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兵盆地洞穴遗址群

布兵盆地洞穴遗址群

共 1806字,需浏览 4分钟

 · -0001-11-30

历史沿革

布兵盆地洞穴遗址群1999年被发现,同年秋,开始了系统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
2002—2007年,中外联合研究小组经过三次科学发掘,共获得各类化石近千件。
2009—2010年,广西民族博物馆先后两次对定模遗址进行调查,在洞口部位发现了较多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
2011年底,广西民族博物馆对定模洞遗址洞口部位进行了试掘,试掘面积23平方米。
2017年11月16日,广西民族博物馆对感仙洞、瀑布上洞、瀑布下洞和中山洞进行清理,系统地采集这些洞穴的测年样品。
2019年,中外研究团队首次在吹风洞出土的距今190万年的巨猿化石中成功提取遗传信息,并确认了这个早已绝灭的物种与亚洲猩猩存在密切的演化关系。

遗址特点

布兵盆地洞穴遗址群,为平行于百色盆地的小型附属盆地,喀斯特地貌发育,洞穴极为丰富,有十余个洞穴发现古代遗存,其中包括茅草洞、吹风洞、么会洞、感仙洞、雾云上洞、宝来洞、雾云洞、陆那洞、小山洞、中山洞、鲤鱼洞(原名定雾洞)和村空洞等12个古人类居住过的洞穴,这些洞穴遗址位于布兵、保利、模范等几个相邻的村内。
遗址群从高到低大约分为11层,涵盖了第四纪(250万年)以来的多个时期。遗址发现大型哺乳动物化石25种,属于华南典型的大熊猫一剑齿象动物群。其中的巨猿化石、可能归属为早期人类的化石和一种新的古猿化石,对于研究中国南方哺乳动物的演化和东亚人类的起源。

文物遗存

么会洞

中科院黄慰文研究员等专家与美国史密森研究院科学家鲍立克到么会
么会洞位于布兵盆地东南边缘的布兵村和塘屯一座峰林的半山腰,洞厅宽敞明亮,洞穴不算宽大,可以容纳30人左右。洞里有钟乳石、石笋、石柱等,洞壁上有明显的浪蚀凹坑,洞内原生堆积地层较厚。
么会洞有一座精美的八面形古墓,这就是被壮族人民赞领为抗倭民族英雄—瓦氏夫人的二次葬墓。走近古墓,可见其正面浮雕是一个端坐太师椅的贵妇人,贵妇人的左侧站着一名手捧官印的丫幾,右侧站着一名打着大罗伞的女兵。另外七面浮雕分别是鳄头蛙、麒麟、鹿、马、羊等高贵的吉祥物。如今依然清晰可见墓壁浮雕,人物和动物组成的精巧构图,形象翉栩如生。
么会洞发掘工作按堆积层保存情况分为A、B、C三个区,布6个探方,探方呈正方格,边长和深度分别为1米多到2米不等。这些探方保存完好,每个都标上编号和发掘水平层。沉睡在洞穴里的化石,就是考古队员从探方里挖掘出来的。2002年—2003年,广西自然博物馆会同有关部门,对么会洞进行了两次发掘,又出土了1枚人类牙齿化石,发现8件石制品。石器用河卵石打制而成,有手镐、刮削器等。这些石制品出土于堆积地层上部,没有搬运的痕迹,表明是早期人类在洞穴活动时留下的。在该洞,除了发现古老的人类化石和石器外,还出土了12枚巨猿牙齿化石和猴、象、熊、豹、犀牛等近30种动物化石。

定模洞

定模洞发掘出土的石制品
定模洞位于田东县祥周镇模范村东北面约1.2千米处的定模山脚,海拔高度为138.3米。定模洞处于布兵盆地东南部的盆地中间,定模洞的洞口外,西面和南面为石灰岩孤峰,东面和北面为宽阔的一级阶地后缘。有考古学家曾在定模洞内发现哺乳动物化石和人类化石,时代估计为晚更新世。
采集和发掘出土的石制品主要包括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打制石器包括石锤、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磨制石器包括砺石、研磨器、石锛、树皮布石拍等。

吹风洞

吹风洞发掘的5.5平方米范围内,出土哺乳动物化石1007件,包括哺乳动物化石915件,巨猿牙齿化石92件。哺乳动物群共24种,是典型早更新世早期的代表性种属,吹风洞动物群的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距今约200万年左右。

历史文化

研究价值

布兵盆地洞穴遗址群,堆积物保存了距今200多万年以来多个时期的动物化石、环境证据和人类活动遗存,对于研究中国南方第四纪生物演化、环境变迁和人类起源与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布兵盆地洞穴遗址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认定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布兵盆地洞穴遗址群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祥周镇。

交通

百色市——广昆高速——布兵盆地洞穴遗址群
百色市——百色大道——福昆线——布兵盆地洞穴遗址群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