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池稷王庙

北池稷王庙

共 1100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09:54

历史沿革

北池稷王庙创建年代失考,据庙内梁脊板及碑刻记载,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万历十八年(1590年)、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道光十年(1830年)、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均有重修扩建。
1953年,重修扩建。
2015年9月份,国家文物局投资370万元专项资金,对北池稷王庙进行保护性修缮。

建筑格局

北池稷王庙是一座主祭农耕业始祖——后稷神的庙宇,也是山西省考古已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一处稷王庙。北池稷王庙一进院落,坐北朝南,南北长约38米,东西宽32.65米,院落占地面积约1241平方米。庙宇建筑宏伟、布局完整、造型古朴、装饰华丽,维持着原有的历史环境风貌。中轴线上由南向北建有戏台、稷王殿,两侧有钟楼、土地庙、东西配殿及耳殿。

主要建筑

戏台
戏台
北池稷王庙戏台建于1.25米高的砖包夯土基座上,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前檐明间开间大,用移柱造和额枋。西侧为土地庙,东侧的钟楼已毁。戏台为明代建筑。
正殿(稷王殿)
正殿(稷王殿)
北池稷王庙正殿为稷王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布瓦琉璃剪边。前檐下施三踩单昂斗栱,每间施一攒平身科斗栱。正殿为明代建筑。
东、西耳殿
北池稷王庙正殿两侧为东、西耳殿。西耳殿面宽三间,硬山顶;东耳殿由于空间所限仅为一间,悬山顶,供奉关帝。
东、西配殿
北池稷王庙院落两侧有配殿各三间,西配殿为空间较大的三间,悬山顶;东配殿为空间较小的三间,硬山顶。

文物遗存

北池稷王庙正殿内墙上留有巨幅毛主席画像及“老三篇”;戏台后墙明间墙面上有约9平方米砖雕影壁。

文物价值

北池稷王庙为研究明清时期庙宇建制、道教诸神信奉源流及文革期间文化特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建筑格局完成,保存良好,有明确的明代纪年,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研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北池稷王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北池稷王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阳王镇北池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北池稷王庙,路程约30.5千米,用时约59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