保存较差。这里是托克逊河、阿拉沟河下游的冲积平原,地下水位较高,遗址上长满了骆驼刺。大墩烽火台由夯筑台地、烽火台、房址三部分组成。烽火台建于夯筑台地西端,夯筑而成,夯层厚度为10~13厘米。残存形制为近似长方形覆斗状,四角受损严重,现残高约2.5米。房屋位于夯筑台地东端平地上,仅有一间房屋遗存及部分院落墙址。房屋墙体为生土夯筑而成,夯窝直径为18厘米,墙体大部分已坍塌,仅有1米左右高度残存。
东湖烽火台
东湖烽火台俗称清墩温尔,位于鄯善县东巴扎回族乡前街村洪屯尔色孜耶沙山脚下,在库姆塔格沙漠与绿洲边缘相交处,四周较为平坦。这里是古代通往敦煌的必经之路,是唐代有名的大海道入口,军事战略意义重大。由于常年受风沙侵蚀、人为破坏损毁严重,烽火台原有形制已模糊不清,现存形状为近似圆形的小土丘。在烽火台南侧夯筑墙体下发现开挖的洞穴式居址,居址外有简易构筑的灶台。东侧立面夯筑墙体南端已坍塌,仅留有烽火台中间填砌的土坯,在东侧近南端下发现一座洞穴式居址,推测同南侧,为同一时期的居址。在西侧夯筑墙体之下,发现夯筑宽约1.2米的斜坡式的上烽坡道。北侧立面已完全坍塌。烽火台现残存最大高度为5.1米,东西长约17.3米,南北宽约16.1米。整体形状为覆斗形,四侧立面为夯筑而成,中部填砌土坯,东、南两侧均在夯筑墙体下部开挖洞穴式居址窑洞,在西侧立面下修筑斜坡式上下烽坡道。东湖烽火台是首次在吐鲁番盆地发现筑有上烽坡道的烽火台。根据出土文物及遗迹现象,推断烽火台始建年代上限可能为唐代,其废弃年代可能为清末,在这一年代区间内烽火台有数次维修加固。
木尔吐克萨依戍堡
木尔吐克萨依戍堡
木尔吐克萨依戍堡位于高昌区七泉湖镇七泉湖村南,地处木头沟西北入口,南侧2公里为火焰山。该戍堡保存完整,由堡内房屋建筑、南角烽火台遗址、堡外建筑三大部分组成,平面近似正方形,边长18.5米,宽17.8米。戍堡四角呈南北向,其中北角、东角、西角各砌筑梯形垛角,其面积在2~3平方米,各边长宽各不相同。戍堡内共有房址12间,均为方形。从残存遗迹现象判断,房屋为横券顶。其中在F1、F3、F4中发现灶台,根据其叠压关系判断为后期人类生活所遗留。在对戍堡门道发掘中,发现临近戍堡内烽火台东北侧有大量卵石整齐堆放,推测其为构筑烽火台时用于垫基、稳固烽火台。在F1东侧墙外、F5西侧墙外、F6西侧墙外均构筑台阶用于上到戍堡院墙上。戍堡南角为烽火台,烽火台残高约8.7米,为覆斗形中部空心。上下分为两层,其中下层房屋为横券,上层为纵券,其设计有利于加强高大烽火台的稳固性。对戍堡外围墙体堆积进行清理时,在西南墙体外侧南端发现残存墙址,地面有大量烧灰及高粱秸秆。在房间角落发现残存灶台遗址,另有部分卵石堆积于墙角。在戍堡西南壁上发现砌筑戍堡时原有的券顶通道,外壁用单层土坯砌筑。戍堡墙内壁留有小龛,龛高约1米,据推测其可能为构筑戍堡时留有的后门(紧急出口),发生险情时用于出行。木尔吐克萨依戍堡是吐鲁番盆地现存戍堡中保存最完整,形制布局、功能分区最为清晰的一处。现存的居址、烽火台、戍堡外围的马槽遗址都显示出戍堡是一处重要的军事(可能兼顾邮驿性质)遗址。
七泉湖萨依烽火台
七泉湖萨依烽火台南立面
七泉湖萨依烽火台位于吐鲁番市七泉湖火车站西南4.5千米,坐落在天山与火焰山之间开阔的戈壁沙滩上。烽火台用土坯砌筑而成,基底平面呈正方形,边长8.3米,立面呈梯形,残高7.8米。烽火台为空心,在烽火台东侧立面近北端开门道,可进入烽火台内部。烽火台分为上、下两层,每层各有一间房屋,均为纵券顶。烽火台顶部有预留洞孔,可从门道登梯至上层房屋,再从上层房屋登至顶部。烽火台四壁有大小不等的栣木孔。烽火台东侧为院落遗址,在清理发掘中发现同时期的房屋居址两间及灶台遗址一处。院落中分布有大量的高粱秸秆及牲畜粪便,应该为当时的居住生活遗留。

文物遗存

东湖烽火台出土文书
东湖烽火台发掘清理出陶瓷残片、织物、文书等文物。
木尔吐克萨依戍堡F1出土少量木器,主要有木匙、木针、木构件、木碗(残)等器物。在F8侧墙下、F4门口东侧小龛内发现大量的陶缸残片,均为夹砂灰陶,小龛内有大量烧灰,陶片均已被烧黑,出土残陶片有部分在器肩部刻画水波纹饰。F10堆积下层主要为高粱秸秆,在清理中发现小片纸质文书,根据其内容断定为高昌国时期。这也为戍堡年代的断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研究价值

吐鲁番地处丝绸之路的枢纽地段,东通敦煌,北、西、南和西南连接西域全境,战略地位突出,在西域古代交通网络中占有显要的地位。古代吐鲁番盆地军事防御建筑是吐鲁番境内汉唐通西域古道上最重要的交通、军事防御设施,对于吐鲁番盆地的历史、地理研究具有特殊意义。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古代吐鲁番盆地军事防御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古代吐鲁番盆地军事防御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托克逊县、鄯善县。

交通信息

自驾: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古代吐鲁番盆地军事防御遗址,路程约55.3千米,用时约1小时15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