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窝楼

共 939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5-24 12:22

历史沿革

明弘治八年(1495年),蒋建德开始筹建祠堂。
明正德六年(1511年),其子蒋淦登进士第后擢任工部侍郎,并主持宫廷修建。
明嘉靖七年(1528年),祠堂修建而成。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族人蒋贲、蒋淳相继中进士,将门额改题为“科甲传芳”,并重修后殿。

建筑格局

燕窝楼又称燕子门牌楼,因牌楼檐下的324根用雕花如意斗坊层层出挑,以榫卯穿斗而成,形如“燕窝”而得名。牌楼通高12米,面宽8米,整个建500余年的风雨沧桑之后,至今仍精美壮观。燕窝楼位于石岗村西侧村前,总建筑面积446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燕子窝牌楼、门楼、祠堂上殿、下殿。蒋淦,明代工部右侍郎(与各部尚书同为一部长官),石岗村人氏。明弘治七年(1494年),蒋淦筹划始建燕窝楼,为了确保祠堂的华丽与牢固,蒋淦差人筑为全木结构,采用明代独特的飞檐单翘桦卯结构,呈“一”字形四柱三开间,三层楼式庑殿顶,脊饰宝瓶、鏊鱼吻、雄狮相对覆以素烧简瓦,翘角饰飞禽走兽。凭四根直径0.44米的大楠木柱支撑,柱高5.6米,柱础为料石雕成的方座圆面。

文物遗存

燕窝楼斗坊精雕细刻,环环相扣,状如莲花,正中的坊心为楷书“科甲传芳”镂雕匾,匾四周的上下梁坊分别镂雕“双狮戏球”和“双龙戏珠”图案。穿过牌楼,抬头可见大门两侧的门框上悬有明代万历年间内阁大学士叶向高题写的木刻楹联一对,联日:“累朝荣阴家声远,历代科名世泽长。”

历史文化

明万历年间,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叶向高感念其母在石岗村避难时当地人对她的照顾,遂在村里修建了“报恩府”,并为蒋氏宗祠(燕窝楼)题写楹联: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蒋淦将祠堂建成燕窝状并以燕窝楼命名,寄托了“春燕常驻此地,家族万世昌盛”的意愿。

文物价值

燕窝楼在建筑形式上兼具明清时期的建筑特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燕窝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址

燕窝楼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永岁乡石岗村。

交通

自驾前往燕窝楼:从出发,大约17公里,约需23分钟。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