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李氏宗祠

上章李氏宗祠

共 1619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1:29

历史沿革

李氏宗祠位始建于明代。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重修李氏宗祠。
清嘉庆四年(1801年),历时二十年李氏宗祠重修完工。
清光绪年间,李氏宗祠再次重修。
李氏宗祠

建筑布局

结构

李氏宗祠砖木结构,坐北朝南,面阔17.6米,进深50.4米,建筑面积共887平方米。前后共3进:厅、享堂、寝楼。圆形木柱,粗可合抱;方形石柱,顶梁而立。前厅宽敞明亮。其后一长方形天井,经两侧抚廊进入享堂(又称叙伦堂)。享堂为李氏族人聚会之所。享堂后又一天井(后天井),后天井登石级可达寝楼。楼下为李氏族议事之地。楼上为“神堂”,有藏谱室橱。
李氏宗祠

特点

李氏宗祠建筑布局合理、结构严谨,设计独特,做工考究,徽派地方建筑风格特色鲜明。

主要建筑

综述

上章李氏宗祠坐北朝南,砖木抬梁结构,四合明堂式,共三进,由前厅、叙伦堂(享堂)和寝楼组成,圆形木柱,粗可合抱,方形石柱,顶梁而立。面阔通宽17.6米,前后三进,进深50.4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
上章李氏宗祠

门厅

前进门厅,平面呈八字形,石构台基前沿为一排雕花石栏板,厅轩弯弓椽,轩下有“福、乐、寿、喜”的雕刻,设有三元门,正门大理石门框两侧有一对黟县青石抱鼓石,石质黑润细腻,鼓面一圈鼓钉,高浮雕八只麒麟团球。门厅由东、西两侧厢廊与叙伦堂相连,挑檐枋下的斜撑皆镂空透雕,有松鼠葡萄、倒趴狮、龙戏球。

叙伦堂

中进叙伦堂(享堂),五架抬梁式,堂宇高敞,平盘斗、雀替雕饰华丽,其梢间设厢房。明间檐柱间有六扇高大的木门与后进天井相通,门面用夏布、生漆灰涂抹,上有清嘉庆六年(1801年)阴刻的李氏家训全文,警示、教谕族人守族规、明伦理,此门仅在祭祖大礼时方可开启。

寝楼

平时进寝楼只能从其后旁的侧门而入,门后藻井花板上彩绘双龙戏珠,两侧檐墙开圆形窗,窗内为变形龙纹砖雕装饰;后进寝楼二层,高台式建筑,台基前沿设石雕栏板,栏板地袱下有7块雕琢精美的石刻,内容有长坂坡、雷锋塔、文王访贤等,构图巧妙。寝楼上下皆设有雕花婆金的祭祖龛位,龛位上方横额枋板浮雕飞龙火凤,形态各异,祥云团绕,龙凤和焰朵贴金箔、团云或缝隙中添朱红漆,黄澄澄的金箔因朱红漆的映衬,造就了一种繁荣昌盛的气氛。楼下石檐柱上阳刻“子孙亦以为序,昭穆不失其伦”对联,将宗祠建筑的功用作了准确的诠释。

文物价值

李氏宗祠建筑主旨表现强烈,黟县青石石鼓、李氏家训、黑色的石刻对联、鎏金祭祖神龛等,彰显了程朱理学盛行时期的皖南宗祠在祀祖先、明伦理、行族规、施家法方面的建筑功用;石雕、砖雕与木雕内容丰富,保存较好,尤其是朱金木雕龙纹饰多达20处,在封建等级森严的明清时期除皇室、宗庙等建筑外,民间建筑中大量用龙饰实为少见,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

保护措施

1998年5月4日,上章李氏宗祠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上章李氏宗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上章李氏宗祠位于安徽省青阳县沙济乡上章村。

交通指引

青阳县人民政府距离上章李氏宗祠40千米,建议自驾或打车前往。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