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洞遗址
大洞遗址
共 1843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1:46
历史沿革
1990年,大洞遗址被发现。
1992~1996年,、六盘水市文管所和联合组队对遗址作了3次发掘。美国辛辛那堤大学和加州大学斯坦尼士劳斯分校的考古学家参加了1996年的发掘工作。
1998~2000年,由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古学家和六盘水市考古专家组成的盘县大洞工作站与美国上述两所大学联合,对遗址又进行了3次发掘、6次清理,发掘面积86平方米。
遗址特点
大洞遗址所在洞穴原称十里大洞,发育于十里坪坡立谷西缘厚层灰岩山体,由关牛洞、水洞、阴河洞、主洞厅和消洞5条洞道组成,各洞道间有竖井、陡坎相通。最上层洞道与最下层洞道垂直高差大115米,洞系总长度大1660米。洞口和主洞厅紧紧相连,两者为遗址只要所在。洞口朝向东北85度,宽55米,高约30米。主洞厅为一顺直洞道,平坦干燥,长240米,高、宽各30米左右,富含有古人类活动信息的堆积物自洞口向大厅缓倾,面积达9900平方米,露头厚度达19.5米。洞口堆积物表面海拔1674米,上面建有一栋面阔5间、大梁题记为民国六年(1917年)重修的木结构建筑物,现内住赵姓农户。木屋前有两道清同治六年(1867年)修筑的石恒将洞口维护。
大洞遗址文化堆积层有两层,第一层为浅褐色薄层状钙板层,厚0.5~1.5米,向西南方向倾斜,各薄层钙板间夹薄层浅褐色粘土。该层含少量灰岩、钟乳石角砾及少量哺乳动物化石和石制品,角砾磨园度极差。该层绝对年代:发育于表面薄层钙板中的石笋的铀系年龄为6万年,与下伏地层接触的钙板铀系年龄为14.2万年。下部中的哺乳动物牙齿化石的ESR(电子自旋共振法)年龄为13.7~15.6万年。第二层为角砾层,分上下两段。上段为浅褐色角砾层,厚1米,泥砂填充,中间夹薄层钙板。角砾在地层中分布不均,无分选,磨圆极差,岩性为石灰岩和钟乳石,石灰岩居多。该层含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石制品,有人牙化石出土,其绝对年代:上下部钙板铀系年龄分别为14.2万年和16~18万年;中下部哺乳动物牙齿化石的ESR年龄为13.7~15.6万年。下段为黑色角砾层,厚1.8米,沙质黏土和砾质粉沙填充。角砾为灰岩和钟乳石,表面均被一层黑色胶结物包裹,边缘因溶蚀而呈浑圆状。该层含人类化石及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石制品,其绝对年代:上、下部铀系年龄分别为18万年和26.2万年;下部哺乳动物化石ESR年龄为21.4~26.2万年。上述表明,早在30万左右就有人类在盘县大洞生活,距今6万年前,仍有人类在此生存、活动。大洞遗址是一个既有早期智人,也有晚期智人生活的古人类遗址,文化时代为旧石器早期和中、晚期。
大洞遗址
文物遗存
出土文物
大洞遗址共获古人类牙化石5枚,石制品3000多件、含近50种哺乳动物的化石标本两万多件,以及大量的烧骨、炭屑等古人类用火证据。出土的人牙化石只对门牙做了研究,其齿冠舌侧面呈铲形结构,齿结节、指状突及犬齿的齿带等结构具有某些与北京猿人相似的特征,又呈现出早期智人的特征,属早期智人,研究者命名为“大洞人”。石制品有石核、石片、石叶及工具。工具类型有砍砸器、边刮器、钻具、凹缺器、锯齿刃器、端刮器、雕刻器、琢背石刀、手斧、手镐等。
文物价值
大洞是一个复杂的喀斯特溶洞,含有丰富的洞穴堆积、动物化石和文化遗物,是建立中国南方洞穴堆积标准剖面的理想地点。大洞遗址的石器工业中特殊因素较多,具有典型性,对于中国境内旧石器文化的比较研究,尤其是中国更新时世晚期和晚更新世遗址中一些具有阿修尔—莫斯特成分工业与西方含勒瓦娄哇制品工业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大洞遗址比较完整的堆积层及其含有的非常丰富的人类遗物、遗迹和庞大的哺乳动物群化石,显示了它在东亚人类进化、环境演变、古人类心智综合能力表现的多样性及现代人起源等研究方面的巨大潜力。
文物保护
1993年,大洞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996年11月20日,大洞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